聽得見卻聽不清楚的困擾:陡降型聽力損失

聽得見卻聽不清楚的困擾:陡降型聽力損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過這種感覺嗎?聽得到聲音,但卻總是覺得聽不清楚?常常會錯別人的意思,問你要不要吃「包子」,但卻以為人家要請你吃「報紙」?今天將介紹什麼是陡降型聽力損失,以及對於這樣的個案,在生活中,會面臨到哪些挑戰,正文開始!!




陡降型聽力損失

在聽力報告的判讀上,大家應該還記得橫軸代表的是「聲音的高低」、縱軸代表的是「聲音的大小聲」!(沒看過或忘記得可以點這邊)

raw-image

目前還沒有明確定義,什麼樣的聽力損失叫做「陡降型聽力損失」,但基本上會通稱像左圖所箭頭所呈現的:低音很好,高音很差的聽力,為陡降型聽力損失!

而這樣的聽力特徵,通常比較常出現在老年退化性聽力損失、噪音性聽力損失等等的個案身上
(實際狀況,請依醫師診斷為主)





聽覺感受

通常陡降型聽力損失的個案,可能會有以下聽覺感受:

raw-image

安靜的環境或比較近距離的對話,聽得還算清楚,不過如果距離比較遠,或是環境比較吵雜,例如在餐廳、教室等,就會覺得聽得有點吃力,可能會覺得有聽到聲音,但聽不太清楚的感覺,就需要透過視覺線索(嘴型)去判斷!

原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講的語音,包含了低音到高音,如同左圖黃色框出的區域,就是聽力學上常說的「語音香蕉圖」,將注音去做分類,找出在一般音量對話下,這些注音的高低大小位置


像是ㄗㄘㄙ等等,就會被歸類於比較高音且輕音(小聲)的地方!在所示範的聽力圖中可以看到,對於高頻聽力損失的個案來說「桃紅色的區域」,就是所聽不清楚的地方,剛好就是在部分單詞裡面,去分辨語音的地方,例如:「脆」「碎」等等。

所以,就會產生像前面提到的:有聽到聲音,但聽錯的現象!尤其是當環境比較吵雜,蓋住部分語音,或是講電話看不到對方嘴型提示的時候;另外,也有些個案可能會伴隨耳鳴的狀況,部分也會影響到聽覺的表現!



助聽器選配挑戰!

你可能會想說:「既然只有高音聽不好,這樣戴助聽器,應該比全部都聽不好的個案,聽得還好吧!因為還有低音可以靠自己的耳朵去聽」但!!對於選配聽力師和陡降型聽力損失的個案來說,可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例如

(1)戴上助聽器覺得耳朵悶悶的,自己講話有回音,像在山洞裡面說話,隨時隨地拿著麥克風講話的感覺。

(2)戴上助聽器後,覺得聲音變得好尖銳,小朋友的哭聲、洗手和沖馬桶的水聲、辦公室同事敲鍵盤的聲音等等,都變得十分刺耳,馬上就想把助聽器從耳朵上拔下來。

(3)感覺有戴助聽器跟沒戴一樣,甚至有時候沒戴助聽器還聽得比較清楚!環境聲音都變得很大聲,想聽的語音都聽不清楚!


以上這些都是陡降型聽力損失的個案,在戴上助聽器後,經常反映的狀況,通常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進行適應和調整!這時候就需要一名專業的聽力師,找到個案在戴上助聽器所困擾的細節狀況,以利進行後續的調整和衛教,幫助使用者在戴上助聽器後,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針對「陡降型聽力損失」的分享,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和發問,我們下次見囉~~掰掰!







avatar-img
哈涵族HaHanZoo 部落格
5會員
32內容數
哈囉~我是聽力師 語涵👋 這邊會分享聽力師的工作日常和聽力相關知識! 還有不定期分享自由行的旅行筆記和好吃食物~ 歡迎大家留言聊聊天交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介紹Apple AirPods Pro的「即時聆聽」功能,說明其原理、使用方法及應用案例。此功能類似助聽器使用的遠端麥克風,可改善吵雜環境下的聽力問題,尤其適用於預算有限、有會議需求或長時間需要聽課的使用者。聽力師分享個案經驗,證實此功能的實用性,並期待未來更多廠商投入聽力相關產品開發。
本文探討助聽器、輔聽器和藍芽耳機在助聽功能上的差異,並分析其適用對象與價格區間。助聽器為醫療器材,價格昂貴,但功能完善;輔聽器價格較低,功能相對簡潔;藍芽耳機則具備一些助聽功能,但適用於輕度聽損使用者。建議使用者根據自身聽力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產品,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本文介紹單側聽損的常見困擾,例如聲音辨識方向困難、平衡問題以及社交生活上的挑戰,文章也討論了幾種聽覺輔具的選擇,包含一般助聽器、骨導式助聽器、跨傳式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並說明其適用情況和選配注意事項。此外,文章也提及自2021年起,政府陸續修法,更重視單側聽損者的權益,提供相關補助和資源。
本文介紹Apple AirPods Pro的「即時聆聽」功能,說明其原理、使用方法及應用案例。此功能類似助聽器使用的遠端麥克風,可改善吵雜環境下的聽力問題,尤其適用於預算有限、有會議需求或長時間需要聽課的使用者。聽力師分享個案經驗,證實此功能的實用性,並期待未來更多廠商投入聽力相關產品開發。
本文探討助聽器、輔聽器和藍芽耳機在助聽功能上的差異,並分析其適用對象與價格區間。助聽器為醫療器材,價格昂貴,但功能完善;輔聽器價格較低,功能相對簡潔;藍芽耳機則具備一些助聽功能,但適用於輕度聽損使用者。建議使用者根據自身聽力狀況與需求選擇合適產品,並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本文介紹單側聽損的常見困擾,例如聲音辨識方向困難、平衡問題以及社交生活上的挑戰,文章也討論了幾種聽覺輔具的選擇,包含一般助聽器、骨導式助聽器、跨傳式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並說明其適用情況和選配注意事項。此外,文章也提及自2021年起,政府陸續修法,更重視單側聽損者的權益,提供相關補助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