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母都是日治時代的教育 常說些不讓孩子知道的對談 通常是家計或開支困境的商量(家境貧寒)當時就想學會日文 竊知他們的談話內容
從五十音硬背死記起自學 學會基本的打招呼和日常用語。後來無線電視的國興台時有日劇 我總搶著遙控器霸佔頻道 不是追劇而是想藉由電視裡的對話多學點正宗的會話 尤其是‘’冷暖人間‘’長壽劇對我助益最多 其他時裝愛情劇也有 “暴坊將軍”也學了不少關西腔 上次過關西機場給驗證件的大叔一句:Ookini 讓他樂不可支呢!
學語言終究還得聽說讀寫這順序 能聽會說不能讀寫仍是文盲 KTV盛行時好友給他母親慶生特地訂包廂讓她唱日本歌曲 在座只有我“稍稍”懂些平假名片假名能看懂曲目編號 藉著她的口述我來翻找曲號輸入點唱。
可我發現這位日治時代的伯母是憑記憶唱歌而非跟隨字幕 後來有一首“莎韻之鐘”(月光小樂曲)和“愛你入骨”都是我幫腔下才勉強唱完。證明讀寫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