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曾經覺得喉嚨沙啞說話費力?說話變得好吃力?還是喉嚨卡卡的以為感冒了?
許多常常需要使用喉嚨的職業,比如老師、歌手、實況主、導遊、主播等,又或是有抽菸習慣的人,比較容易有「音聲障礙」的問題。
而音聲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聲帶發炎、長繭、老化等,嚴重者也可能是因為癌症,聲帶在人體中屬於「喉」的一個部分,讓我們來認識「聲帶」與「音聲障礙」吧!什麼是音聲障礙?
音聲障礙指的是發聲功能出現異常,導致聲音無法順利發出或變得不正常。
聲帶是什麼
聲帶是喉部的一部分,因形狀是帶狀而得名。它由肌肉、韌帶和黏膜上皮組成,並包含支撐喉部的1個硬骨及4個軟骨。這些軟骨透過彈性膜和韌帶連接,再加上肌肉和黏膜,共同構成喉部組織。
發聲需要的三大要素
- 聲帶的活動性:兩片聲帶必須能夠對稱閉合並震動
- 聲音的共鳴:聲音需透過嘴唇、舌頭等共鳴結構放大
- 聲帶的柔軟性:聲帶的皮下層需柔軟,聲波才能順利從內到外傳遞
若這三個要素無法順利運作,就可能出現音聲障礙的情況。
有些人的聲帶構造天生較豐滿,有些人則較瘦扁,無論如何,如同器官會自然老化一樣,聲帶也會隨著年紀自然退化。
音聲障礙有哪些?
- 機能性音聲障礙:發聲器官沒問題,而是發出的聲音不太正常
- 器質性音聲障礙:聲帶本身或是控制聲帶的神經有問題,導致嗓音無法流利發出
- 心理性音聲障礙:心理及精神相關問題導致
音聲障礙的可能原因
聲帶麻痺、聲帶萎縮、聲帶結節(長繭)、聲帶老化、聲帶發炎、聲帶緊繃,以及腫瘤或癌症等,都可能引發音聲障礙。
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是「聲帶使用過度」,包括濫用、誤用,或隨著年齡增加聲帶纖維化。
此外,長期胃酸逆流刺激聲帶表皮,也可能導致聲帶提早老化、發炎受損,進而影響音質,若出現發音異常或特殊症狀,應盡快至耳鼻喉科檢查。

聲帶老化 vs 聲帶發炎
兩者雖同樣影響聲音,但原因及症狀不同:
聲帶發炎
聲帶表皮雙側發炎,輕則長繭,重則出現息肉或囊腫。
- 症狀: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粗糙、音質不乾淨、唱歌音域變窄、講話有氣無力,難以長時間連續說話。
- 高風險族群:職業用聲者(如教師、歌手、導遊等)。
聲帶老化
長期使用聲帶,導致肌肉層組織萎縮、彈性下降,聲帶閉合不全。
- 症狀:氣音型沙啞、音量變小、說話持久度降低。
- 高風險族群:中老年人。
當聲帶長繭後該怎麼辦?
若聲帶長繭卻未妥善保養,持續用力發聲,可能惡化為息肉或囊腫。
- 息肉:如肉芽腫,呈實心狀。
- 囊腫:如水狀腫塊,內含液體。
這類病變無法自行消失,若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建議接受專業治療,配合手術效果會更好。
聲帶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 喉反射鏡檢查:最傳統的喉部檢查方式,簡單快速,耳鼻喉科門診幾乎都有。
- 鼻咽喉內視鏡:透過軟式內視鏡直接觀察鼻腔、喉部,診斷準確且較舒適。
- 喉閃頻檢查:利用頻閃原理,將聲帶快速振動合成慢速影像,精準分析聲帶運動和病變情況,為後續治療提供方向。

聲帶的治療方式
傳統聲帶手術通常針對息肉或囊腫進行切除,但因為需要住院及全身麻醉,恢復期較長,聲帶可能留疤,甚至術後聲音也會和過去不同,影響日常及工作品質。
幸運的是,現代醫療技術大幅進步,微創聲帶內視鏡手術成為更佳選擇!
- 以聲帶息肉或囊腫為例,醫師可在門診進行局部麻醉,將類固醇藥物注射至息肉或發炎組織,屬於無痕手術。發炎通常在五日到一週內消除,患者多數能恢復原本的嗓音。
- 如果是聲帶老化萎縮,傳統上以保守治療為主,例如語音訓練和放鬆聲帶等方法,但效果有限。
現今可以透過門診微創內視鏡手術進行「自體脂肪細胞移植」,不同於息肉或囊腫手術的藥物注射,此方式是取出患者的自體脂肪,注入聲帶兩側肌肉層,以填補萎縮的組織。
自體脂肪中的幹細胞有助於促進組織再生,可恢復聲帶的質量與彈性,效果可維持2至5年,若再次復發也能重複手術。
這類微創手術需透過鼻內視鏡進行注射,若患者因肥胖導致前頸部脂肪過多,可能會影響手術準確度。此外,手術需對咽喉部進行局部麻醉,對麻藥敏感的患者可能不適合此治療方式。
原文網址:認識聲帶與音聲障礙/原文撰寫:吳政穎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