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撲克機器人之路 -7 :放棄大型語言模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過一番分析後,我決定放棄使用大型語言模型(如Claude、GPT)作為核心決策引擎。這個決定主要基於: 1. 這些模型所訓練的撲克概念可能已經過時(這是我瞎猜的),大約還停留在幾年前的思維方式,對現代撲克理論(如均衡策略、無差異策略等)的理解似乎不夠深入。2. 即使是表現較好的高階模型,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著時間和資源的巨大限制。

轉而開始思考一個混合式的解決方案:使用較小的語言模型,通過fine-tuning注入poker知識和pre-solved solutions。這個方向讓我感到興奮,因為它可能既能保持決策的靈活性,又能控制運算成本。我計劃將這些年投資在poker學習上的內容作為訓練資料,雖然fine-tuning對我來說還是個較為模糊的概念,但這個挑戰讓我充滿期待。

在實現細節上,我打算採用分層策略:preflop階段使用80%的預設策略,剩下20%的特殊情況才調用模型;到了postflop,在flop階段保持60-70%的基本策略,然後在turn和river這些更複雜的streets增加模型的參與度。如果能將平均決策時間控制在5-6秒內,應該就能滿足實戰需求。

回想起數年前開發PIO solver bot時的經歷,當時因為運算時間的限制而不得不大幅簡化決策樹,既使後期使用了pre-solved的策略,最終在實戰中表現不佳,直到今天我依舊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bankroll在搞清楚前就燒光了。後來轉向開發硬編碼的撲克機器人,單純使用player pool數據剝削,在微注額級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一段時間後就被玩家識破,畢竟策略過於固定。這次的新嘗試,我希望能通過混合語言模型的方式,架起理論最優解與實戰環境之間的橋樑。雖然前方還有許多技術細節需要研究,特別是關於如何進行模型fine-tuning,但我對這個新方向充滿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劉的沙龍
3會員
18內容數
傑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記錄了對撲克數據庫程式碼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通過精確的查詢獲得準確的分析結果。通過重新組織action type的分類,讓後續的數據分析變得更加高效。這個數據庫將是撲克機器人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建立更精確的對手模型。
Thumbnail
2025/03/16
記錄了對撲克數據庫程式碼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通過精確的查詢獲得準確的分析結果。通過重新組織action type的分類,讓後續的數據分析變得更加高效。這個數據庫將是撲克機器人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建立更精確的對手模型。
Thumbnail
2025/03/14
記錄了在建構撲克數據庫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收穫。探討了自建系統與現成工具的差異,以及如何確保數據準確性。同時反思了精確表達查詢需求的重要性,以及自建系統潛在的長期價值。
Thumbnail
2025/03/14
記錄了在建構撲克數據庫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收穫。探討了自建系統與現成工具的差異,以及如何確保數據準確性。同時反思了精確表達查詢需求的重要性,以及自建系統潛在的長期價值。
Thumbnail
2025/03/13
記錄了在撲克機器人開發中從機器學習模型轉向建立自定義數據庫的過程,以及這個策略轉變背後的思考。通過分析真實玩家的行動分布,希望能訓練出更有效的撲克機器人。
Thumbnail
2025/03/13
記錄了在撲克機器人開發中從機器學習模型轉向建立自定義數據庫的過程,以及這個策略轉變背後的思考。通過分析真實玩家的行動分布,希望能訓練出更有效的撲克機器人。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