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細雨,昨日沒買花,今日看著家裡的材料稍微整了整,手癢!今日迎財神是買花的好藉口,於是四處尋花去。花市與花店都沒開,超市有、uniqlo有、誠品也有。只是在花市買習慣了,那一束買下來的價格夠我在花市買上大把材料,加上花也不夠漂亮,比來比去後還是決定寧缺勿濫。
對外沒尋著,回家見小花雖枯萎但枝芽已經開始冒出綠葉,想起朋友總是說她在路邊撿起的花草樹枝,總是隨意的投放在盆內、瓶內的,也沒給上養分只是水耕,完全放養,植物會找到自己的生命生存下去,最終還長的不錯。聽著覺得羨慕,雖喜歡花呀、草呀、樹枝的,但距離園藝差上許多,我的小窗台也一直斷斷續續是個小花園,虎尾蘭活最久,前後算起來已經養上要八年了,它們自己很爭氣開了三次花。但我不上心,那些盆栽一開始是澆水太多,後來是懶得澆水,其實真的做起園藝仔細觀察,會發現和對人差不多,有些人不能給太多,過多養分他消化不了,他會從根爛。有些人他缺愛,每天巴不得你照三餐餵食,一天不理就會枯萎了。碰到三分熱度的我,懶得培養全部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所以淹水的淹水;乾旱的乾旱。能生存下來的只剩自己能自強的多肉兩盆,而虎尾蘭也只剩一盆。也知自己惡劣,往後來便不再買盆栽朋友要送都給婉拒,自然會另外有人願意愛它們,自己就遠遠的親賞別人家的孩子即可。
也因為趕不及插上紅花迎財神,在西洋情人節前兩日是元宵呀!有人說元宵是中國的情人節?記得不是七夕嗎?無訪,提燈籠才是重點。小時老師總會在元宵節前後請我們帶一根白蘿蔔和鐵絲到學校,教我們將蘿蔔肚子挖開,然後在上方作畫、雕刻。我想那時蘿蔔應該很便宜,還有家長也沒那麼多意見,總之比上提紙燈籠安全的多。所以元宵節我總是有顆蘿蔔燈籠加上一個紙燈籠,然後一群小孩吃完晚餐,便提著燈籠夜遊去了。紙燈籠也總是在到上城處的轉角草叢燒毀。但是,開心就好。那時候大人們也是買過幾次塑膠做的電池燈籠,很醜不愛,之後他們也就沒有再買。
想想,有些花兒也長得跟燈籠似的,例如酸漿(宮燈)、百合宮燈、燈籠草、朱槿......等等。我有酸漿,這幾天正在乾燥,也使用過百合宮燈幾次,朱槿逛植物園常見,但花的照片太多了,分類一直是我的弱項,找了兩天也找不到,只剩下現有的酸漿了。要好好的,分門別類筆記才行。
尋花記,未果!今日是無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