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針、基因煥膚針、玻尿酸注射後,能打雷射或電音波嗎?
這個問題我常被問到,剛好最近有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我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讓大家知道填充玻尿酸後,哪些能量型治療(Energy-Based Devices, EBDs)可以安心做,哪些需要等一等。
許多人做完玻尿酸填充後,想進一步改善膚質或緊緻肌膚,會考慮雷射或電音波,但到底這些治療會不會影響玻尿酸呢?
根據最新研究,這次測試了 皮秒雷射、淨膚/除斑雷射、微針電波、高能量超音波等技術,來看它們對玻尿酸填充區域的影響。
研究團隊使用腹部整形術後的皮膚樣本,將玻尿酸注射於 淺層真皮,並施以六種不同的能量型治療(EBDs),然後進行皮膚切片,看看玻尿酸的變化:
🔹 皮秒雷射、淨膚/除斑雷射(755nm、1064nm)
✔ 影響範圍較表淺(表皮至中真皮層)
✔ 玻尿酸的形態基本不受影響
✔ 755nm 皮秒雷射可能影響雷射能量吸收,但不影響玻尿酸穩定性
🔹 微針電波 ❗
產生較深的熱能影響,可能導致玻尿酸脫水 ❗
玻尿酸可能會從微針通道中擠出,影響填充效果 ❗
研究顯示,治療區域的玻尿酸密度在 7天後下降約15%
🔹 聚焦式高能量超音波(HIFU)、微創熱能治療 ❗
可能造成真皮層膠原蛋白變性,影響玻尿酸的穩定性 ❗
研究顯示,HIFU治療區域的玻尿酸含量在術後2週內減少約20%
📍 雷射類設備影響較小,可安心使用
✔ 玻尿酸填充後,如果想改善膚質,可選擇 755nm 或 1064nm 皮秒雷射
📍 微針電波 & 高能量超音波要等一等 ❗
這些治療可能影響玻尿酸的穩定性,建議 至少間隔2~4週 再進行
📍 這次研究是體外實驗,人體內可能有不同反應
👉 雖然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數據,但人體內的代謝與循環會有所影響,還需要更多臨床研究支持
✔ 可以立即進行:
❗ 建議延後 4 週後再做 最好可以間隔1-2個月:
如果你剛做完玻尿酸治療,想搭配雷射來改善膚質或縮短修復期,可以選擇低熱能影響的皮秒雷射。但如果想做 微針電波或高能量超音波 來拉提緊緻,建議等幾週,讓玻尿酸先穩定!
📩 預約諮詢
📌 Line 預約連結:https://page.line.me/558avftb
📌 IG 私訊:https://www.instagram.com/yuhsin.s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