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RIVIEW報告:整理探討不同光波(從陽光輻射中的紫外線、可見光至紅外線,與現代3C產品散發的藍光)對皮膚影響的最新發現...
皮膚每天都會暴露在各種環境壓力因子,加速皮膚老化──尤其陽光輻射中的紫外線,更被公認是導致「光老化」的主兇。而隨著現代生活,使用3C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長,人工藍光對皮膚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
但這些光波對皮膚並非只有壞處──皮膚在不同光波下,所接收的「暴露劑量」是關鍵──特定條件下,原本有害的光波(如紫外線或藍光)也能為皮膚帶來益處...
報告:不同光波對肌膚的好與壞..
根據Sophia Letsiou等人的riview報告《Deciphe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nlight Radiation on Skin Function: A Review》表示:
- 太陽光輻射包含:44%可見光(400-780 nm)、53%紅外線(>700nm)和3-7%紫外線(<400 nm)能量──其中當絕大部分的UVC會被大氣中的臭氧抵擋,故能到達地表的陽光輻射,其中95%都由可見光與紅外線包辦。
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
- 正向:紫外線能提供包括抗菌、促進傷口癒合、預防黃疸以及產生維生素D等作用。例如對於銀屑病和白癜風,311–312 nm 的UVB射線可能有益;而中等劑量的UVA1(340–400 nm, 50 J/cm²)可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和硬皮病。雖然這些難治性皮膚病成功治療的詳細機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波長大於296 nm的紫外線在皮膚病光療中有效。
- 負向:紫外線對皮膚帶來包括光老化、發炎、曬傷和皮膚癌等不利影響。並且大劑量的紫外線會改變細胞的氧化還原平衡,導致脂質、核酸和蛋白質的氧化改變,這些改變通過觸發光反應過程干擾細胞代謝。經常且無法避免的太陽紫外線輻射是導致人類細胞DNA損傷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最近的研究還表明,皮膚暴露於紫外線會因誘導的氧化應激而導致膠原蛋白損傷和彈性蛋白降解。實際上,氧化應激在皮膚老化中起著重要作用,而誘導的活性氧(ROS)在刺激皮膚色素沉著中也起著主要作用。最後,體外報告顯示,在330 nm處,UVA輻射比UVB輻射對膠原蛋白的破壞作用更大。
可見光對皮膚的影響
依光波長區分──紫光(400–450 nm)
- 正向:紫光會抑制傷口癒合時,膠原蛋白的過度表達,可能有助預防蟹足腫初始階段的形成。
- 負面影響:紫光(410 nm, 30 J/cm2)會降低抗菌肽(AMPs)的表達,並會下調角質細胞分化(在410 nm,10–50 J/cm²下),均不利皮膚屏障的防禦功能。且紫光還有刺激活性氧(ROS)的產生、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和細胞DNA損傷等不利影響。
藍光(450–490 nm)
- 正向:藍光具有抗發炎作用和抗增殖作用。因此,它可能對不同的發炎相關皮膚狀態有效,包括光療改善牛皮癬、濕疹、痤瘡或脂漏性皮炎等皮膚病症。也被發現可以緩解搔癢並刺激毛髮生長等效用。
- 負向:研究發現纖維母細胞暴露於低強度(450 nm,<30J/cm2)藍光時,其生理代謝活動受到抑制,而在高強度(>30 J/cm²)時則會引起細胞毒性。並會促進ROS產生,增加皮膚細胞的氧化壓力損傷,導致光老化、色素沉著、與皮膚修護作用。其中460 nm的藍光照射,會強烈影響細胞生理的晝夜節律調控,進一步損害皮膚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這在3C電子設備所散發藍光光源的影響,可能越來越顯著。另參→未來-防曬/抗光老化-保養新敵人「藍光」?)
綠光(490–560 nm)
- 正向:研究發現綠光(520 ± 30 nm, 240 J/cm2)有促進血管生成和肌纖維母細胞(Myofibroblasts)發育作用,這對於三度燒傷的修復至關重要。其它有關綠光方面的生物效應,還需更多研究。
- 負向:尚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黃/橙光 (560–630 nm)
- 正向:黃/橙光(590 nm)降低了UVA誘導的人類纖維母細胞中的自由基和MMP-1表達;而在595±2 nm波段,則增加了人類真皮纖維母細胞中的I型膠原表達。另發現590 nm黃/橙光有透過自噬相關的溶酶體降解,顯著降低三酸甘油酯水平,因此可能對降低體內多餘脂肪具有正向作用。
- 負面影響:尚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紅光(630–700 nm)
- 正向:660 nm的紅光輻射已被證明可以降低MMP-1,增加膠原蛋白I 的表達,加速傷口癒合,並有助防止UVB輻射引起的DNA損傷。
- 負向:尚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紅外線對皮膚的影響
- 正向:一項臨床調查發現,大多數接受近紅外線(830 nm)光療約六個月的患者(約 51-75%)膚色較好,粗糙度降低 。另一項研究發現,近紅外線(830 nm)顯著增加所有實驗組中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纖維的數量,而低強度近紅外線(810 nm)增強膠原蛋白積累並促進細胞增殖和完全再上皮化,得出的結論是近紅外線可以在臨床上透過光療法幫助傷口癒合。
- 負向:近紅外光譜 (NIR) 會促進氧自由基 (ROS) 的產生,並以與 UVR 類似的方式破壞皮膚膠原蛋白。
MSMF觀點:
大方向來說,光波長越長,越有機會影響到肌膚深處──如紫外線波段,通常僅影響至表皮層深度;而可見光範圍,則有機會作用到真皮層部分;相對之下,波長最長的紅外線區段,則能到達最深層至皮下組織部位──故從此角度來看:隨著異常高溫天氣頻率上升,佔據陽光輻射能量中95%的可見光與紅外線,所誘導的深層肌膚光老化反應,或許需要提升相應的防護措施。
不同波長的光對肌膚健康,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關鍵在於照射劑量──不過這方面可能還需更多研究數據,來獲取:不同肌膚問題條件下,適用哪種光波&照射劑量,以發揮最佳的光療改善功效。
另外,儘管3C電子產品發出的人造藍光劑量,明顯低於陽光中所含的藍光——至少低兩到三倍——但這種人工藍光對皮膚的生物效應,仍缺乏充分的了解。尤其當現代人使用手機電腦等3C產品時間越來越長、人工藍光暴露機會越多,其長期累積效應會如何?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闡明。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