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NASDAQ: META)長期以來一直是 數位廣告市場的霸主,但近年來積極向 硬體與人工智慧(AI) 領域擴展,讓投資者關注其最新產品 AI 智慧眼鏡 是否能成為新的增長動能。Meta 的 廣告業務仍占總營收的 97%,這使其容易受到經濟衰退與數位行銷趨勢變化的影響。因此,透過硬體與 AI 開拓新營收來源,將有助於提升 Meta 的業務韌性,並推動股價長期成長。雖然 AI 眼鏡不必成為市場熱銷產品,但若能成功建立主流硬體平台,將證明公司對 Reality Labs 部門的數十億美元投資是值得的,並可能進一步推高股價。
儘管 Meta 在新技術領域積極投入,其 財務表現依舊強勁。根據最新財報,Meta 2023 年 Q4 營收達 401 億美元,年增 25%,淨利潤 暴增 201% 至 140 億美元。然而,Reality Labs 部門虧損 46 億美元,顯示該部門仍處於高額投入階段。雖然 Meta 持續大力投資 元宇宙(Metaverse)與 AI 技術,但 AI 智慧眼鏡的推出,反映公司正試圖將 AI 產品推向更廣泛的消費市場,突破僅靠數位廣告獲利的模式。
AI 眼鏡可能是 Meta 在硬體領域最具野心的產品。不同於以往 VR 頭戴式裝置主要針對遊戲與企業市場,這款 AI 眼鏡 有機會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提供 無需動手操作的 AI 助理功能。若此產品能夠成功,Meta 將能與 蘋果、Google 和微軟 在 AI 穿戴設備領域正面競爭。然而,投資者需要評估這款產品究竟會成為 Meta 未來營收的重要貢獻者,還是僅僅是一個市場測試性的實驗性項目。
從估值角度來看,Meta 仍具有吸引力。該公司 目前的本益比(P/E)約為 23 倍,僅略高於 S&P 500 指數的 21 倍,但成長速度遠超過大盤。華爾街分析師大多仍 看好 Meta 的長期發展,特別是在 Q4 財報表現亮眼後,許多投行已上調 Meta 的目標股價。然而,市場仍有一些潛在風險,包括 硬體與 AI 產品的長期獲利能力,以及數位廣告市場可能面臨的監管挑戰。
對投資者而言,Meta 的 AI 眼鏡應被視為 公司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而非唯一的投資理由。即使該產品未能成為主流消費市場的成功案例,Meta 仍可利用 AI 技術提升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 等核心平台的使用體驗,提高 廣告精準度與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廣告毛利率。
雖然 AI 眼鏡本身可能不會完全改變 Meta 的商業模式,但它可能成為 Meta 在 AI 穿戴式設備與擴增實境(AR)應用領域的奠基之作。如果 Meta 能夠成功執行這一願景,將開啟新的 非廣告收入來源,進一步鞏固其作為科技巨頭的市場地位。對於 長期投資者而言,Meta 仍然是一支值得關注的成長型股票,無論 AI 眼鏡最終能否成為熱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