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 Multiphysics】時變性材料性質與三維空間等效平面之聯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問題:解決電熱與光學模組整合困難

在多物理場模擬中,當材料的光學特性與溫度相關時,通常需要同時考慮電、熱、光等不同物理場的交互作用。然而,由於網格定義的限制,直接在單一模擬環境內求解所有物理場可能會導致計算困難,特別是在光學模組(RF Domain)中,因為電熱模組與光學模組的建模方式不同。


解決方法:透過分步驟求解實現電熱與光學模組耦合
  1. 電熱模擬
    • 利用電熱模組計算偏壓/時間相依的溫度分佈,獲得 Time vs. Temperature 資料。
  2. 光學模擬
    • 預先取得溫度與光學折射率(n、k值)的對應關係,並透過內插將時間對應的溫度為相應的光學常數。
    • 將內插所得的光學常數載入光學模組,進而計算對應時間點的穿透率(Time vs. Transmittance)。
    • 大多數模擬主要聚焦於求解穩態物理性質,因此較少涉及時變材料參數的模擬經驗。然而,在求解相變材料的相轉變過程時,必然需同時考慮時域(Time-domain)與頻域(Frequency-domain)求解,這將增加模擬設定的複雜度。相關模擬理論可參考此篇資訊(如何在 COMSOL 中计算电磁学模拟?),因此本篇針對此問題分享一個小技巧。


解決方法:時變性物理量求解

根據以上流程敘述,我們可以確定,唯一的變因是材料參數隨偏壓或時間的變化。換言之,若掃描的偏壓或時間共有 10 個點,就必須代入 10 組不同的材料參數並分別計算穿透率,這確實相當繁瑣。然而,由於我們僅關心單一波長 1550 奈米的穿透率,因此可利用從外部匯入數據的方式來求解時變性穿透率,如下圖所示。

圖1. COMSOL材料設定介面示意圖

圖1. COMSOL材料設定介面示意圖


RF domain 進行光學求解時,通常需要考慮色散(dispersion),即不同波長對應不同的複數折射率,因此光源通常設為寬頻(例如波長範圍 400–1700 奈米)。然而,本研究的目標是單頻光的時變性穿透率,因此雖然無需考慮色散,但折射率仍會隨時間或偏壓變化

為了實現時變性穿透率求解,我們將**「偏壓/時間」替換為「波長」**,並確保波段範圍不偏離 1550 奈米過遠。為了降低誤差,波長間隔可設為 0.1 奈米、0.01 奈米… 依此類推,若間隔過大則會導致穿透率計算誤差過高。

如圖 5 所示,範例語法 range(1550, 0.01, 1551.19) 的意思是:

  • 求解波段範圍: 1550 奈米至 1551.19 奈米
  • 波長間隔: 0.01 奈米
  • 總取樣點數: 151 點

此方法允許我們利用標準的光學求解方式,間接達成時變性穿透率的計算。

圖2. COMSOL求解波段設定示意圖

圖2. COMSOL求解波段設定示意圖


本文禁止轉載,內容均為本人研究成果,僅供學術交流用途。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轉換創作平台,陸續搬運先前創作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模擬的萬有引力,是一個物體吸引另一個物體,或者是一個物體吸引多個物體。然而,在真實世界中,每個物體都會互相吸引,所以在這一節中,就來把模擬的情境,擴展成多個物體互相吸引。
Thumbnail
模擬世界是我們寫程式造出來的,我們就是模擬世界的主宰,所以各種作用力要長什麼樣子、要怎麼個作用法,都由我們決定。不過,如果希望這些作用力看起來像真實世界的作用力一樣,那在寫程式的時候,套用這些作用力在真實世界中的物理公式,會是比較省時省力的做法。
Thumbnail
無論是何種線圈加工,後續仍有組裝及接線的工作得處理,然電子線相比於空心線圈會多了一個絕緣塑膠架部分,反而增加了些許不確定要素,因此特別提出討論說明。 由下圖所示,可知單一的電子線圈製作完成後,還須放置於對應的機構尺寸當中,經過多次組工序後才是完成品;倘若個別塑膠有產生了尺寸的變化,就有可能導致電子
Thumbnail
物理系的出路相當廣泛,有底下幾個方向: 1. 研究和學術:繼續深造,從事基礎或應用物理研究。 2. 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光電、材料等領域。 3. 數據分析:物理背景有助於處理複雜數據。 4. 金融業:量化分析、風險管理等。 5. 教育:中學或大學物理教師。 6. 工程領域:如電子、機械、航太等。
Thumbnail
在物理的領域裏 不變的物質有著恆常的定律 於是乎 月球繞著地球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 太陽繞著銀河系   在化學的領域裏 物質隨著原子們的排列組合 形成了 形色多變銀河系 各有千秋太陽系 繽紛美麗的地球   在數學的領域裏 數字的跳躍翻轉變化萬千中 綜言是 正負平方開根
Thumbnail
實際上就算直接使用專業檢試設備對馬達進行量測,仍然會受限於裝置的硬體使用範圍條件,無法完整的量測到馬達特性數據,僅有可量測範圍內的數據資料。退而求其次,針對無法直接量測的部分,可藉由數學演算的方式,將整份馬達特性曲線圖及數據表產出。 而當馬達特性是藉由演算獲得,也就代表可以簡單地透過excel就得
Thumbnail
在實驗室研究和生產領域中,微小的測量誤差都可能導致巨大差異。因此,電子天平作為精準測量物質質量的儀器,在測量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將詳細介紹電子天平的原理、各類型天平的特色與應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需求選擇和使用天平。
Thumbnail
 這學期我選修了電與磁這門課,在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非常基礎的電、磁知識,像是電流、電壓和歐姆定律等,還學習如何使用三用電錶,實際利用三用電錶去測試燈泡連接後的電壓、電流和歐姆是否有符合歐姆定律。然後還尋找了家裡的家電一小時需要花費多少電費,還有學習接觸起電和感應起電,負電子的移動,最後還學習了庫倫靜電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在前篇討論到純粹在基本熱力學的角度而言,似乎不存在什麼自發秩序,不過這僅限基礎概念而言。如果拓展到其他物理學的面向後,再去看待何謂秩序,就會有不同的討論。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模擬的萬有引力,是一個物體吸引另一個物體,或者是一個物體吸引多個物體。然而,在真實世界中,每個物體都會互相吸引,所以在這一節中,就來把模擬的情境,擴展成多個物體互相吸引。
Thumbnail
模擬世界是我們寫程式造出來的,我們就是模擬世界的主宰,所以各種作用力要長什麼樣子、要怎麼個作用法,都由我們決定。不過,如果希望這些作用力看起來像真實世界的作用力一樣,那在寫程式的時候,套用這些作用力在真實世界中的物理公式,會是比較省時省力的做法。
Thumbnail
無論是何種線圈加工,後續仍有組裝及接線的工作得處理,然電子線相比於空心線圈會多了一個絕緣塑膠架部分,反而增加了些許不確定要素,因此特別提出討論說明。 由下圖所示,可知單一的電子線圈製作完成後,還須放置於對應的機構尺寸當中,經過多次組工序後才是完成品;倘若個別塑膠有產生了尺寸的變化,就有可能導致電子
Thumbnail
物理系的出路相當廣泛,有底下幾個方向: 1. 研究和學術:繼續深造,從事基礎或應用物理研究。 2. 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光電、材料等領域。 3. 數據分析:物理背景有助於處理複雜數據。 4. 金融業:量化分析、風險管理等。 5. 教育:中學或大學物理教師。 6. 工程領域:如電子、機械、航太等。
Thumbnail
在物理的領域裏 不變的物質有著恆常的定律 於是乎 月球繞著地球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 太陽繞著銀河系   在化學的領域裏 物質隨著原子們的排列組合 形成了 形色多變銀河系 各有千秋太陽系 繽紛美麗的地球   在數學的領域裏 數字的跳躍翻轉變化萬千中 綜言是 正負平方開根
Thumbnail
實際上就算直接使用專業檢試設備對馬達進行量測,仍然會受限於裝置的硬體使用範圍條件,無法完整的量測到馬達特性數據,僅有可量測範圍內的數據資料。退而求其次,針對無法直接量測的部分,可藉由數學演算的方式,將整份馬達特性曲線圖及數據表產出。 而當馬達特性是藉由演算獲得,也就代表可以簡單地透過excel就得
Thumbnail
在實驗室研究和生產領域中,微小的測量誤差都可能導致巨大差異。因此,電子天平作為精準測量物質質量的儀器,在測量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將詳細介紹電子天平的原理、各類型天平的特色與應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需求選擇和使用天平。
Thumbnail
 這學期我選修了電與磁這門課,在課程中我們學習了非常基礎的電、磁知識,像是電流、電壓和歐姆定律等,還學習如何使用三用電錶,實際利用三用電錶去測試燈泡連接後的電壓、電流和歐姆是否有符合歐姆定律。然後還尋找了家裡的家電一小時需要花費多少電費,還有學習接觸起電和感應起電,負電子的移動,最後還學習了庫倫靜電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在前篇討論到純粹在基本熱力學的角度而言,似乎不存在什麼自發秩序,不過這僅限基礎概念而言。如果拓展到其他物理學的面向後,再去看待何謂秩序,就會有不同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