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地球聯邦軍的吉翁叛將。」
- 組裝複雜度:D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 型號:RMS-106
- 類型:量產型泛用性MS
- 用途:泛用型
- 全高:18.0米
- 重量:38.7噸(空重)、59.6噸(全重)
- 塗裝:綠、灰、黃
-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 迪坦斯
-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傑利特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012
- 年份:2000
- 板件數量:3+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23(含PC廢件3)
- 貼紙:4張
故事背景
高性能薩克是由格拉納達開發並由阿納海姆電子公司協助完成的量產型MS。阿納海姆電子在吸收了吉翁公國主要MS開發商——吉翁尼克公司後,參與了本機的開發工作。高性能薩克的外觀與吉翁著名的薩克II相似,但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其設計融合了地球聯邦與吉翁的技術,繼承了薩克II的高作戰可靠性與易於生產的優勢。此外,開發過程中也參考了MS-06F-2薩克II F2型的數據。
高性能薩克配備鈦合金陶瓷複合裝甲,並擁有比薩克II更高輸出的發電機,使其機動性與速度均優於前代機型,且操控性良好。其標準武裝包括120mm機槍改、光束軍刀或熱能斧。此外,它也能配備光束步槍,但由於發電機輸出較低,無法同時攜帶多種光束武器。此外,高性能薩克還可裝備飛彈莢艙。雖然泰坦斯的任務之一是殲滅殘存的吉翁部隊,但其所使用的高性能薩克仍採用類似的深綠色塗裝;相對地,地球聯邦軍的標準機體則以深藍色為主。在格里普斯戰役當中,高性能薩克是地球聯邦軍在 U.C. 0084 至 U.C. 0087 年間的三款主力 MS 之一,與 RMS-179 吉姆II 和 RMS-117 卡爾巴爾迪β 並列。作為迪坦斯的主要配備機體,參與了多次剿滅反聯邦勢力的行動。然而,隨著幽谷投入更先進的 MS,高性能薩克逐漸顯得落伍。迪坦斯最初考慮採用阿納海姆電子公司開發的 RMS-108 馬拉賽 作為替代機種,但最終決定自主開發 RMS-154 巴薩姆 作為新一代量產機。然而,即使到了戰爭末期,高性能薩克仍是迪坦斯的主力機體,數量遠超巴薩姆。
格里普斯戰爭結束後,地球聯邦政府為了與迪坦斯劃清界線,將該部隊所使用的多款 MS 陸續封存或淘汰,高性能薩克也被 MSA-003 尼莫 和 RGM-86R 吉姆III 取代。儘管如此,新吉翁仍然回收了一定數量的高性能薩克,並在阿克西斯之戰中登場,其中部分機體由哈曼·坎恩派系及葛雷米·托托派系所使用。
到了 U.C. 0093 年,高性能薩克幾乎已完全退役,大多數機體不是被拆解,就是流入民間。其中一個民間改裝型為 RMS-116H 休閒型高性能薩克,專門用於非軍事用途。
U.C. 0096 年,高性能薩克雖然已經過時,但仍能在「帶袖的」與吉翁共和國的部隊中見到其身影。
武裝介紹
- 肩部護盾
裝設於右肩,主要用於阻擋敵方攻擊的簡單防禦裝備。 - 熱能戰斧
最早由MS-05B 薩克I採用的斧狀武器,其名稱取自「Tomahawk」的縮寫。該武器透過 MS 手部導入熱能,使刀刃加熱,能夠切割敵方戰艦或 MS 的裝甲。高性能薩克通常配備光束軍刀,但當攜帶光束步槍時,由於發電機輸出不足,必須改用熱能戰斧。 - 光束軍刀
光束軍刀是一種手持近戰武器,透過可充電的能量電容供電。其工作原理是透過電磁場形成刀狀 I力場,再填充高溫米諾夫斯基粒子等離子,使其成為具有極強切割能力的能量刃。然而,由於高性能薩克的發電機輸出不足,它無法同時使用光束步槍與光束軍刀。 - 三連裝飛彈莢艙
可選配於後裙甲上的武裝,適用於中遠距離攻擊。 - BR-87A 光束步槍
標準手持光束武器,與馬拉賽使用的同款型號。然而,由於高性能薩克的發電機輸出不足,導致其發揮效果受限。該武器由可更換的 E-Pac 供能,功率為 2.2MW。 - 左臂護盾
高性能薩克駕駛員常用的護盾,裝備於左臂,結構簡單,本質上是一塊厚重的裝甲板,可用於吸收來不及閃避的攻擊衝擊。不過,護盾本身亦有承受極限,可能因過度損壞而失去作用。護盾內側可存放兩個額外的E-Pac,用於光束步槍補充能量。 - 120mm 薩克機槍改
仿製自薩克II機槍的改良型,屬於較低成本、能耗較少的武器。由於為 實彈武器,無需消耗能量,但對重裝甲目標的效果有限。此型號改進了槍托與聯邦標準感測器,提高了射擊精度。 - 大型Mega粒子砲
屬於 MS 使用的最強級別光束武器,即大型Mega粒子砲,其火力超越戰艦主炮。由於能耗極高,該武器需由兩架高性能薩克共同供能,且合力僅能發射一次。類似武器包括 百式的Mega火箭炮與Z鋼彈的超級Mega粒子炮。 - 135mm 反艦步槍
專為遠距狙擊戰設計的長管火器,發射高精度實彈,對戰艦具有極大破壞力。曾在《鋼彈創鬥者 潛網大戰》第 6 集中的特製鋼普拉上登場。 - 光束步槍(0083 版本)
在漫畫《機動戰士鋼彈 0083 REBELLION》中,由新迪拉茲艦隊奪取的一架高性能薩克曾裝備類似 MRB-110 光束步槍(MS-14Fs 海軍陸戰隊型傑爾古格指揮官機 所使用的版本)。
特殊系統
- 大氣圈突入裝置(Ballute System)
一種 MS 進入大氣層時使用的防護裝置。在突入過程中,會展開碗狀氣囊降落傘(Ballute)以減少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確保MS能安全降落。當氣囊脫落後,MS 會利用胸部與腿部的懸浮裝置來穩定降落過程。若降落時腿部裝置仍留有燃料,還可用於懸浮機動與高速突擊作戰。該裝備適用於多款 MS 機型。
模型介紹
高性能薩克應該是HGUC的第一台的標準量產機吧,除卻薩克III改雖然也是量產機,但比較以專用機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跟表現,高性能薩克就真的是無比標準的量產機,以不溫不火的形式進行設計,在設計上也是屬於很標準化,武裝不多不少一把光束步槍,光束軍刀跟電熱斧都節省了,算是極其的精簡。
然而很有趣的是,HGUC的吉姆系列是標準的從吉姆、吉姆II、吉姆III一路設計上去,但薩克系列卻是以薩克III改、高性能薩克、薩克II、薩克I一路設計回來,走一個在模型設計上完全倒過來的路線。
最後模型本體感覺要說的部份也不多,就是一個量產型機體,分色與可動我認為都尚可,很適合小孩把玩,至於跟劇情的連結部分,由於表現也不多,沒有特殊的高光,也沒有吉翁的老兵加成,某程度上可以說標準到有點無趣的一款模型就是了。

標準的基礎站姿。

可以舉盾牌,這邊的姿勢好看了一點,頗滿意。

另一邊也有斜掛在肩膀上的盾牌。

背部背包

高性能薩克手持的120mm薩克機槍改。

整裝待發。

也可以類似雙手持的形式,但高性能薩克手臂的靈活度並不好,建議借位就好不要硬掰。
板件開箱

A板件-40個零件

B板件-28個零件

C板件-24個零件

PC件-27個零件,3個廢件

貼紙-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