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佈福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素碗千斤重、無福端不動」,對於吃不了肉的人,通常有著異於常人的清淨,那股清淨就是福氣,不需要跟動物結下殺父殺母不共戴天的惡緣。有一位親戚的獨生女,從懂事以來就對海鮮走獸,以及各種家禽食不下嚥,父母都是葷食者,她偏偏吃到肉就想吐,對地瓜葉、高麗菜、青江菜等葉菜類百吃不膩。然而,夫妻倆為了女兒的營養,總是強逼她吃各種肉類補充蛋白質,小女孩在父母的脅迫下只能勉強自己。


有些人沒有與生俱來的福緣,等到意識到不要再與眾生結惡緣時,已經過了人生的一大半。就說我自己,除了不吃牛肉,對於蛋和魚也不喜歡,除此之外,什麼都吃。然而,長年薰習佛法和經典,慢慢領悟因緣果報的真相,人與動物一起在這個世間受報,動物受無智和一身皮毛的果報,而人類受七情六慾愛別離苦人生八苦的果報,人類受報的當下,又去造新業,跨種宰殺動物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舊惡未消又造新業,冤冤相報何時了。知道六道輪迴的真相,我對肉已經戒得差不多了,不是蓄意去戒,而是尊重每一個動物所示現的生命。


老智者說,今生會做殺業,不是平白無故,而是過去的因緣牽引,不好的前因造就不善的後緣,想要斷殺業,要有相當的福報,福報俱足,自然會有善因緣成就,不用別人勸,自己就想要斷惡修善。福報怎麼來,就從修身養性、行善積德、誦經念佛來,也從各種布施來,從孝道來,從同理心和平等心來。當一個人的業力消了一大半,福氣也就進來了,有福之人沒有殺心。


有一位老居士深知念佛的好處,總是勸周邊的人念佛消業障,然而,聽進去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念了一段時間,越念越不順,嚇得不敢再念,也有些人念了幾天,家人就發生車禍,立刻將佛珠束之高閣。也有一些人,念了一兩年,家運沒什麼起色,懈怠之心就升起來了,最後選擇追劇比較不無聊。所以說,要能念佛,而且長年念佛不中斷,需要很深的福報,因為冤親債主並不希望我們與佛太接近,越接近祂們越困難索報。


有些人成天生氣,叫他念佛讀經定心,總是說念不下去,每分每秒都在想著如何對付自己討厭的人。話說沒三句就起瞋心,說出來的話都像蛇在噴毒液,這樣子的人,福薄障重,是冤親債主最容易討債的對象,因為磁場雷同,接近毫不費吹灰之力。


想要有福氣,要先修身養性,聞法入心,深信因果,千萬不要以身示火,拿寶貴的人身去做違背道德良心的事。一個人好事做多了福氣自然臨門,因為業消福來,一個人壞事做多了,就會禍不單行,因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不管是茹素還是誦經念佛,都是身心清淨之人的愛好,因為他們的習性輕淡,厚德載物,許多善因緣都從不與人結惡、不與動物結惡而來。


#戒殺

#茹素

#因果債功德還

avatar-img
53會員
1.3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淑華年輕的時候,做水泥工、看護工養孩子,都是粗重的工作,但是她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做到底。三十五歲那一年,淑華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得了甲狀腺亢進,那時她在東部的小醫院治不好,只好轉到北部醫院,住院期間,鄰床有一位阿嬤很慈祥的對她說,「妳的命不好,妳要下去做,有錢的人出錢,沒有錢就要出力氣,妳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欣茜五十二歲那年卸下家庭主婦的身份出去討生活,雖然她有大學學歷,但是三十年不曾上過班,加上早已將當初在學校所學忘得一乾二淨,所以她只能去安養院照顧老人,也在那時候才體會到自己雙手賺來的錢有一份腳踏實地的美好。 欣茜的先生做工程起家,數十年來,具有研發專才卻沒有銷售天份,欣茜與女兒總是隨著先生的
出生在哪一個家庭,跟什麼人結婚,生幾個孩子,都在每一個人生命落地之前就註定好了,際遇的順或逆源自於前生的善或惡,只能認命,調伏心性,修身養性,努力行善積德,才能扭轉因無明而落下的諸事不順。 玉真離婚後,在原來的住家附近租了一間小矮房做家庭理髮,方便與兒子孫女見面。玉真的爸爸說,「這個女兒註定歹
有一位先生,因為讀了一篇勸世文章而生起了深層的懺悔心,書中這樣寫道,「北部有一名許姓男子年輕時對一位婦人起了淫慾心,在對方不設防的時機下姦淫了她,事後他逃掉了,沒有受到法律制裁。時日一久,許姓男子到了適婚年齡也結婚了,幾年過去,太太始終無法受孕,一直到五十歲,經由一位善知識提醒自己年輕時曾犯下一件傷
淑華年輕的時候,做水泥工、看護工養孩子,都是粗重的工作,但是她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做到底。三十五歲那一年,淑華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得了甲狀腺亢進,那時她在東部的小醫院治不好,只好轉到北部醫院,住院期間,鄰床有一位阿嬤很慈祥的對她說,「妳的命不好,妳要下去做,有錢的人出錢,沒有錢就要出力氣,妳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家珍跟先生結婚十二年,十二年來,先生好賭成性,總共輸了三千多萬,為了孩子,家珍不得已與先生分道揚鑣,帶著三個孩子獨立生活,重頭開始。當年家珍的小女兒五歲,幼稚園中班,大兒子國一、小兒子小五,三個稚齡學中的孩子,讓家珍不得不堅強謀生計。 家珍開始滷熟食到市場賣,賣得最好的是滷豬腳、麻油雞和滷肉,
欣茜五十二歲那年卸下家庭主婦的身份出去討生活,雖然她有大學學歷,但是三十年不曾上過班,加上早已將當初在學校所學忘得一乾二淨,所以她只能去安養院照顧老人,也在那時候才體會到自己雙手賺來的錢有一份腳踏實地的美好。 欣茜的先生做工程起家,數十年來,具有研發專才卻沒有銷售天份,欣茜與女兒總是隨著先生的
出生在哪一個家庭,跟什麼人結婚,生幾個孩子,都在每一個人生命落地之前就註定好了,際遇的順或逆源自於前生的善或惡,只能認命,調伏心性,修身養性,努力行善積德,才能扭轉因無明而落下的諸事不順。 玉真離婚後,在原來的住家附近租了一間小矮房做家庭理髮,方便與兒子孫女見面。玉真的爸爸說,「這個女兒註定歹
有一位先生,因為讀了一篇勸世文章而生起了深層的懺悔心,書中這樣寫道,「北部有一名許姓男子年輕時對一位婦人起了淫慾心,在對方不設防的時機下姦淫了她,事後他逃掉了,沒有受到法律制裁。時日一久,許姓男子到了適婚年齡也結婚了,幾年過去,太太始終無法受孕,一直到五十歲,經由一位善知識提醒自己年輕時曾犯下一件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個人造業個人擔,個人吃飯個人飽的道理,甲造殺人罪,進監獄的是甲不會是乙。甲生重病,進醫院的是甲不會是乙。進一步舉例,有一個人得到一塊獨一無二的米其淋主廚做的蛋糕,很想跟另一個世界的母親分享,於是一口一口慢慢品嚐,味蕾充滿幸福滋味,每吃一口就問母親一句好吃嗎,總計吃了十八口,也問了母親十八次
Thumbnail
平淡無奇就是最大的幸福 前言 倒完垃圾,到加油站加油,內子問說:「要不要吃買韭菜盒當晚餐?」我說:「腰酸時說我可能需要減重。過午不食後,又用食物來引誘…。」「好吧,那不吃了。」「叫你吃剩菜,你又不肯,還是買吧。」員山的韭菜盒是方形的,生意還不錯。到的時候,沒客人,韭菜盒煎熟要段時間,老板正忙著,
兒時胃口奇差,飲食從來跟美學無關,而是繁重的苦差事,吃沒幾口便感覺飽足感已滿至胸口,常常有那麼一碗吃不完的聚寶盆飯等著我—隨著湯汁、菜汁、醬汁膨脹得無以復加的飯。  真的,吃不下了。
Thumbnail
我從小便有挑食的壞毛病,只要餐桌出現不喜愛的食物,二話不說立刻驅逐出境。就算鳥嘴雷公拿槌子盯著我,怎麼威脅利誘就是不張口。若遇到幾樣菜沒一道喜歡的,寧可忍著五臟廟抗議,頭也不甩全打入冷宮。 《憫農詩》背得朗朗上口,但除了心裡覺得虧欠辛勤的農人,我還是無法妥協。對於食物,我是獨斷乖僻的君王,誰得寵誰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禍從口出」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就算沒有認真修行的人也知道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說,多說多錯,有時還會招徠不必要的麻煩和噩運。口業守好不僅可以避禍,更可以招吉祥,常聽老一輩人說一個人很有口福,意思是不缺吃,走到哪都有人請客。如果我們能時常說好話,就是福從口出,用溫暖的語言安慰受苦之人,隨口積福緣、福緣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從張師姐那裡回到家,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吃她採的草藥? 若我喝了草藥,反而復發了呢? 而且她還說要我兒子賣牛肉麵,因為大家都愛吃,我的天!!!這不是在殺生造業嗎?她說:「不算,那是紐西蘭進口的牛肉,是別人殺好的,與我們無關」──她這個的觀點我無法接受,就因為我們在賣牛肉麵有「需求」,才會有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個人造業個人擔,個人吃飯個人飽的道理,甲造殺人罪,進監獄的是甲不會是乙。甲生重病,進醫院的是甲不會是乙。進一步舉例,有一個人得到一塊獨一無二的米其淋主廚做的蛋糕,很想跟另一個世界的母親分享,於是一口一口慢慢品嚐,味蕾充滿幸福滋味,每吃一口就問母親一句好吃嗎,總計吃了十八口,也問了母親十八次
Thumbnail
平淡無奇就是最大的幸福 前言 倒完垃圾,到加油站加油,內子問說:「要不要吃買韭菜盒當晚餐?」我說:「腰酸時說我可能需要減重。過午不食後,又用食物來引誘…。」「好吧,那不吃了。」「叫你吃剩菜,你又不肯,還是買吧。」員山的韭菜盒是方形的,生意還不錯。到的時候,沒客人,韭菜盒煎熟要段時間,老板正忙著,
兒時胃口奇差,飲食從來跟美學無關,而是繁重的苦差事,吃沒幾口便感覺飽足感已滿至胸口,常常有那麼一碗吃不完的聚寶盆飯等著我—隨著湯汁、菜汁、醬汁膨脹得無以復加的飯。  真的,吃不下了。
Thumbnail
我從小便有挑食的壞毛病,只要餐桌出現不喜愛的食物,二話不說立刻驅逐出境。就算鳥嘴雷公拿槌子盯著我,怎麼威脅利誘就是不張口。若遇到幾樣菜沒一道喜歡的,寧可忍著五臟廟抗議,頭也不甩全打入冷宮。 《憫農詩》背得朗朗上口,但除了心裡覺得虧欠辛勤的農人,我還是無法妥協。對於食物,我是獨斷乖僻的君王,誰得寵誰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禍從口出」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就算沒有認真修行的人也知道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說,多說多錯,有時還會招徠不必要的麻煩和噩運。口業守好不僅可以避禍,更可以招吉祥,常聽老一輩人說一個人很有口福,意思是不缺吃,走到哪都有人請客。如果我們能時常說好話,就是福從口出,用溫暖的語言安慰受苦之人,隨口積福緣、福緣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從張師姐那裡回到家,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吃她採的草藥? 若我喝了草藥,反而復發了呢? 而且她還說要我兒子賣牛肉麵,因為大家都愛吃,我的天!!!這不是在殺生造業嗎?她說:「不算,那是紐西蘭進口的牛肉,是別人殺好的,與我們無關」──她這個的觀點我無法接受,就因為我們在賣牛肉麵有「需求」,才會有
Thumbnail
從前對神佛僅有敬意,總覺得與其信任不可知的力量,還不如靠自己完成才是正道,但現在懂了,在盡人事之後,能做的唯有聽天命,求上天好心賜予一絲垂憐,甚至還厚臉皮的想,我這一生不算是個壞人,能不能放過我,我也知道話不能這麼說。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