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說我是心醫 算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顧客說我是心醫 算命

raw-image


好些個抑鬱症來問事的顧客大部分運勢都是低迷落魄到穀底,快走完一個大運並且正在交運準備換下個大運的階段。她們剛來時都是面色憔悴,歷盡滄桑的模樣,特別明顯的就是謎團烏雲密佈的氣色,嚴重的整個頭額陽氣都被遮蓋,無明渾濁之氣糾纏。


通常在走最差的十年大運,其衰退氣勢會在第五年以後開始逐漸下滑,一般人都是走到最後兩三年才會開始察覺,可見幾種徵兆,一事業面臨各種問題如失業倒店變動等,二身體各種疾病纏身,三財運明顯下滑或破財損財各種漏財,四意外霉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五小人事件或兄友背叛或手足不合人際不佳,六感情婚姻出現問題,七心理層面情緒壓力各種負面思想等。


來問事解惑的我都會透過命盤與真人命相合參重點分析關鍵問題,以及打破她們思想維度邏輯的困滯點,反向思維或者説需要巧妙的把她們思考模式的缺點,換個角度當下變成優點增強其優勢,負面另一面是正面,禍即是福,善用其“性”,如此迷者自清,當下茅塞頓開,她們都會“原來如此”的頓醒,烏雲消散,不斷開解過程中,眼見神色轉清,濁氣逐漸消散,我便知其心結已漸解明瞭。有的淚流滿面,抑鬱的情結被我點出來,有的開心意解,有的不需再吃精神科藥等。



﹛易玄養生命理風水館﹜

鄒瑞嬋,命理養生老師。馬來西亞合法註冊中醫師臨床職業15年,中醫結合命理八字紫微分析10年經驗,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台灣王氏中醫弟子。中醫命理先天體質健康諮詢。目前在台北定居。接受新馬中港台等線上諮詢。

林信輝,建築風水老師。建築本科大學,台灣20年陽宅風水建築規劃設計施工。建築、三合、玄空風水,手面相,卜卦。


1.中醫命理『先天體質健康養生專業諮詢建議報告書』

*先天帶來的體質屬性弱點、需要預防的易患疾病、各種調理保養的方向建議、針對性體質飲食宜忌、預測疾病健康發展規律、容易患病或加重需要注意的氣運年份時間點等。


2.紫微八字命理諮詢


3.卜卦問事及手面相


4.民俗療法

*健康諮詢建議、調理保健、放鬆舒緩。針對個人當下體質狀況在選擇的時間內同時給予相應多種項目搭配療法。


5.擇日諮詢

婚嫁/開業/動土/上樑/其他


6.陽宅居家或店面風水諮詢

看新屋或住宅店面八字風水初步分析、陽宅風水八字調整規劃佈局。


有意請諮詢LINE ID:0909643861tw/Whsap:(886)0909643861


工作室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34號B1-29室



中醫命理養生老師。馬來西亞合法註冊中醫師臨床職業15年,中醫結合命理八字紫微分析10年經驗,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台灣王氏中醫弟子。接受新馬中港台等線上諮詢。(中醫命理專業健康養生諮詢建議、八字紫微斗數、擇日、民俗療法等) 預約LINE ID:0909463861tw/WHSAP:(886)090964386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