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軟體工程師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最近開始想把自己的一些突發奇想放在一個地方,但又不想要自己私藏,所以來這邊分享。

紀錄

從去年開始就想要養成記錄的習慣,不管是用照片、影片、還是文字。但用我小小的腦袋肯定是記不住這麼龐大的內容吧,所以我覺得用文字 + 圖片才會有完整的回憶作用。一開始我是在 Apple Notes 上寫日記,身為一個(未來的)軟體工程師,也寫了一個 Apple 捷徑讓我可以直接按下他,就建立一個位在 Journal folder 下的 Note。Notes 不是不好用,只是稍微陽春了點。最後在網上找到一個更酷炫、UIUX 更棒的 App -- Tesseract,非常不錯,推薦給大家。

最近寫了一篇技術文章,但越寫越發現自己了解的東西好像太少,又得再去搜集更多資訊來佐證自己的想法與疑問是不是正確。在 2024.12.30 我寫了一句「記錄是把吸收的東西內化後整理出來的結果」,恩...,我現在完全了解了這句話的意義。

但這個東西是要刻意磨練的,我以前也不知道。我在 2022 - 2023 年之間也寫了幾篇技術文章,但當時我自己的 CS 底子也不是很夠,對於很多東西的了解都不夠深入;這次在寫的時候可以發現自己對於 blockchain / EVM 底層的了解更深了一點。

Slow down

raw-image

這是 2025.01.01 的一篇筆記,突發奇想打了英文(請原諒這邊會中英夾雜,因為有時候在思考的時候真的只能用英文在想...),主義其實是我認為我當時太著急了。

前情提要:在 2024.10 時我曾經有個轉正的機會,但我表現太差錯失了。Bing 是我在泰國 hacker house 認識的一位厲害的前輩,我們一起發起了一個讀書會(but 我後來很少參加)。

我感覺我只想要快速的完成一些東西,走捷徑,然後拿到一些 title & credit。這當然是重要的,但是有一些必經的路程我還是得自己走過,像是刷題、像是 do something from scratch、像是面試被刷掉但下次要記得自己的缺點。

2025.01.01:

Recently, I found preparing my interview so frustrating; whenever there’s sth I couldn’t understand, bad thoughts come into my mind.

Are I really capable of doing this? I should have studied more in the past year. I miss so much chance to learn those things……..

Pressure came and I couldn’t complete my task again, as usual.

However, recently I’ve been talking with Bing, whom I admire and respect so much. I ask him for several advice, and he can always bring me many surprises. Like I wanna polish my rust skill and CS knowledge, he directly told me who/what I can read and why I should read them.

And he also told me Andrew Milson did a project on gpu accelerated SHARP while he was unemployed. But ig one thing implies here is that, I should slow down my steps.

He actually kind of pave my way to the other roads. Since when I was preparing for Monad, I always think that’s it, I don’t wanna do anymore interviews, it’s so tired. (However I didn’t have many interviews lol)

But now I have other way to think. I can either get a bad job from a normal company. Or do my work, sharing them, until the others see me :)


其實最後也說了一些重要的事:sharing them until the others see me.

在去了英國讀書、實習後、又去了泰國,才發現人脈真的真的真的好重要。認識的教授可以幫你寫推薦信、實習時的 mentor 推薦我去參加 hacker house、在泰國認識了很多 researchers、100x developers,也一起做了一個 project。我才發覺到每認識了一個新的人,就獲得了一個新的機會,感覺未來也發生改變。我一直認為「運氣」是實力的一部份,但不代表你就要聽天由命、受命運安排,運氣也是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而改變的,所以我們要努力得讓自己變得更幸運


How to be successful? -- Sam Altman

raw-image

我用 chatgpt 把這段翻譯成中文哈哈。

以指數思維去思考,當其他人還在用線性思維時

1. 讓自己不斷「複利成長」 (Compound Yourself)

  • 要獨立思考,以長遠的目標和複利的觀念思考。
  • 持續創造能在時間中累積價值的成果。

2. 採取大規模行動 (Take Massive Action)

  • 要對自己有幾乎過度的自信。
  • 願意公開失敗,嘗試其他人不敢嘗試的事情。
  • 思考比大多數人認為「可能或合理」的範圍更大。

3. 專注在正確的事物上 (Focus on the right Things)

  • 把時間花在能累積知識、人脈、信譽的事物上。
  • 與最優秀的人合作,他們會讓你變得更好。

4. 創造財富 (Building Wealth)

  • 擁有或打造一個能做大規模發展的事業或產品。
  • 尋找具有巨大上漲空間的機會。
  • 專注於未來可能有 10 倍成長潛力、且不被過度掌控的產品。

5. 培養優秀的判斷力 (Develop great judgement)

  • 做出高信念、高把握度的決策,而不是過多零碎的小賭注。
  • 以最佳方式做出實質貢獻,真正把工作完成。

6. 增強說服力 (Become Persuasive)

  • 良好溝通,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 銷售、招募、募資、說服、啟發他人。

7. 槓桿化 (Leverage)

  • 善用資本,並保持極度專注。
  • 如果失敗,就要「向前失敗」,讓自己歸來時更強大。

8. 指數型成長 (Exponential)

  • 動作快且適應力強,隨著時間不斷進化。
  • 持續尋求更好的自我版本。


最近確實有很多想要創業的想法,還有覺得賺錢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困難。但當然我還沒有開始賺錢嘻嘻,無法想像已經正在做的人們遇到的困難,但也要等到我去做了才知道難處在哪吧?


創業/創造副業的想法:

  1. SaaS:有很多跟 AI Agent 有關的想法,有想到一個不錯的小 project。
  2. Lattice-based SNARK:這個技術上與學理上太難,我可能要研究一陣子。
  3. YouTube:前陣子看到有人在 YouTube 上直播(Coding everyday until I find a job,好像已經 50 幾天,可見現在市場有多凍),於是也自己玩了一下 YouTube 直播,目前應該蠻無聊的,就是看我寫 code、工作、學習。以後也想要試著錄錄有趣的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


但根據 Sam 的列點,我現在缺乏的可能是:

  • 專注在真正重要的東西上:我覺得我現在一直在尋找「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並沒有完全專注在一個我認為有潛力的東西上。我一直在 zk & blockchain 之間做徘徊,但最近有逐漸趨於某一側的趨勢(未來可以再說)。
  • 增強說服力:我一直都不是個能言善道、舌燦蓮花、講話天花亂墜的人,所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期許頂多是:「講出來的話至少要讓人家明白」,但這遠遠是不夠的。


總之,梳理一下自己最近的情緒和想法真的蠻不錯的,可以和自己在對話一次,了解自己真實的想法與需求,未來可能會不定時在寫一些心情和想法,也順便紀錄自己在這段路上的心路歷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我寫東西是有東西要寫,透過文字闡述留札記。 不是用大腦的人生經驗寫出文篇,是非常放鬆專注進入內觀,所以我在寫幾乎長文都是我進入內觀的狀態,會沒有時間跟空間感,完全專注,有其他事情要忙的話無法專注內觀。
找個地方,自在地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這是我在這個網站上發布的第一篇文。會發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養成寫作的習慣,和給未來的自己可以回來回味一下的機會。發的文會有日記、生活觀察、推薦書籍等項目,而這一篇是我的自我介紹。   目前是正在準備學測二階的高中生,準備的過程中寫了很多備審資料,所以對寫作產生了一點興趣,也因為這樣才認識了這
Thumbnail
作為一位數位平台寫作人,必須天天寫作、天天發表,這是毅力的挑戰;而且必須維持水準、內容翻新,所以更是智力的琢磨。自從參與數位寫作以來,我承受過一些挫折,也有過一點點思考。以下是微末的心得,寫出來彼此共勉。
介紹完管理學大師經典的SMART原則,利用這種定義流程來套用到這次想要連續創作的目標。透過每天一篇至少200字的方式,分享個人成長和生活經驗,並在這期間內制定每月、每週的進度跟遇到的困難,最終達成目標。
一篇paper對我的職涯是否加分是未知,但在能力層面肯定可以學到很多。想要回報老師,想要學習更多知識,想要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與邏輯思維,都是想做這件事情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我寫東西是有東西要寫,透過文字闡述留札記。 不是用大腦的人生經驗寫出文篇,是非常放鬆專注進入內觀,所以我在寫幾乎長文都是我進入內觀的狀態,會沒有時間跟空間感,完全專注,有其他事情要忙的話無法專注內觀。
找個地方,自在地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這是我在這個網站上發布的第一篇文。會發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養成寫作的習慣,和給未來的自己可以回來回味一下的機會。發的文會有日記、生活觀察、推薦書籍等項目,而這一篇是我的自我介紹。   目前是正在準備學測二階的高中生,準備的過程中寫了很多備審資料,所以對寫作產生了一點興趣,也因為這樣才認識了這
Thumbnail
作為一位數位平台寫作人,必須天天寫作、天天發表,這是毅力的挑戰;而且必須維持水準、內容翻新,所以更是智力的琢磨。自從參與數位寫作以來,我承受過一些挫折,也有過一點點思考。以下是微末的心得,寫出來彼此共勉。
介紹完管理學大師經典的SMART原則,利用這種定義流程來套用到這次想要連續創作的目標。透過每天一篇至少200字的方式,分享個人成長和生活經驗,並在這期間內制定每月、每週的進度跟遇到的困難,最終達成目標。
一篇paper對我的職涯是否加分是未知,但在能力層面肯定可以學到很多。想要回報老師,想要學習更多知識,想要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與邏輯思維,都是想做這件事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