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上週五公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1 月零售銷售月降 0.9%,自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物價上漲和關稅不確定性可能已經導致消費者更謹慎的支出,盡管川普對於原先的關稅政策的推遲,受到國際盟友及市場投資人的讚賞,但隨之而來宣布將在4/執行的汽車關稅,又再度掀起波瀾,金融市場也明顯受到影響,上週美債殖利率先升後降,美股則是DJ、S&P500及SOX週線連三紅,NQ則是連五紅。上週美股及亞洲股市中,台股表現為相對弱勢下跌1.39%,香港恆生表現則是最佳上揚7.04%,筆者上週三(2/12)就提到港股6968.HK萬國數據,2/12~2/14三日累積漲幅21.36%,上週週漲幅48.32%,從上週港股強勢股名單中不難發現,科技板塊中網路及電商相關個股都自低檔快速上揚,在DeepSeek發表後讓東昇西降的科技夢,不在只是空想,也讓重新引起國際資金對香港中概科技股的興趣,除了700.HK騰訊科技、9988.HK阿里巴巴、1810.HK小米、3690.HK美團到3888.HK金山軟件的交投熱絡外,掛牌尚未滿一年的ADAS車用系統製造商9660.HK地平線機器人2月期間兩週漲幅高達51.56%,隨著AI應用場景加速商業化,具有龐大科技內需及應用場域的中國,接下來商業應用及數據分析的優勢將展現在軟體及自駕車領域,港股在歷經五年的下跌後,是否能依靠橫空出世的DeepSeeK重新引領資金投入中國科技股值得持續的關注,但同時美中之間的科技對抗到關稅壁壘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仍可能對港股產生衝擊,但港股最大的利多還是在股價相對低基期。加權股價指數及OTC週K線都收黑,主因仍是台積電股價相對弱勢產生的影響,盡管低基期的塑化及鋼鐵族群,都因俄烏及以巴戰後重建商機股價有所起色,但是仍難以推升指數向上,矽光子族群的快速修正,讓部分個股的籌碼呈現較為混亂的局面,低基期的被動元件族群雖然暫時成為資金避風港,但尚未能接棒成為主流,隨著指數在大區間震盪過程中,個股輪動的節奏,轉往股價低基期的族群,而機器人概念股及相關工業電腦個股仍有表現的機會,若從技術面選股,股價自低檔突破下降壓力線後,扭轉月線向上突破季線,股價已經持續強勢一段的個股,以3264欣銓為例,不難發現,在指數震盪過程中,仍是可從營收及股價線型的變化擬定選股及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