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葛–台北紅

九重葛–台北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綻放豔紅色的九重葛,實在吸引人停下腳步,

看見我對著花,上拍,左拍,右拍。

raw-image


花的主人說:這台北紅啦。

raw-image


蛤?這不是九重葛嗎?

顏色,花的主人強調:這顏色叫做台北紅。

raw-image
raw-image


一個人要有名字,不只是因為大家都有名字,名字定義了一個人,

名字是一個人終其一生要吶喊、搖動的那面旗子,當然不可以亂來。

花的名字自然也很重要,可現在九重葛有很多顏色,它們是台北紅。

raw-image
raw-image

那這桃紅色是什麼呢?

raw-image
raw-image

還有粉紅色?白色?紫色?黃色的呢??誰來告訴我答案呢?

花卉圖鑑寫:台灣部分說台語的民眾稱九重葛為

「刺仔花」(tshì-á-hue),三角梅」(sann-kak-muî),

也有人說「かずら」(kazura),

後者是源自九重葛的日語「九重葛」的「葛」的發音。

raw-image

我們看到的九重葛花可不是花,而是蠟質的苞片,

所以才能觀賞期那麼長,苞片質地極薄,苞片三片合生一簇,

其實是三個苞片著生三朵花,因此又稱「三角梅」,

而其苞片摸起來像紙的質地,所以九重葛英文暱稱為"Paper Flower",

不過九重葛帶有刺,優點是做圍籬的好材料,

缺點是不能離人行通道太近,並且修剪時須注意以免被刺傷。



avatar-img
舒嫚的沙龍
35會員
935內容數
只有花草樹貓咪狗狗的照片,分享電影和書籍。話少,很少回答問題。被討厭沒關係,自己喜歡自己比較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年初四收到消息~大橘貓在萊爾富騎樓客串招財貓。 放下讀到一半的小說,穿了外套趕去看貓。 還是慢了一步,店員說:阿嬤把大橘貓牽回去了。 沒貓可看,既然出門了,散散步吧。 櫻花零星幾朵,沒什麼意思。 枇杷樹開花了。 隨手拍兩張。 今早經過時,已經結出果實了,還套了紙袋,怕鳥兒先嘗鮮。
就是為了看這頂明代鳳冠,才衝去看這個展出。 婚禮象徵:鳳冠霞帔在傳統漢族婚禮中,象徵莊重與祥瑞。 鳳冠不僅是藝術精品,更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皇后之尊:十二龍九鳳冠為孝靖皇后專屬,出土於明定陵,成為鳳冠的經典代表。 雖然是復刻的冠冕,九龍十二鳳冠冕:融合工藝與文化,展現皇家氣勢。
臺灣因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的日常飲食源自於多元文化。 圖書館這期的專題展出名為「逗陣吃–飲食起源」。 以羊毛氈擬真做成幾樣與節慶及最受歡迎又具特色的點心小吃。 紙卡仔細說明此樣食物的身世之謎。 燒肉粽。有粽葉跟餡料,連蛋黃都很像。 叭噗冰淇淋。 臭豆
過年前,就在「文化報報」看到民俗文物館 展出「百里挑衣|傳統服飾展」,展出時間只到2月16日。 本想趁年假期間去看,臺中民俗文物館官網寫著初一~初三休館。 年假尾聲還有別的事要做,拖延到倒數第二天才趕去民俗文物館。 「百里挑衣|傳統服飾展」從唐宋明清的華麗服飾, 到精緻的冠冕之美,
中華電信門前的大花盆黃波斯菊,顏色美,吸引過路人的眼光。 白色那坨,真的是衛生紙,沒公德心的人不少, 往前走兩步就有兩個鐵皮垃圾桶,有人偏要隨手丟垃圾。 有些人的心態或許跟以前頂樓住戶一樣, 打包好垃圾扔大門口,廣告單丟中庭, 電梯內打翻飲料,泥巴腳印,搞髒環境從不清理, 理由是
兩大兩小舞獅在觀眾掌聲中,精彩表演結束。 倚靠廣告牆的龍,準備進場了。 先看一段轉彩帶龍,演出者動作流暢,完美的畫了一個圈又一個圈。 若是我去轉,絕對頭昏眼花。 因為,人也要轉圈,不是彩帶轉轉,前進後退就可以。 如此功力,都需要長時間苦練。 龍珠來了,今年轉龍珠的
大年初四收到消息~大橘貓在萊爾富騎樓客串招財貓。 放下讀到一半的小說,穿了外套趕去看貓。 還是慢了一步,店員說:阿嬤把大橘貓牽回去了。 沒貓可看,既然出門了,散散步吧。 櫻花零星幾朵,沒什麼意思。 枇杷樹開花了。 隨手拍兩張。 今早經過時,已經結出果實了,還套了紙袋,怕鳥兒先嘗鮮。
就是為了看這頂明代鳳冠,才衝去看這個展出。 婚禮象徵:鳳冠霞帔在傳統漢族婚禮中,象徵莊重與祥瑞。 鳳冠不僅是藝術精品,更是傳統文化的體現。 皇后之尊:十二龍九鳳冠為孝靖皇后專屬,出土於明定陵,成為鳳冠的經典代表。 雖然是復刻的冠冕,九龍十二鳳冠冕:融合工藝與文化,展現皇家氣勢。
臺灣因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的日常飲食源自於多元文化。 圖書館這期的專題展出名為「逗陣吃–飲食起源」。 以羊毛氈擬真做成幾樣與節慶及最受歡迎又具特色的點心小吃。 紙卡仔細說明此樣食物的身世之謎。 燒肉粽。有粽葉跟餡料,連蛋黃都很像。 叭噗冰淇淋。 臭豆
過年前,就在「文化報報」看到民俗文物館 展出「百里挑衣|傳統服飾展」,展出時間只到2月16日。 本想趁年假期間去看,臺中民俗文物館官網寫著初一~初三休館。 年假尾聲還有別的事要做,拖延到倒數第二天才趕去民俗文物館。 「百里挑衣|傳統服飾展」從唐宋明清的華麗服飾, 到精緻的冠冕之美,
中華電信門前的大花盆黃波斯菊,顏色美,吸引過路人的眼光。 白色那坨,真的是衛生紙,沒公德心的人不少, 往前走兩步就有兩個鐵皮垃圾桶,有人偏要隨手丟垃圾。 有些人的心態或許跟以前頂樓住戶一樣, 打包好垃圾扔大門口,廣告單丟中庭, 電梯內打翻飲料,泥巴腳印,搞髒環境從不清理, 理由是
兩大兩小舞獅在觀眾掌聲中,精彩表演結束。 倚靠廣告牆的龍,準備進場了。 先看一段轉彩帶龍,演出者動作流暢,完美的畫了一個圈又一個圈。 若是我去轉,絕對頭昏眼花。 因為,人也要轉圈,不是彩帶轉轉,前進後退就可以。 如此功力,都需要長時間苦練。 龍珠來了,今年轉龍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