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短線交易的迷思:15年股海沉浮,我悟出的殘酷真相

告別短線交易的迷思:15年股海沉浮,我悟出的殘酷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篇也是集多年心得之作,

為何我從短線轉成長線?

在茫茫股海中,

交易了十幾年,

想靠頻繁交易擴大資產,

最後的心得,

整理如下:

「所有的價差交易流派,

大致上不會超過這個底層邏輯,

那就是「領先指標」理論。」


價差交易要想長期獲利,

投資人必須要有一個領先指標,

而且勝率不能太低,

長期使用這個指標,

才會賺錢。


我花了很多年,

整理出四大類,

分別是訊號、消息、事件、其他。



4種指標簡介:

某個訊號漲,就做多,而實際也漲,

某個消息偏漲,就做多,而實際也漲,

某個事件偏漲,就做多,而實際也漲,

其他因素,如直覺、情緒、跟單等,

而實際行情也與自己的部位同方向發展。


但其實,上述都是錯的,

結論是,

這世上沒有永遠的「領先指標」,

所有的指標都是一時的。


舉幾個例子,

訊號:MACD綠柱變短或綠轉紅,

就做多,好像勝率8成,

結果一根大黑K,貫破重要支撐,

重押的多單賠錢。

KD高檔死亡交叉佈空單,

結果高檔抽插甚至鈍化,

被軋停損。


消息:比如○○○可能發射飛彈,

預判偏空,結果大漲,軋空停損。


事件:○○股預計發放股利20元,

殖利率高達20%,買來套也爽,

預計大漲,結果下跌5%。


其他:這個就更多了,

舉凡情緒、直覺、外界干擾、

親友耳語、聽投顧盲目跟單等,

付費訂閱、軟體、課程等。


投資人仰賴的指標,

大致不會超出上述4類,

遺憾的是,

上述4類,

通通都是落後指標,

或短期有效,長期失效。


光是從投資小白,

到悟出這個道理,

我就花了約15年,

我很希望,

在我初入股市時,

就有人教過我這個道理。


投資人用落後指標交易,

只會落得3個結局:

一、短期獲利:覺得自己是股神。

二、中期浮沉:績效上上下下。

三、長期虧損:在某一次重押中,指標剛好失效,

就在那一次重傷。


投資人為何不能在頻繁交易中獲利?

或是獲利達到滿意?

原因就是,

這世上根本沒有長期高勝率的領先指標。

投資人花費大量時間金錢,

尋找自以為的聖盃,

殊不知,那個聖盃或指標,

只在短期有效,

若在未來的某一次交易突然失效,

而你又剛好在那一次重押,

一次畢業,

過去十餘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光是領悟這個道理,

我就花了15年。

avatar-img
輕紫琉璃的沙龍
341會員
904內容數
強勢及關鍵分點波段操作 (※此系統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有進步空間) 一、每日挑選強勢股。 二、不看基本面、消息面。 三、基本面、消息面是落後指標。 四、只看價格、籌碼及技術面。 五、嚴格執行汰弱留強。 六、分散風險,持股約3~10檔。 五、資金控管,不重押單一股票。 餘詳專題文章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輕紫琉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