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在航空與計時領域的先驅傳承-2025臺中場逐字稿整理

更新 發佈閱讀 31 分鐘

✨ 感謝臺中寶鴻堂的邀請與精心籌辦的浪琴品牌講座! ⌚️💙 這場講座特別邀請了浪琴瑞士總部文物館的館長Daniel Hug親自分享,不僅現場欣賞浪琴的製錶工藝,也讓我見證了這個擁有近200年歷史的瑞士品牌,如何在腕錶領域不斷創新,成為飛行、運動、賽車及高頻時計的領導者!

浪琴文物館藏對談講座臺中場海報

浪琴文物館藏對談講座臺中場海報


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分享相當精采,我先將整場講座分享的內容以浪琴發展的時間軸羅列如下,方便搭配理解逐字稿內容。
📌 浪琴發展時間軸

📍 1832 年 - 奧古斯特·阿加西(Auguste Agassiz) 在瑞士索伊米亞村創立製錶工坊。

📍 1867 年 - 歐尼斯特·法蘭西昂(Ernest Francillon) 建立浪琴錶廠(Longines Factory),品牌正式誕生。

📍 1880 年 - 註冊 Longines 品牌名稱,確保商標保護。

📍 1889 年 - 設計經典 飛翼沙漏標誌,成為最古老的國際註冊商標之一。

📍 1911 年 - 推出首款腕戴式計時碼錶(Chronograph Wristwatch),進軍飛行與運動計時領域。

📍 1913 年 - 開發專為腕錶設計的計時機芯,不再依賴懷錶機芯改裝。

📍 1932 年 - 艾美莉亞·厄哈特(Amelia Earhart) 配戴浪琴飛行錶,成為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性。

📍 1934 年 - 發明飛返計時功能(Flyback Chronograph),大幅提升飛行計時效率。

📍 1938 年 - 結合高頻計時與追針技術(Split-Second Chronograph),能同時測量兩名運動員的時間。

📍 1950 年 - 浪琴擔任 第一屆 F1 摩納哥大獎賽(Formula 1 Monaco GP) 官方計時品牌。

📍 1959 年 - 開發世界第一款高頻腕錶(High-Frequency Watch),準確度突破歷史紀錄。

📍 1961-62 年 - 浪琴腕錶獲得當時最精準時計榮譽,24 小時誤差僅 0.03 秒!

📍 1967 年 - 推出 Ultra-Chron(超級天文台錶),首款量產高頻腕錶,當時承諾每日誤差不超過 2 秒,超越現代 COSC 認證標準。

📍 1968 年 - Ultra-Chron 技術應用於潛水錶,提升防水性能與運動計時能力。

📍 1985 年 - IWC(萬國錶)才首次推出計時碼錶,而浪琴已在計時領域領先 70 年。

📍 1990 年代 - 進一步研發高頻計時技術,並應用於精密運動計時設備。

📍 2001 年 - 浪琴在台灣成立子公司,重組經銷網絡。

📍 2022 年 - Ultra-Chron 重磅回歸,搭載 10Hz 高頻擺輪、300 米防水、藍寶石鏡面,展現現代製錶技術。

📍 2024 年 - 發表鍛造碳版本 Ultra-Chron(Forged Carbon),重量僅 67 克,成為輕盈與精準兼具的高頻時計。

📍 現代計時設備 - 測量精準度達 百萬分之一秒(1/1,000,000s),應用於 F1 賽車、奧運等世界級運動賽事!


以下是我整理的講座逐字稿內容:

1. 講座開場與品牌創立歷史

浪琴(Longines)的創始歷史可以追溯到 1832 年,當時 奧古斯特·阿加西(Auguste Agassiz) 與其他製錶師在 瑞士索伊米亞(Saint-Imier) 建立了一個製錶工坊。當時的生產模式是 零件由製錶師在家中製作,然後再運送至工坊進行組裝。

到了 1852 年,他的侄子 歐尼斯特·法蘭西昂(Ernest Francillon) 接管了工坊的營運。他是一位 極具遠見的製錶師,決定將所有技藝精湛的工匠集中在 同一個屋簷下,建立了一間完整的製錶工廠,並導入 機械化生產系統,確保腕錶的高品質與精準度。

1867 年,浪琴的錶廠正式落成,選址於當地被稱為 Longines(法語意指「長長的田野」)的區域。法蘭西昂決定 將這個名字延續下來,正式創立 Longines 品牌,從 1867 年至今,錶廠始終在同一個地點持續營運,館長也特別表示他的辦公室就在當時成立的錶廠2樓。

2. 商標與品牌保護:飛翼沙漏的象徵

歐尼斯特·法蘭西昂(Ernest Francillon)不僅是製錶技術的先驅,也深具品牌保護意識。他意識到防止假冒與建立品牌識別的重要性,因此確保所有出廠的浪琴錶(Longines)都刻有序號、商品名稱 "Longines",以及品牌的飛翼沙漏標誌

1880 年瑞士保護商標的法律 推出時,法蘭西昂立即註冊了浪琴商標,並於 1889 年 向新成立的瑞士聯邦知識產權局(Swiss Fede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提交品牌名稱與標誌,確立法律地位。隨著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發展,當聯合國國際局(United International Bureaux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WIPO 的前身) 成立時,浪琴更進一步擴展商標保護範圍至全球市場。至今,浪琴仍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國際註冊商標中最古老的鐘錶品牌之一,體現了品牌對知識產權與產品品質的堅持。

那麼,為什麼浪琴的標誌是 飛翼與沙漏?這是否與飛行歷史有關?事實上,這個標誌並非因為浪琴與航空產業的關聯而設計的。浪琴早在 1880 年就註冊了這個標誌,而飛機的發明是在更晚的時期,因此兩者並無直接關聯。

這個標誌的真正含義在於:「時間飛逝」。飛翼象徵速度與流動性,而沙漏則是傳統的計時工具,兩者結合,傳達出時間如飛,稍縱即逝的概念,也蘊含著珍惜當下,把握時間的提醒。

浪琴飛翼沙漏Logo (擷取自浪琴官網)

浪琴飛翼沙漏Logo (擷取自浪琴官網)


3. 浪琴腕錶的歷史檔案與序號記錄

1867 年 起,浪琴(Longines)開始在每一枚機芯上刻印獨立的序號,並將這些資訊完整記錄在品牌的生產檔案中。這些紀錄至今仍被珍藏於浪琴博物館的檔案庫,詳細記載每一枚腕錶的誕生歷程。

這張照片正是浪琴博物館內的歷史生產記錄,其中包含數百年來所有出廠腕錶的資料。因此,如果你手上擁有一只來自祖父母的浪琴腕錶,只要提供機芯序號,就能查詢到這只錶的完整歷史,包括:

製造年份
搭載的機芯類型
錶殼款式
最初出貨的國家及經銷商

📜 如果你希望獲得腕錶的歷史文件,浪琴官方可提供兩種證明文件:
1️⃣ 檔案副本(Extract from the Archives):詳細記錄腕錶的技術規格與生產資訊。2️⃣ 官方證書(Certificate of Authenticity):由浪琴官方認證腕錶的真實性,作為收藏與交易的正式文件。

4. 浪琴在中國與台灣的歷史發展

其實,早在 1867 年,浪琴(Longines)就已經邁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根據浪琴博物館的檔案記錄,當時的一只懷錶被出售至廣東,並且在檔案文件中,可以看到記錄這筆交易的手寫文字,證明了浪琴早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紀錄。

當時,浪琴也開始在中國市場進行廣告宣傳。在這場講座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張有趣的火車廣告。這與浪琴的市場定位息息相關。

因為在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浪琴的精準計時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鐵路系統。當時,火車的運行依賴時刻表,對時間的準確性有極高要求,而浪琴的懷錶成為鐵路公司指定的標準時計工具之一。因此,品牌在當時的廣告中,強調其與鐵路系統的合作,以展現腕錶的精準度與可靠性。

而浪琴在台灣的發展
📍 1968 年:浪琴透過武祥貿易公司進入台灣市場,並透過其經銷網絡銷售腕錶。當時,浪琴的銷售據點迅速擴展,達到 250 家店面,奠定了品牌在台灣市場的基礎。
📍 2001 年:浪琴在台灣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並對經銷網絡進行重組與優化。在這次調整後,品牌將銷售據點縮減至 75 家門市,透過精簡的經銷策略提升品牌形象與銷售效率。

5. 浪琴品牌的三大核心支柱

浪琴(Longines)之所以與其他瑞士製錶品牌不同,源自於品牌堅守的三大核心支柱。這三個關鍵領域,使浪琴在製錶歷史中擁有獨特的地位,也展現了品牌的技術實力與經典美學。

1️⃣ 超過 100 年的專業計時技術
浪琴在專業計時領域擁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品牌的計時技術曾被廣泛應用於運動賽事、馬術比賽、飛行競賽等,確保精準無誤的時間測量。

2️⃣ 航空與航海儀器的領導者
浪琴不僅製作腕錶,也為專業飛行員與航海領航員設計高精度的儀器與設備。品牌與許多傳奇飛行員與探險家合作,如林白(Charles Lindbergh),共同開發航空計時器與導航錶,為航空史留下重要印記。

3️⃣ 超過 100 年的優雅腕錶設計,特別為女性打造
浪琴一直以來都是優雅腕錶的代表,尤其在女士腕錶領域擁有超過百年的製作經驗。品牌致力於打造兼具美學與技術的精緻時計,其關鍵在於開發小型精密機芯,確保在纖薄設計與卓越性能之間取得平衡。


6. 浪琴與傳奇女飛行員:先鋒者的選擇

浪琴(Longines)不僅是優雅腕錶的象徵,更是飛行史上無數傳奇人物的計時夥伴。如果我們回顧那些佩戴浪琴腕錶的先鋒者,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品牌在航空領域的影響力。

1️⃣ 艾美莉亞·厄哈特(Amelia Earhart):跨越大西洋的傳奇女飛行員
📍 1932 年艾美莉亞·厄哈特(Amelia Earhart) 成為史上第一位單獨不間斷飛行跨越大西洋的女性飛行員,從美國飛往愛爾蘭,開創了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在這場歷史性的飛行中,她佩戴的是浪琴製造的單一按鈕計時碼錶(Mono-Pusher Chronograph),這只錶搭載浪琴自家機芯,為她提供精準的計時功能。
📍 今日在講座現場,也有一位女士佩戴了與厄哈特腕錶相似的單一按鈕計時碼錶,其計時功能透過錶冠上的單一按鈕操控,展現出經典設計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2️⃣ 傑姬·柯克倫(Jackie Cochran):突破音障的女性飛行員
📍 傑姬·柯克倫(Jackie Cochran) 是一位傳奇的美國女飛行員,她在飛行速度與距離上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
📍 她不僅是第一位獲得 NASA 飛行資格的女性,更在超音速飛行領域留下了重要足跡。她是歷史上第一位突破音障的女飛行員,以超過 1000 公里/小時的飛行速度,改寫航空歷史。
📍 在她的飛行旅程中,她佩戴了一只特殊的浪琴腕錶-配備旋轉錶圈的飛行時計。
📍 這只錶的設計與一般時計不同,旋轉錶圈(Turning Bezel)需要透過額外的錶冠來操控,因此我們可以在這款腕錶上看到雙錶冠的設計,這也成為了飛行時計的經典標誌之一。

7. 浪琴與傳奇探險家與飛行員:極限挑戰中的可靠夥伴

除了航空領域的飛行員,浪琴(Longines)還陪伴了許多歷史上的偉大探險家,見證了人類探索世界的足跡。

1️⃣ 理查·博得(Richard Byrd):征服南極的探險家
📍 理查·博得(Richard Byrd) 是著名的南極探險家,他曾多次前往南極進行探險,挑戰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
📍 1939 年,在他第三次南極探險中,他佩戴了一只浪琴腕錶,這只錶具備飛返計時(Flyback Chronograph)功能,為他在極端環境下提供精準的時間測量。
📍 飛返計時(Flyback)是一項特別適合飛行與探險的功能,它允許使用者一鍵重置並立即開始新的計時,這對於極地飛行與科學測量至關重要。

2️⃣ 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打破全球飛行紀錄的億萬富翁
📍 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 是世界知名的企業家、飛行員與電影製片人,許多人可能透過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了解他的傳奇人生。
📍 這位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理論上他可以買得起任何品牌的腕錶,但在1938 年,他選擇了浪琴的計時設備來陪伴他挑戰世界紀錄。
📍 1938 年,他以 3 天 19 小時的驚人速度完成了環球飛行,創下當時的世界紀錄!
📍 在這次破紀錄的飛行中,他使用具備雙追針計時功能的計時儀器,能夠精準測量兩個不同時間的間隔,極為複雜且罕見。
📍 這台計時器現存於瑞士聖米爾(Saint-Imier)的浪琴博物館,若想親眼見證這段歷史,得親自造訪瑞士才能一睹這款珍貴的時計。

8. 浪琴的三大航空時計發明與導航應用

浪琴(Longines)在飛行領域的貢獻,不僅僅是製造高精度腕錶,更在航空時計的發展過程中,帶來了三項重要的技術發明,這些設計至今仍影響著現代飛行與潛水時計的標準。

1️⃣ 雙時區顯示(Dual Time Zone Display)

📍 這是一種能夠同時顯示兩個時區的腕錶設計,對於需要跨洲飛行的飛行員至關重要。
📍 透過額外的時針或 24 小時刻度,飛行員可以隨時掌握當地時間與母國時間,確保航行過程中的時間同步與溝通無誤。
📍 這項技術發展後,成為現今GMT 腕錶的基礎,廣泛應用於飛行錶與旅行時計中。

2️⃣ 飛返計時(Flyback Chronograph)

📍 這是一種專為飛行員設計的計時碼錶功能,允許使用者單鍵重置計時並立即開始新的計時週期
📍 在飛行中,飛行員需要頻繁測量航段時間,傳統碼錶需要手動停止、歸零、再重新啟動,而飛返計時功能讓這個過程一鍵完成,大幅提升操作效率。
📍 浪琴的飛返計時腕錶早在1930 年代就已經應用於航空領域,後來成為飛行計時碼錶的標準配置。

3️⃣ 旋轉錶圈(Turning Bezel)

📍 旋轉錶圈是許多飛行與潛水腕錶的標誌性設計,它最初的發明,並不是為了潛水,而是為了幫助飛行員進行導航。
📍 第一款具備旋轉錶圈的腕錶,來自浪琴於 1931 年 所設計的飛行錶,這個設計允許飛行員透過調整錶圈來計算航行時間與方向,以確保定位精準。
📍 旋轉錶圈的技術後來被應用到潛水錶上,潛水員可以透過旋轉錶圈標記下水時間,並與氧氣瓶的剩餘時間進行比對,以確保安全返回水面。
📍 現代所有潛水錶的旋轉錶圈標準,都可以追溯到浪琴 1931 年的設計,這是飛行技術對潛水鐘錶發展的影響之一。

9. 橫跨太平洋的傳奇飛行與浪琴的航空時計

在航空歷史上,橫跨太平洋的飛行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壯舉,而兩位傳奇飛行員 Clyde Pangborn(克萊德·潘博恩)Hugh Herndon(休·赫恩登) 正是第一批完成這項挑戰的人。

Clyde Pangborn & Hugh Herndon (截取自浪琴官網)

Clyde Pangborn & Hugh Herndon (截取自浪琴官網)

這趟飛行並非易事——他們從 日本東京附近 出發,直飛美國 西雅圖,全程 5,500 英里(約 8,850 公里),並且在41 小時內不間斷飛行,挑戰極限。然而,這場探險能夠成功,除了飛機本身,精準的時間管理與導航設備 也至關重要。

⏳ 飛行計時的關鍵工具:浪琴雙時區駕駛艙時鐘

在這次飛行中,他們使用了一款特別設計的 浪琴駕駛艙時鐘(Longines Cockpit Clock),與一般的時計大不相同:

📍 24 小時顯示:傳統腕錶通常顯示 12 小時制,而這款時鐘採用 24 小時刻度,讓飛行員能夠精準判讀時間,避免混淆。

📍 雙時區設計
✅擁有 兩組指針,可以同時顯示兩個時區的時間。
✅外圈 24 小時刻度 對應 深藍色長針。
✅內圈 12 小時刻度 對應 金色短針。

📍 輕量化鋁製錶殼:這款時計錶殼由鋁合金製成,極為輕盈,符合飛行環境下減輕重量的需求。

這些設計確保飛行員能夠在長途飛行中隨時掌握當地與目的地時間,提升導航與決策的準確性。

當時飛行時配置的駕駛艙時鐘(截至浪琴官網)

當時飛行時配置的駕駛艙時鐘(截至浪琴官網)

這款浪琴製造的駕駛艙時鐘,對當時的飛行員來說,是精準導航的關鍵設備。
在 1930 年代的飛行環境中,飛行員沒有 GPS,也沒有現代電子設備,他們需要依靠精確的時計、日間的太陽與夜晚的星象來計算方位。
這些計時設備不僅幫助飛行員掌握當地時間,也能確保他們在長時間飛行中準確計算航行進度,避免迷航與燃油耗盡的風險。


10. 浪琴的雙時區腕錶與世界標準時間的演進


1️⃣ 來自君士坦丁堡的靈感:早期的雙時區設計
📍 前面提到Clyde Pangborn和 Hugh Herndon飛行所配置的時鐘,靈感就來自這次展示的懷錶,最初是為了君士坦丁堡(今日的伊斯坦堡)而設計的。這款懷錶今天也被帶來台灣,展示於現場的玻璃櫃內,供大家近距離欣賞。
📍 懷錶的特殊設計

  • 雙時區顯示:這款懷錶可以同時顯示西方時間與土耳其時間,提供使用者更精確的時間參考。
  • 雙時針與雙分針設計
    • 外圈 24 小時刻度:深藍色長指針對應外圈的時間。
    • 內圈 12 小時刻度:金色短指針對應內圈的時間。
  • 這種設計,讓使用者能夠清楚地在同一個錶盤上同時讀取兩個時區的時間,這項創新技術後來也被應用於飛行時計與全球時間顯示系統。
1908浪琴土耳其雙時區懷錶

1908浪琴土耳其雙時區懷錶


2️⃣ 浪琴與世界標準時間(GMT / UTC)的建立

📍 1911年,浪琴正式申請雙時區腕錶的專利,這成為現代 GMT 腕錶的前身。
📍 1925年,浪琴製作了一款擁有額外時針的腕錶,可以顯示 Z 時間(Zulu Time /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GMT),這是國際時間標準的基礎。
📍 這款腕錶的特殊標誌

  • Z 旗標(Zulu Time 標誌):錶盤上有一個代表 Z 時間(即 GMT 時間)的標誌,象徵該時間為全球時間參考標準。
  • 紅色區域標記(Radio Silence Period)
    • 在 15 分到 18 分 及 45 分到 48 分 的區域標有紅色標記,這是為了**海上無線電靜默時間(Radio Silence Time)**而設計。
    • 這段時間內,船隻的無線電只能用於發送緊急求救信號(SOS),以避免通訊干擾。
1925 Zulu Time

1925 Zulu Time


11. 浪琴的現代世界時區腕錶與飛返計時技術

1️⃣ 先行者系列(Spirit Zulu Time):多元選擇與高規格認證

📍 浪琴的世界時區腕錶 在這次展覽中展示了多種材質與規格,提供不同的選擇。

📍 材質選擇

  • 不鏽鋼(Stainless Steel)
  • 鈦金屬(Titanium)
  • 部分款式含 200 微米金層(Gold Cap 200 Microns) 📍 精準度與認證:
  • 所有款式皆為瑞士天文台認證(COSC Certified Chronometer),確保極高精準度。
  • 採用單晶矽(Silicon)擺輪游絲,提供更優異的抗磁與耐久性,使腕錶能夠長時間保持高穩定性。

2️⃣ 單晶矽擺輪游絲技術的發展
📍 單晶矽擺輪游絲的開發由三大鐘錶品牌資助,包括:

  • 勞力士(Rolex)
  •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 Swatch Group(包含浪琴在內的品牌)
    📍 專利與市場影響
  • 這項技術曾受到專利保護,因此其他品牌無法使用。
  • 即使專利到期,製造單晶矽擺輪游絲仍極為困難,導致許多品牌即使可使用,也難以生產。

📍 腕錶防水性能

  • 這些腕錶具備 100 米防水性能,適合日常佩戴與基本的防水需求。
  • 兩種尺寸選擇:
    • 39 毫米
    • 42 毫米

這些特點使 先行者 Zulu Time 系列 成為結合經典與現代科技的完美之作。

3️⃣ 浪琴的飛返計時技術(Flyback Chronograph)

📍 浪琴在 1911 年 便開始製造具備飛返計時功能的腕錶,這項技術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

📍 設計特色

  • 單一按鈕計時(Mono-Pusher Chronograph)
  • 計時按鈕與錶冠整合,簡化操作,提高耐用性。
  • 具備 30 分鐘計時盤,適合飛行員進行短時間測量。
  • 採用 導柱輪(Column Wheel)機構,提供更順暢的計時操作體驗,該技術至今仍在高級計時碼錶中使用。

4️⃣ 浪琴計時碼錶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

📍 俄羅斯軍方曾大量採購浪琴計時碼錶,特別是在 20 世紀初。

📍 軍用計時錶特色

  • 這些計時碼錶尺寸較大,因為當時使用懷錶機芯來製造。
  • 在展示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位俄羅斯軍官佩戴著浪琴計時碼錶,這顯示出該品牌在軍事應用中的重要性。
  • 許多這類計時碼錶後來也影響了俄羅斯鐘錶產業,成為飛行與軍事錶款的重要參考設計。

12. 浪琴的飛返計時技術與現代航空探索

浪琴(Longines)不僅是飛行時計的先驅,其飛返計時(Flyback Chronograph)技術更是在航空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至今仍不斷創新,推動現代航空探索的發展。

1️⃣ 早於對手 70 年的計時碼錶發展

📍 1911 年,浪琴已經推出腕戴式計時碼錶,成為最早製造飛行計時碼錶的品牌之一。

📍 IWC(萬國錶)相比之下較晚進入市場

  • IWC 雖然以精密製錶聞名,但其第一款腕戴式計時碼錶遲至 1985 年才推出,整整比浪琴晚了 70 年

📍 1913 年,浪琴推出第一款專為腕錶設計的計時機芯:

  • 早期計時碼錶大多使用懷錶機芯改裝而成,尺寸較大,並不適合日常佩戴。
  • 1913 年,浪琴專為腕錶開發緊湊型計時機芯,成為航空計時錶的一大突破。

2️⃣ 1934 年:飛返計時(Flyback Chronograph)的誕生

📍 飛返計時功能的優勢

  • 在飛行中,飛行員需要頻繁計算航段時間,例如通過河流或鐵道等地理標記時,需要重新計時。
  • 傳統計時碼錶需要 3 個步驟:停止計時 ➝ 重設指針 ➝ 重新啟動。
  • 飛返計時技術則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即可瞬間重設並重新開始計時,大幅提高操作便利性。

📍 當時浪琴擁有飛返計時專利 20 年,因此在 20 世紀前期,浪琴是唯一能生產飛返計時碼錶的品牌。

📍 最具代表性的機芯之一是 Caliber 13ZN,這款飛返計時碼錶的市場價值極高,

  • 部分款式採用防水蘑菇型按鈕設計,也是浪琴的專利之一。
  • 今日市場上,這類腕錶價格可高達 10 萬美元(約 300 萬台幣)

3️⃣ 浪琴現代飛返計時碼錶:Spirit Flyback Chronograph

📍 浪琴將飛返計時功能帶回現代市場,推出 Spirit Flyback Chronograph,結合兩大經典技術:

  • 飛返計時(Flyback Chronograph)
  • 陶瓷旋轉錶圈(Ceramic Bezel)

📍 規格與特色:

  • 多種顏色款式可選
  • 兩種錶殼材質:
    • 不鏽鋼
    • 鈦金屬
  • COSC 天文台認證(Chronometer Certified)
  • 單晶矽擺輪游絲,確保高精準度與抗磁性能
  • 86 小時動力儲存,提供穩定續航力

📍 這款腕錶將浪琴在航空領域的技術發展帶入現代市場,讓飛行計時碼錶不僅僅是收藏品,更是日常佩戴的實用時計。

4️⃣ 浪琴支持現代航空探索

📍 浪琴不僅致力於紀念歷史先驅,也積極支持現代航空探險家。

📍 其中一位受浪琴支持的現代先行者是 拉斐爾·多明尼(Raphaël Domjan):

  • 打造純太陽能動力飛機,不依賴燃油,探索更環保的飛行方式。
  • 2023 年,他成功飛行至 9000 公尺高空,並計畫在 2024 年挑戰 20000 公尺高度。

📍 另一位探險家則是 Fanny Chollet:

  • 成為第一位從太陽能飛機上跳傘的飛行員,穿著翼裝(Wingsuit) 進行飛行跳躍,挑戰極限運動。

📍 拉斐爾的願景:

  • 突破過去人類未曾挑戰的領域,探索未來的飛行方式。
  • 夢想能夠進入平流層,僅靠太陽能飛行,並希望透過浪琴的支持,將這項技術推向航空史的新篇章。

13. 浪琴的專業計時發展:從賽馬到一級方程式賽車

浪琴(Longines)擁有超過 100 年的專業計時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新技術,並應用於各種運動賽事,包括賽馬、自行車賽、滑雪、賽車、馬術等。以下是浪琴在計時領域的重要發展歷程:

1️⃣ 1878 年:首款計時懷錶

📍 浪琴在 1878 年 開發了第一款 計時懷錶(Chronograph Pocket Watch),並迅速被應用於 賽馬計時,成為運動計時的先驅。

2️⃣ 1910 年:測量到十分之一秒的專利

📍 1910 年,浪琴研發出能測量十分之一秒的計時懷錶,並獲得專利。

📍 這款懷錶的特殊設計:

  • 秒針轉速加快一倍,完整旋轉一圈只需 30 秒,而非傳統的 60 秒,使其能夠測量更精確的時間。
  • 高頻機芯設計,確保計時的精準度。

3️⃣ 1916 年:測量百分之一秒的計時裝置

📍 在 1916 年,浪琴將計時精度提升到新高度:

  • 將振頻提高 10 倍,使其能夠測量百分之一秒(1/100s),在當時是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4️⃣ 1938 年:結合高頻計時與追針功能

📍 1938 年,浪琴進一步創新,將高頻計時與追針(Split-Second)功能結合,這使得同時測量兩名運動員成為可能。

📍 追針功能(Split-Second Chronograph) 的作用:

  • 讓計時器可以同時記錄兩名運動員的時間,即便他們在比賽結束時幾乎並駕齊驅,也能精確區分勝負。

5️⃣ 1945 年:機械計時與光學計時裝置的結合

📍 在 1945 年,浪琴開發出一種結合機械計時碼錶與光學計時裝置的系統,這使計時的啟動與停止變得更加精確,並減少人為誤差。

6️⃣ 1949 年:電子計時時代的開始

📍 1949 年,浪琴首次使用石英振盪器(Quartz Oscillator)進行計時,這代表電子計時時代的來臨。

📍 這款設備透過電流驅動機芯,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使其更適用於高速運動競賽。

7️⃣ 1953 年:可攜式石英計時器

📍 1953 年,浪琴將原本大型的石英振盪器縮小為可攜式裝置,使其能夠更靈活地應用於不同類型的競賽。

📍 影響:

  • 這種設計讓計時設備可以更方便地帶往各種賽事現場,如田徑賽、游泳賽等。

8️⃣ 1950 年代:高速攝影技術與計時的結合

📍 浪琴將石英計時器與高速攝影機結合,解決了傳統肉眼難以判斷終點先後的問題。

📍 一秒拍攝 100 張照片(100fps),確保比賽結果的公平性,尤其適用於:

  • 短跑比賽
  • 自行車比賽
  • 競速滑冰
  • 賽車

📍 畫面可顯示:

  • 小時、分鐘、秒,甚至精確到 1/100 秒,使判定結果更加客觀。

9️⃣ 參與全球運動賽事的計時

📍 浪琴負責全球各種運動賽事的計時,包括:

  • 自行車比賽(如環法自行車賽)
  • 賽車(如一級方程式 F1)
  • 滑雪競速
  • 馬術障礙賽
  • 田徑賽
  • 拉力賽

📍 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1):

  • 今年是一級方程式賽車的 75 週年,而浪琴早在 1950 年,便已負責 F1 比賽的官方計時。
  • 浪琴曾為世界各地的一級方程式賽車提供計時,包括摩納哥站、荷蘭站、比利時站等。

📍 拉力賽(Rally Racing):

  • 浪琴從 1940 年代至 1980 年代,為國際拉力賽提供計時。
  • 照片中顯示 1961 年希臘雅典舉辦的拉力賽,浪琴擔任官方計時團隊。

🔟 浪琴的高頻計時技術

📍 在計時設備的研發過程中,浪琴的工程師學習並掌握了高頻機芯技術,進一步應用於:

  • 運動計時
  • 高精度時計(如 Ultra-High Frequency Watches)
  • 現代計時碼錶

📍 透過開發高頻計時設備,浪琴提升了整體計時精準度,這項技術至今仍應用於旗下高端時計系列。

14. 浪琴的高頻時計技術與現代精準計時

浪琴(Longines)在高頻時計技術(High-Frequency Watchmaking)的發展歷程中,不斷突破精準計時的極限,並成功應用於運動賽事、潛水時計與現代高端腕錶。以下是浪琴在這一領域的重要成就:

1️⃣ 1959 年:首次使用高頻機芯參與競賽

📍 浪琴在 1959 年 開發出第一款高頻機芯(High-Frequency Movement),並以此參加當時的天文台計時大賽(Observatory Trials)。

📍 這款腕錶全球限量 200 支,是浪琴高精度腕錶的先驅。

📍 1961 年 & 1962 年測試結果:

  • 這款錶在兩次比賽中皆獲得最精準時計的榮譽。
  • 誤差僅 0.03 秒 / 24 小時,遠超當時其他競爭對手的精準度。

📍 影響:

  • 這款時計成為 1967 年 Ultra-Chron(超級天文台錶)的開發基礎,奠定了浪琴高頻機芯的發展方向。

2️⃣ 1967 年:Ultra-Chron 超級天文台錶的誕生

📍 Ultra-Chron 是浪琴首款商業量產的高頻腕錶,專為市場需求開發。

📍 1968 年,浪琴基於 Ultra-Chron 機芯設計了一款潛水腕錶(Diver’s Execution),進一步拓展高頻計時的應用。

📍 精準度廣告承諾:

  • 浪琴在當時的廣告中承諾:
    • 這款錶的誤差為「每月僅 1 分鐘」(即每天 2 秒誤差)
  • 若消費者發現精度未達標準,可回店免費調整,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品牌保證。

📍 天文台錶(Chronometer)標準:

  • 現今 COSC 認證的天文台錶(Chronometer)誤差容忍範圍為 -4 秒至 +6 秒 / 天。
  • 而 50 年前的 Ultra-Chron 已達到每天僅 2 秒誤差,超越當時標準,這就是「Ultra-Chron(超級天文台)」名稱的由來。

3️⃣ 2022 年:Ultra-Chron 高頻腕錶回歸

📍 2022 年,浪琴重新推出 Ultra-Chron 系列,帶回高頻時計技術:

  • 高頻擺輪(10 Hz),確保精準計時。
  • 300 米防水(Diver’s Watch Standard),適合水下活動。
  • 藍寶石鏡面(Scratch-Resistant Sapphire Crystal),提高耐刮耐磨性能。

📍 2024 年:Ultra-Chron 鍛造碳版本

  • 浪琴最新 Ultra-Chron 使用鍛造碳(Forged Carbon)材質製造錶殼,使腕錶更加輕盈耐用。
  • 透過**短碳纖維(Short Carbon Fibers)**壓製成型,確保每只腕錶都有獨特紋理。
  • 整體重量僅 67 克,極度輕盈且舒適。

📍 超高標準測試:

  • 每支 Ultra-Chron 錶款均經過 日內瓦 TIMELAB 檢測機構 進行測試。
  • 測試涵蓋:
    • 6 個不同方向擺放
    • 3 種不同溫度條件
    • 長達 15 天的精準度測試
  • 測試結果顯示,這款腕錶的日誤差低於 0.62 秒,再次刷新高頻時計的標準。

4️⃣ 現代計時技術:百萬分之一秒精準度

📍 浪琴今日的計時設備已發展至測量精度達百萬分之一秒(1/1,000,000s),適用於各類國際運動賽事。

📍 例如:2022 年大英國協運動會(Commonwealth Games),浪琴的計時設備能夠測量自行車選手僅 0.008 秒的差距,確保比賽公平性。

5️⃣ 參與現代滑雪計時 & 新款 Conquest 計時碼錶

📍 浪琴長期贊助並負責滑雪運動的計時工作,許多世界級滑雪賽事均使用浪琴計時設備。

📍 影片中展示了美國滑雪女將 Mikaela Shiffrin,她是浪琴品牌大使,佩戴的是Conquest Chronograph(征服者計時碼錶)。

6️⃣ 總結:浪琴如何定義高頻時計標準

🔹 1959 年,浪琴率先推出高頻時計,並於 1961-62 年獲得世界最精準時計的榮譽。

🔹 1967 年,推出 Ultra-Chron,並在 1968 年應用於潛水錶,精準度達到每天 2 秒誤差,超越現今 COSC 標準。

🔹 2022 年,Ultra-Chron 系列回歸,並達到 300 米防水等級,成為專業運動時計的代表作。

🔹 2024 年,Ultra-Chron 鍛造碳版本 推出,以輕盈與高科技材料進一步提升時計性能。

🔹 現代計時設備可測量精度達百萬分之一秒(1/1,000,000s),確保世界級競技賽事的公平性。

🎤 結語:時間的見證者

從 飛行員、賽車手到運動員,浪琴陪伴無數探險家記錄歷史,見證人類超越極限的每一刻。這場講座不僅僅是一場鐘錶分享,更是一場穿越時間的旅程。透過浪琴的腕錶,我們看見了歷史,也看見了未來,以上就是這場講座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錶咖咖的沙龍
7會員
12內容數
錶咖咖,喜歡手錶和咖啡但不精通,純粹是個業餘愛好者。英文是「Watch Coffee Buff」。這裡分享的都是我的隨想,沒有特定目的,只是寫寫生活中的點滴。
錶咖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2
老爸Rolex 16018的身份揭秘 前一篇【初次相遇的經典傳承-Rolex Datejust Ref. 16013】提到家裡工廠賺了些錢後,我爸又買了一支錶,就是這篇要提到的Rolex Datejust 16018。跟我相反,我爸奉行one watch原則,從我有記憶以來不管任何場合、穿著他一直
Thumbnail
2024/11/12
老爸Rolex 16018的身份揭秘 前一篇【初次相遇的經典傳承-Rolex Datejust Ref. 16013】提到家裡工廠賺了些錢後,我爸又買了一支錶,就是這篇要提到的Rolex Datejust 16018。跟我相反,我爸奉行one watch原則,從我有記憶以來不管任何場合、穿著他一直
Thumbnail
2024/10/30
如果不算上學生時期為了應付考試而買的手錶,我第一支以及啟蒙手錶應該就是Rolex datejust 16013,2013年在當研發替代役的時候(大概25歲),有次放假回彰化我爸從他的辦公室拿出來,說要這支錶剛送去整理完,我也開始工作了,以後這支錶就送給我戴。
Thumbnail
2024/10/30
如果不算上學生時期為了應付考試而買的手錶,我第一支以及啟蒙手錶應該就是Rolex datejust 16013,2013年在當研發替代役的時候(大概25歲),有次放假回彰化我爸從他的辦公室拿出來,說要這支錶剛送去整理完,我也開始工作了,以後這支錶就送給我戴。
Thumbnail
2024/10/24
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像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LLM)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輔助工具。然而,隨著這些技術的普及,對於它們的誤解也層出不窮,這使得一些使用者對這些工具的期待與實際效果脫節,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兩個實際案例,藉此分享一下一般常見的誤解。
Thumbnail
2024/10/24
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像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LLM)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輔助工具。然而,隨著這些技術的普及,對於它們的誤解也層出不窮,這使得一些使用者對這些工具的期待與實際效果脫節,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兩個實際案例,藉此分享一下一般常見的誤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女裝錶的款式五花八門,有幾個品牌便巧妙地將藝術畫作融入鐘錶創作,以下筆者為女生們精選了數款別具特色的藝術錶款,一起來看看哪款女裝錶推介最合你心意吧!
Thumbnail
女裝錶的款式五花八門,有幾個品牌便巧妙地將藝術畫作融入鐘錶創作,以下筆者為女生們精選了數款別具特色的藝術錶款,一起來看看哪款女裝錶推介最合你心意吧!
Thumbnail
曾經得到過一只還算是豪華的錶,但生活裡配戴它的機會其實不多。磕磕碰碰,怕把錶傷到,罣礙很多。
Thumbnail
曾經得到過一只還算是豪華的錶,但生活裡配戴它的機會其實不多。磕磕碰碰,怕把錶傷到,罣礙很多。
Thumbnail
周大福珠寶贊助「巴黎 100 」活動閃耀國際舞台 向世界弘揚95載中國工藝傳承   【中國香港,2024 年 4 月 20 日】周大福珠寶集團(「周大福珠寶」,「集團」或「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929)作為以近百年的信譽及創新精神為基礎的行業領先中國珠寶商,欣然宣佈贊助享負盛名的「
Thumbnail
周大福珠寶贊助「巴黎 100 」活動閃耀國際舞台 向世界弘揚95載中國工藝傳承   【中國香港,2024 年 4 月 20 日】周大福珠寶集團(「周大福珠寶」,「集團」或「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929)作為以近百年的信譽及創新精神為基礎的行業領先中國珠寶商,欣然宣佈贊助享負盛名的「
Thumbnail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於2023年開始展開「Masterpiece on the Wrist」,旨在保存和傳承知識和專業工藝的合作;計劃讓江詩丹頓的顧客可以訂製一枚獨一無二的Les Cabinotiers腕錶。   由製鐘大師以
Thumbnail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於2023年開始展開「Masterpiece on the Wrist」,旨在保存和傳承知識和專業工藝的合作;計劃讓江詩丹頓的顧客可以訂製一枚獨一無二的Les Cabinotiers腕錶。   由製鐘大師以
Thumbnail
手錶作為身份的象徵,如今仍是人們取得自豪感的方式之一。無論是傳統的機械錶還是數位手錶,都能帶給人們自豪感。此外,外觀設計也成為截取自豪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錶面和複雜的設計成為時尚潮流。有些事物能夠帶動潮流,例如Casio F-91W就是因為一張照片而席捲了數月的風潮。
Thumbnail
手錶作為身份的象徵,如今仍是人們取得自豪感的方式之一。無論是傳統的機械錶還是數位手錶,都能帶給人們自豪感。此外,外觀設計也成為截取自豪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錶面和複雜的設計成為時尚潮流。有些事物能夠帶動潮流,例如Casio F-91W就是因為一張照片而席捲了數月的風潮。
Thumbnail
高端腕錶品牌【Panerai沛納海】的轉型之路! 小錶徑設計、鏤空面盤! 沛納海CEO、行銷長、大西門鐘錶Sam,以及TJ2 Lighting co-founder Jason的熱門觀點! 歡迎喜愛沛納海的錶友分享討論以及交流!
Thumbnail
高端腕錶品牌【Panerai沛納海】的轉型之路! 小錶徑設計、鏤空面盤! 沛納海CEO、行銷長、大西門鐘錶Sam,以及TJ2 Lighting co-founder Jason的熱門觀點! 歡迎喜愛沛納海的錶友分享討論以及交流!
Thumbnail
手錶不僅是時間的見證者,更是一種獨特的精品,代表著品味和風格或是具有紀念性的物品。當您面臨財務需求,而手上恰巧有價值不凡的手錶時,您可能會考慮將其典當,讓這件物品為您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專業一心當舖承辦。「擁有價值手錶?充分利用手錶典當為您帶來現金流」,這篇文章將為您探討手錶典當的種種優勢和操作技巧。
Thumbnail
手錶不僅是時間的見證者,更是一種獨特的精品,代表著品味和風格或是具有紀念性的物品。當您面臨財務需求,而手上恰巧有價值不凡的手錶時,您可能會考慮將其典當,讓這件物品為您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專業一心當舖承辦。「擁有價值手錶?充分利用手錶典當為您帶來現金流」,這篇文章將為您探討手錶典當的種種優勢和操作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