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選擇存股來打造被動收入?
存股是一種 低風險、穩健累積財富 的方式,透過 長期投資高股息股票或 ETF,我們可以建立穩定的現金流,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你的目標是 每月 15,000 元的被動收入,那麼一年需要的股息是:📌 15,000 × 12 = 180,000 元(一年股息)
假設我們選擇的投資標的 平均殖利率為 5%,那麼需要的本金為:
📌 180,000 ÷ 5% = 3,600,000 元(約 360 萬)
這表示,只要存股資產達到 360 萬,就能穩定產生 15,000 元/月的被動收入。
那麼,要如何規劃存股計畫,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成這個目標呢?
📌 三步驟打造 15,000 元/月的存股計畫
🟢 1. 選擇適合的存股標的
成功的存股策略,關鍵在於選擇 穩定配息且能長期增值的標的,建議分散投資於以下三種類型:
✅ 高股息 ETF(分散風險,穩定領息)

📌 ETF 適合存股新手,分散投資風險,避免個股暴雷的風險。
✅ 穩定配息的金融股(獲利穩定,股息穩定)

📌 金融股的優勢是配息穩定,股價波動較小,適合長期存股。
✅ 高殖利率的產業龍頭股(成長 + 配息)

📌 這些標的除了股息收益,股價也具備長期增值潛力。
🟡 2. 設定存股計畫(累積 360 萬資產)
✅ 方法 1:每月存股 20,000 元(10~12 年內達標)
如果 每月投入 20,000 元,選擇 平均年報酬率 8% 的標的,透過 股息再投入,約 10~12 年 就能累積 360 萬。
📌 複利成長的影響:
- 第 5 年:約 120 萬(股息約 5,000 元/月)
- 第 10 年:約 280 萬(股息約 12,000 元/月)
- 第 12 年:約 360 萬(股息達 15,000 元/月)
✅ 方法 2:提高投入金額,加快達標時間
如果你希望 8 年內達標,那麼:
- 每月存 30,000 元,大約 8 年 達成目標。
- 每月存 40,000 元,約 6~7 年 達標。
📌 存越多,越早達成財務自由!
🟠 3. 善用股息再投入,最大化效益
「股息再投入」是加速累積資產的關鍵,如果領到股息後直接花掉,成長速度會變慢。但如果 將股息 100% 再投入,每年資產能增長 20~30 萬,更快達成目標!
✅ 實戰模擬:股息再投入 vs. 不再投入
- 不再投入:達到 360 萬後,每年只領 18 萬,成長速度變慢。
- 股息再投入:資產滾動更快,可能 10 年內就達 450 萬,股息收益更高。
📌 當你達到 360 萬後,每年仍可繼續投資,讓股息變成 18,000、20,000,甚至更多!
📌 存股的風險與應對方式
雖然存股是長期穩健的策略,但仍有風險,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高殖利率陷阱」:某些公司股息高,但業績下滑,最終可能無法穩定配息。建議選擇 10 年以上穩定發放股息的企業。
2️⃣ 適度分散標的:不要單押單一產業(如只存金融股),建議持有 3~5 檔不同產業的股票。
3️⃣ 關注企業體質:選擇獲利穩定、現金流良好的企業,避免踩到業績衰退的股票。
4️⃣ 遇股市下跌時,持續投入:長期來看,股市波動是正常的,不要因為短期下跌就停止投資,反而應該逢低加碼。
📌 結論:開始行動,讓被動收入變成現實!
透過存股,你不需要 每天盯盤、頻繁買賣,只要 穩定投入,堅持 8~12 年,就能讓股息變成 穩定的 15,000 元被動收入,真正達成 財務自由!
📌 行動建議:
1️⃣ 選擇 3~5 檔適合存股的標的(ETF、金融股、龍頭股)
2️⃣ 每月穩定投入資金,設定自動存股計畫
3️⃣ 領到股息後,不要花掉,繼續再投入
4️⃣ 持續學習投資知識,關注企業財報,確保標的穩健
只要開始行動,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