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投資:可行性與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這回事,真的不能只想著安全牌,適當的槓桿操作反而可以讓你的資產更有效率地增長。但前提是,槓桿要從小額開始練習,建立肌肉記憶,這樣才能在市場劇烈震盪時不會因為害怕而做錯決策。

大仁的觀點很清楚,槓桿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而是一種需要練習的技巧。他分享的經驗裡,強調槓桿 ETF 不是無腦買,因為漲跌是非對稱的,跌 12% 需要漲回 13% 才能回本,槓桿倍數越高,回本難度就越大。因此,槓桿不是開越大越好,而是要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也就是說,投資策略應該要能讓自己在市場噴漲時手中也有部位,不會因錯過而搥心肝,下跌時依然也能保持穩定的心態準備低接。

這就牽涉到資金控管與心態建設。市場跌時要有資金能逢低買進,但如果平時沒有槓桿習慣,所有現金都歐印在原型ETF,一遇到回檔,資金早就用光了,哪來的錢加碼?所以槓桿的思維是,讓自己在 100% 曝險後,還能透過調整配置來靈活運用資金。例如,大仁會在市場大跌時,把原型 ETF 轉成槓桿 ETF,增加曝險,這樣就能更有效地運用資金面對所有市場波動。

不過,槓桿不是只有 ETF 這條路,借貸投資也是一個選擇。只是借貸投資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投資不如預期、心態崩壞,以及現金流中斷。有人用信貸投資賺到大錢,但也有人因此破產。所以,借貸投資要考慮兩件事:第一,你是否能承受借來的錢,投入股市後繼續下跌,還得還錢?第二,你是否有完善的規劃來應對最壞的情況,你想好怎麼每月準時還款。如果只要借來的錢,就會讓你壓力爆棚,那還是別碰比較好。

信貸與股票質押的差異,也是不少人忽略的細節。信貸每月要還本息,現金流壓力較大,但股票質押只需繳利息,資金運用較靈活,但要注意維持率,否則可能被強制平倉。簡單來說,如果沒有穩定收入來源,信貸投資的壓力會,會比股票質押來的大。

那麼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開始借貸投資?其實這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靈活運用的問題。如果對風險一無所知,沒有投資經驗,一開始就借錢歐印,基本上就是找死。但如果是有計畫的借貸,像是小額借貸配合槓桿 ETF 投資,那就是另一回事。例如,每個月定期定額 0050 的人,可以拿 10% 的資金來買 0050 正二,體驗槓桿的波動,慢慢熟悉槓桿的特性。

總結來說,槓桿和借貸投資都是工具,關鍵在於你是否會用,而不是該不該用。槓桿需要練習,借貸需要規劃,年輕人並不是不能嘗試,而是要從小額開始,確保自己能掌握這些工具,才能真正利用槓桿創造財富,而不是讓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re老闆ing-鶯歌懶倫
0會員
48內容數
我懶的寫
2025/04/15
面對股市震盪,許多投資人觀望猶豫。本文提供逆勢佈局策略,建議投資人在充分評估風險及自身資源後,設定進場點位分批買進,而非追高殺低。歷史經驗顯示,股災往往是絕佳的買點。投資人應保持平穩心態,把握下跌機會,長期持有,才能在股市中獲利。
Thumbnail
2025/04/15
面對股市震盪,許多投資人觀望猶豫。本文提供逆勢佈局策略,建議投資人在充分評估風險及自身資源後,設定進場點位分批買進,而非追高殺低。歷史經驗顯示,股災往往是絕佳的買點。投資人應保持平穩心態,把握下跌機會,長期持有,才能在股市中獲利。
Thumbnail
2025/04/14
經歷上週臺股劇烈震盪,作者分享其投資心情與操作策略,強調在市場大跌時保持冷靜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透過情緒管理、財務盤點以及長期投資策略來應對風險,最終成功把握低點加碼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14
經歷上週臺股劇烈震盪,作者分享其投資心情與操作策略,強調在市場大跌時保持冷靜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透過情緒管理、財務盤點以及長期投資策略來應對風險,最終成功把握低點加碼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28
我覺得很適合我自己的 #投資組合策略 #資產配置 #退休規劃。
Thumbnail
2025/03/28
我覺得很適合我自己的 #投資組合策略 #資產配置 #退休規劃。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