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排笛,結果是文化中心- 淺草觀光文化中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位於日本日本東京都台東區雷門二丁目的一處旅遊信息諮詢中心,2012年4月開業,由隈研吾建設都市設計事務所設計。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外形是豎直堆疊的平房,它的外觀是由許多的木棍所圍起來的建築, 每一層都有裝不燃人造杉木板製成的外遮陽百葉。設計師維延吾說,提供建築使用的土地不夠寬敞,沒有將它設計為細長的鉛筆樓,而是採用平方堆疊的設計,以適應周邊的環境。淺草文化觀光中心 以鋼筋混泥土為結構,但大量使用木材和玻璃 ,所以通風良好,視野開闊 ,充分利用自然光來反射建築物。在白天的時候會看到建築物的玻璃的反射 夜晚看到的建築物的玻璃成橘黃色 白天看到的建築物的玻璃則是成藍色。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一層設有日語、英語、韓語、漢語的旅遊諮詢台及錢幣兌換店。二層設有旅遊信息角。六層設有階梯的多功能空間,可與七層的展示空間一起用於舉辦活動。頂層為免費開放的觀景台。

起初淺草文化觀光中心的設計高度是41.25米。淺草寺和當地商店認為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建築過高、與周邊建築不協調,提出反對意見。最終,建築高度削減約2米,改為38.9米。

第一眼看到淺草文化觀光中心的時候,覺得這很像一座音樂廳,因為它的外觀真的長得很像排笛。它的建築很有文藝氣息,那一根一根的木板,薄薄的一片一片的豎立在每一層玻璃的表面上,從正面看,參差不齊、沒有規律,但卻是亂中有序,在留白出來的玻璃上,黃昏時太陽的反射也能讓我們看到其他建築物印在上面,有著不一樣的視覺美景,光是看照片就讓人蠢蠢欲動,有機會我不僅要去看看,更要進到建築物裡的最頂層,眺望東京淺草的夜晚之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一戊17劉翊慈(劉翊慈)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外形是豎直堆疊的平房 它的外觀是由許多的木棍所圍起來的建築 每一層都有裝不燃人造杉木板製成的外遮陽百葉。
Thumbnail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外形是豎直堆疊的平房 它的外觀是由許多的木棍所圍起來的建築 每一層都有裝不燃人造杉木板製成的外遮陽百葉。
Thumbnail
位於東京的淺草寺,不僅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也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 在這次的淺草之旅中,我們不僅欣賞了淺草寺的古老建築,還品嘗了多種美味的特色點心和料理,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位於東京的淺草寺,不僅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也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 在這次的淺草之旅中,我們不僅欣賞了淺草寺的古老建築,還品嘗了多種美味的特色點心和料理,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Thumbnail
新竹縣「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裡的主建築為兩座圓樓和兩幢拱形紅磚街屋,裡頭有著許多客家文化的佈置。園區裡不定期的舉辦市集活動,提供街頭藝人與藝文創作者一個展演的空間與舞台。戶外廣場擺設各式各樣裝置藝術可供遊客拍照,還有舊時踏水車、手壓式汲水泵浦等設備能讓親子共同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