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若米
攝影/黃英程
位於新竹舊城區的「建國公園」鄰近城隍關商圈,因公園形狀為三角形,而被在地人暱稱為「三角公園」。白天,這裡人聲鼎沸,許多銀髮族在此談天說地,擺起棋盤捉對廝殺,好不熱開。建國公園的正對面便是「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其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已在新竹佇立了一百年,這裡不僅是北臺灣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見證都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棟建築,該歷史建築因修復工程而暫時閉館,2022年十月底終給卸下圍起超三年之久的綠色鐵皮,新竹公會堂帶著嶄新的面貌與豐富的藝文展演活動再次與市民們相見,重新走入大家的生活。
百年文化基地:新竹公會堂的前世今生
台灣的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公民文化的產物,主要作為公眾集會及社會教育場所,也是當時都市近代化的象徵之一。新竹在當時是北台灣的重要城市,於是1921年,在新竹官民俱樂部的推動下,新竹公會堂正式創設。公會堂啟用後,便成為當地民眾與官方重要的公共集會空間及藝文展演場所,舉凡各式會議、演講、宴會、文教活動、藝文展演等,都經常在這裡舉辦,更有許多藝文界的重要人士與團體匯集於此,例如新竹麗則書畫會就曾在這裡舉辦創會展,可見此地在地方藝文發展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沒想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新竹公會堂遭到美軍轟炸的波及,建築嚴重受損。
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由於有地方集會場所的需求,便在1947年開始籌劃修建,歷時一年完成,並更名為「中山堂」。戰後初期的中山堂提供官方會議及集會所使用,並無發揮原本其藝文展演的功能。1954年因中央政府發布社會教育法,新竹社會教育館輾轉決定設置於中山堂,並增建圖書室、陳列室、教室等空間,於隔年正式開館,並開設了各式課程與展演活動,落實著社會教育的重責大任。
2008年由於政策的更動,社教館正式改為「新竹生活美學館」,扮演北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及生活美學推廣的角色,並拆除中庭教室及部分增建物,隨著原有建築的風貌逐漸露出,新竹公會堂的歷史價值也被發現,並在2011年,正式被登錄為新竹市歷史建築。2019年,再次進行全面性修復,並於今年帶著許多令人驚喜的改變,重新盛大開幕。
公會堂的修復之路
百年來,新竹公會堂一直是新竹最具有代表性的藝文空間,更有許多北部的文化交流在此發生,陪伴著一整個世代的新竹人長大。然而隨著時代更迭,建物經歷戰亂與多年增改建後,與原貌已相差甚遠,「新竹公會堂建築群修復再利用規畫設計監造案」就此誕生,新竹生活美學館於2019年正式宣布修館,開始走上為期三年的新竹公會堂修復之路。
此次的修復案由黃承令建築師與其團隊著手執行,歷經百年的公會堂,修復起來並不容易。在二戰遭到轟炸後,除了屋頂重建過,內部的磚牆也因轟炸,部分焦黑,更有許多建材因年代久遠有所缺損,後來在社教館階段又因大幅度的增改建,使原建築完全被包覆在內。先行的各式研究調查必須嚴謹進行,透過老照片、田野調查與建物本身的各式痕跡來拼湊出原始建築的模樣,設計圖的每一處都必須經過層層把關與規劃。除此之外,裡面更包含許多艱難的技術,需要與各方匠師們合作溝通,像是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就是相當重要的結構工程,現場狀況多變,需要倚靠木作匠師的勘查經驗與木作技術,才能確保建築結構安全穩固。建築外部的精美紋飾,則是由擅長泥塑工藝的匠師們製作而成,必須從有限的線索中盡可能重現原貌,再加上製作步驟相當精巧繁雜,耗時又耗工,每一塊牆上的泥塑都是藝術品。
走過百年的公會堂,不只見證了北臺灣與新竹市的城市與藝文發展,更蘊藏著新竹豐厚的文化軌跡,靠著職人們的堅持與技藝,各司其職,這些歷史記憶再次隨著公會堂的修復重獲新生。
再續百年 看見新竹生活美學
過去的新竹公會堂,如今以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姿態再次重啟,開幕之際,館方也規劃了一系列的活動,以許多臺灣藝術團體帶來的特色展揭開序幕。民眾在到這裡,不只能一窺新竹公會堂的建築之美,更有許多精彩豐富的藝術展演、工作坊、文化體驗推廣活動等等,不分老少,等著大家前來共襄盛舉。並作為串聯北部生活美學的資源平台,提供許多機會與計畫,期待藝文能結合區域特色,激發更多的社造能量。
未來美學館將延續百年前新竹公會堂服務新竹州民的任務,不只保留下了老新竹的時代記憶,更提供市民一個參與藝文活動的好去處,北部的藝文發展也能在此延續,繼續碰撞出新火花。相信這裡將成為民眾走入藝術、藝術走入生活的重要入口,陪伴著新竹,繼續走向下一趟百年之旅。
文章請見《新竹生活》17期 生活風格
新竹生活網址:https://www.flipsnack.com/hsinchucityculturelifebi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