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印象中很喜歡《戀愛世代》,因為哲平和理子之間的戀愛打打鬧鬧、敢愛敢恨,可能讓小女孩比較容易理解。這次看完後,有種「哇,我比劇中的男女主角的年齡大,我已經不是這樣深陷戀愛之中,我已經過了我的戀愛時代了」。
《戀愛世代》把偶像劇最容易有的芭樂劇情都演到了,還有膠原蛋白時的我,可能很沈浸在劇情中,但年紀四十現在的我,用更冷靜的視角去理解角色們的立場。
因為本人的戀愛經驗真的乏善可陳,從劇中超浪漫時刻—「時間到了」、「我們的接吻時間到了」,或是不斷誤會吵架和好的過程,總是增添(小時候的)我對戀愛的想像,加上沒有美化過的可愛的松隆子,和我心中最帥的木村,當然是我看《戀愛世代》的樂趣。
這次看的感覺是,這部劇可能讓我產生一些矛盾。因為女主角是很戀愛腦的,她只要談戀愛就是全心全意,而我自己的個性和我認同的價值體系,並不是「戀愛優先」的態度,所以我又覺得戀愛得如此俏皮是那麼浪漫,但我自己又不是這樣的路線。像是劇中女主角還沒有真正跟男主角在一起,就一心一意為他準備魔術表演、要幫他慶生,我可能覺得這樣很美好,但現實中,不論對方心意、勇往直衝的展現愛意,真的不是我的風格。也因此,好像我也無處學習如何適時表達心意或是慢慢理解對方是否也對自己有意思,所以從小我只有長久單戀對方不了了之,或是不小心一時衝動就告白一翻兩瞪眼的情況。
而且,我可能非常羨慕劇中女主角如此任性,現在看這劇情真的是好笑又荒謬,把男主角獨自留在汽車旅館、把他的長髮剪掉、讓他掉入辦員工旅遊的陷阱,我可能天生有這種作弄人的渴望,小時候覺得「哇,可以這樣任性好羨慕喔」,但現實中是不可能這樣作弄人的,年輕時就會有「不能做自己」的莫名情節出現。
《戀愛世代》好看的地方在於,此劇把許多戀愛中的人會有的情緒、劇碼集大成展現出來,讓人可以感受到戀愛的美好,但又處處有痛苦,親密有其幸福但也是充滿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