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我,又怎麼會不開心?」在我表達完感受後,她用這樣一段話反問我時,那一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朋友?
曾經的她和你無話不談,但自從談了戀愛後,她開始變了。
• 你可以理解她把更多重心放在感情上,這很正常。
• 但你慢慢發現,她不僅變得不像以前那麼開心,甚至開始無意識地影響你,讓你感到壓力、不被尊重,甚至有點被 PUA。
開始你試圖包容、試圖理解,但最後發現,她不僅不覺得自己變了,還反過來覺得你不夠體諒她。
這種狀況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又該怎麼應對?
當她開始說服自己「我很幸福」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察覺了不對勁
她嘴上說:「我真的很幸福啊!」
但你卻能感覺到,她的情緒其實不穩定,甚至有點壓抑。
她開始用力證明自己過得很好
• 談戀愛之後多了很多限制,但她會說「她自己也想改變,他都是為了我好。」
• 私下相處時,你卻察覺她的疲憊與壓力,甚至有時無意識地將負面情緒寫在臉上。
她的玩笑開始變得過頭,讓你不舒服
• 以前你們的對話輕鬆自在,但現在她的話語時常帶刺,甚至有點攻擊性,讓你無法適應。
• 當你選擇安靜、不再正面回應,她反而質疑:「你是不是最近也變了?」
當你試圖跟她談,她卻反過來怪你
• 出於關心提醒她,卻被認為是在針對她的感情關係。
• 她甚至可能會說:「你應該要更理解我啊!」
最終,這場對話變成無效溝通,而你的感受完全被忽略,甚至被誤解。
這時候你開始懷疑:「是我太計較了嗎?」
但事實是,你只是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段友誼變了,她卻不願意承認。
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她的課題
有些人,在一段感情裡並不是真的快樂,而是害怕承認自己不快樂。
• 她寧願相信「這段關係很好」,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在這段關係裡並不快樂」。
• 為了讓自己相信這一點,她開始在朋友面前表現得更快樂、更無所謂,但實際上,她的情緒波動已經影響到周圍的人。
• 當你試圖點出問題,她的防禦機制就會啟動——因為承認你的話是對的,就等於承認她其實沒有那麼快樂。
所以她選擇反過來怪罪你「不夠理解她」,或者用開玩笑的方式帶過,好讓自己繼續維持「我過得很好」的假象。
我們能做的,不是去戳破她,而是決定你要如何面對這樣的關係。
這類型的情況可以歸類為「無意識的情緒勒索」或「關係中的自我催眠」
主要是因為一個人陷入某種情緒狀態時,自己沒察覺,
但這些負面能量卻不斷影響身邊的人。
這通常發生在戀愛關係、失戀期、或個人壓力極大時,
當事人可能不覺得自己變了,但朋友卻能清楚感受到。
1. 理解,但不迎合
• 你可以理解她的狀態,但不代表你要被她影響。
• 她的情緒是她的,你不需要為了維持這段關係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2. 設立界線,不被情緒勒索
• 你可以選擇在適當的時候陪伴她,但如果她的情緒已經開始影響到你的心情,那就該保持距離。
• 「朋友要互相體諒」不代表你要無限度地包容她的負面影響。
3. 選擇關係的距離,而不是被動接受
• 你可以選擇讓關係自然降溫,而不是硬要裝作沒事。
• 不是每段友誼都要緊緊抓住,有時候適當的距離,反而能讓彼此都更舒服。
最後,你要記住的是——
✅ 你沒有義務去撫平她的情緒,也沒有義務去承受她帶來的負能量。
✅ 朋友之間的相處,應該是舒服的,而不是讓你懷疑自己的感受。
✅ 她的狀態是她的課題,不是你的責任。
如果這段友誼已經變成了一種負擔,那你可以選擇釋放它。
因為真正好的友誼,不需要用內耗來維持。
這不是一篇指責朋友的文章,而是我最近經歷後正在學習的課題。
有感而發,是因為我本身是個高敏感人(HSP),所以很多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微表情,我都能立刻察覺到不對勁。當好友無意識地傳遞負面情緒時,我知道自己無法長時間承受這些能量。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友情還是任何關係,都應該是讓人自在的,而不是讓你懷疑自己的感受。真正的友誼,不需要透過內耗來維持,適當的距離,反而能讓彼此都更舒服。
我正在學習,如何在關係中保持善良,但不讓自己受傷。
不是所有的友誼都能回到從前,也不是所有的距離都是壞事。適時放手,讓關係回到最舒服的位置,或許才是對彼此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