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中,我從蘇茲達爾坐車到弗拉基米爾,再轉了一次車,終於抵達了那個令人興奮到模糊的城市——莫斯科。
來到莫斯科,第一個必須即刻完成的心願,不是紅場,也不是克里姆林宮,而是…「這是我的網路預訂!」我伸長脖子,踮起腳尖,把我的網路預訂畫面遞給售票阿姨。她哼了一聲,隨後像蓋章機一樣,連續蓋了十幾個章,最後終於把「莫斯科大馬戲團」的門票交給了我。

莫斯科大馬戲團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當時俄羅斯的馬戲表演已經發展了相當長的時間。然而,現代莫斯科大馬戲團的成立則始於1920年,當時名為「蘇聯國家馬戲團」,是由蘇聯政府支持的國家級藝術機構。隨著蘇聯時期的發展,這個馬戲團逐漸成為蘇聯文化的象徵之一。不得不說,在蘇聯時期,馬戲表演可不僅僅是為了娛樂,還是國家宣傳的有力武器!想想看,一場馬戲表演不僅有飛人、雜技,還帶有愛國情懷,甚至會讓你懷疑是不是在看一場精神強國的大片。莫斯科大馬戲團的舞台上經常融入集體主義、勞動價值等蘇聯元素,觀眾看的不僅是技巧,還有一種「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祖國!」的豪情。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這個馬戲團達到了巔峰,表演中融入了大量蘇聯民族特色,讓它成為蘇聯向外界展示創意和實力的窗口。據說,蘇聯的領導人,像赫魯曉夫和列寧,也曾親自觀看過這些表演,並給予高度讚賞。看來,這不僅是觀眾的盛宴,連領導人也要來一睹風采!蘇聯政府可不馬虎,除了資金支持,還給馬戲團成員提供了專業的訓練設施和生活保障,保證他們專心致志、技術一流。
蘇聯解體後,莫斯科大馬戲團積極開展全球巡演,並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城市演出。無論是表演風格還是技術水準,都吸引了各地的觀眾,並贏得了無數的獎項。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戲團的內容逐漸更新與多元化,融合了更多現代元素和科技,進一步擴大了它在全球的影響力。
莫斯科大馬戲團的雜技表演特別值得一提。它的表演不僅技巧精湛,還有著極高的美感。馬術、體操、雜技,應有盡有,演員們的表演能夠完美地展示力量、平衡和美學,讓觀眾不僅覺得驚險,還覺得美得令人屏息。尤其是他們的空中飛人表演,簡直是人類極限的挑戰!飛來飛去,像是在天上開了一場極限運動會。每當一個演員完成驚險動作後,全場心臟幾乎停跳。
看完整場演出後,我大手筆買了第三排的票,全程心臟麻痺了好多次,口味極重,值回票價!散場後走在路上,還覺得一陣陣心神不寧,後勁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