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待業期間,筆者看到紫藤花相關的貼文與介紹,便興致勃勃地前往淡水的紫藤花園(一號屯山園區),沒想到這一去便開啟連續4年的紫藤花行!次年受到住在淡水的朋友邀請,一起到二號水源園區的紫藤花園留下美好又辛勞的回憶,去年和家人前往日本名古屋的天王川公園,雖然當天下著雨卻絲毫遮掩不住紫藤花叢的美,今年紫藤行則輪到位於桃園龜山區的大湖紀念公園~
即便心裡計畫這趟紫藤之旅已久,卻因近來突發的病症差點作罷。不過在評估天氣和身體狀況後,覺得作為痊癒後的出遊正好,也希望透過賞花讓身心都能夠獲得放鬆。只是令筆者驚喜的是…此次紫藤行拍到的花朵數量是四年來最少,同時也是心得最多的一次。

懸空於湖面上的紫藤花隨風搖動,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感謝教導自己拍照技巧的人們。
隱身於城市的紫色花園
經過一小時多的轉乘車程,終於抵達目的地——大湖紀念公園。這個被川流不息的車陣與兒童遊樂設施包圍的大湖美景,似乎是獨立於都市人海中的一塊綠地。相較於其他充滿拍照人潮的紫藤花園,筆者在此感受到一股愜意的「家常氣氛」。
許是還不到最盛開的時期,花架上的紫藤數量並不多,反而一旁的藤蔓與枝葉搶走了所有視線的風采。步道上落下的花瓣稀少且各自散開,不需踩著花片鋪成的地毯前進,隨花香而來的蜜蜂也只見一兩隻,減少因拍美照被叮螫的風險,另一側步道沒有像紫藤這樣香味相較濃郁的植物,微風捎來的是淡淡而充滿生機的湖水味。

因花量不多,需要一些技巧才能拍到好看的紫藤~
最美的花朵來自「心」
拍照技巧本就待加強的筆者,遇到枝蔓較多的情況也只是呆呆地拍著全景,認為能夠將花朵收進鏡頭就已足夠。不過,非常幸運的是…和同樣前來拍照的遊客們點頭與借過的期間,感覺到對方示意自己過去的眼神,好心的叔叔與阿姨直接為筆者提點在此處拍紫藤的要點——需要將手機鏡頭繞過藤蔓,近距離取景;背光與向光的光量有很大的差異,透過自然灑下的陽光照亮的紫藤最為好看。這一指導,以及實際照片效果的差異讓筆者為之一驚,也為兩位親切的分享感到溫暖。(叔叔直接將手機畫面拿給筆者觀看,阿姨說明取光的技巧很詳細!)筆者認為在這樣大家爭相打卡、拍網美照的年代(?),如此溫情顯得更加難得。
雖然公園的花朵還不到最盛開的時期,但是看著每個有備而來的遊客,無論手中捧著手機或相機,無論靜靜等待陽光或嘗試各種拍攝角度的人們,筆者便能感受到——他們是來用心拍出最美的花朵的。那照片之所以看起來特別美,並不是因為花朵本身足夠漂亮,更像是透過拍攝者的努力,來讓那一朵朵紫藤花成為今天拍下來最漂亮的照片。
以往筆者見到的美照,都是一大片紫藤與灑落的花瓣,以唯美氣氛為亮點,但是今日見到的美照(或說遊客們嘗試捕捉的畫面),變成了一串最獨特、在風中輕盈搖曳的紫藤花朵。

專心地拍攝一朵花,便能看見最為獨特的光彩。
拍攝之外的事物
在拍攝的過程中筆者一邊擔心手機掉進水裡,一邊感受著各種公園與湖中的生物氣息。無論是不停滑水前進的烏龜、始終露出悠哉表情的鴨子、發現人們靠近池邊便張口浮出水面(應該是等待餵餌?)的魚群、時不時掠過水池表面的飛鳥,穿梭於樹葉間的松鼠等等,在這之中也參雜著小孩們玩捉迷藏的開心笑聲。
大湖紀念公園給筆者的氛圍像是某個地方社區的休閒場所,前來的大家很自然地生活於此地,並非皆是受到花季的美景慕名而來。比如剛下車便遇到坐在椅凳上放鬆的長輩,拍照時遇見前來散步的狗狗和主人,散步途中聽見孩子呼喚父母的聲音等等。

大湖公園的生態十分豐富,偶爾停下腳步便能與可愛的小動物相遇。
意外的發現與相遇
除了紫藤之外,大湖紀念公園四周也種植很多漂亮的花朵,如白中帶粉的櫻花、如雪簇擁的流蘇花等等,每個角落都有著與他處不同的獨特風景。湖中則是矗立動作各異的裝置雕像,在農夫與漁夫的金屬皮膚上隱約反射出水面的粼粼波光。經過步道時讀讀告示牌的介紹內容很有趣,這些景色的豐富變化讓筆者每走幾步,便會停下來欣賞或拍攝不同景物組合的照片。

許多漂亮的植物藏於公園的角落,等待著誰去發現。
因為有多種路線的公車會到達大湖紀念公園站、站牌之間的距離也不遠,筆者便特意繞路到不同的搭車地點看看。雖然途中不小心迷路,卻也因此看到路旁盛開的苦楝樹,回程更在公車上看到宏洲公司與楓樹社區站牌附近,默默盛開一叢漂亮的紫藤花。
過往觀賞紫藤不是注重於拍攝紫藤花本身,就是跟著朋友家人體驗旅遊當下的氛圍,因此筆者認為此回紫藤花行充滿更多的人情味,同時透過旅遊獲得探索陌生事物的珍貴體驗,並學習到專注做好一個目標的力量多麼堅韌,想以文章紀念此次出遊的心得,並感謝當時不藏私的叔叔和阿姨。

沐浴於煦煦日光下的公園,為此趟旅遊添增閃耀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