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穗獎入圍名單公布,整理每部片資金來源與學校分布等資訊。
又來到一年一度,台灣短片一級戰區-金穗獎!入圍名單在3/24正式公佈,本文彙整各組資訊,讓大家更了解此次的戰況!
*註:公開之後有接受到一些新資訊,目前最後更新時間為4/8 12:41,感謝各路好友補充與提醒!
金穗獎-基礎資訊
創立資訊
1978年創立,今年為第47屆,為短片專屬影展。
金馬獎的短片版?
自2021年起,金穗獎的主辦方從國家電影中心改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發展方向有顯著的改變,融合各界資源之後,有演員、業界影視人士加持,並舉辦多場講座與相關活動,成為年初短片創作者的重要活動之一。
入圍者將會在影廳配合金穗影展播放,近年除了台北之外,也會到其他縣市做放映。
賽制
類型分為 劇情、紀錄、動畫、實驗 四組,每個類型再拆分成 一般組 與 學生組。
以今年(第47屆)為例,參見參賽須知:
- 金穗大獎:不限類別,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新臺幣60萬元,獎勵對象為導演。
- 各類別最佳影片獎: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最佳實驗片、最佳學生劇情片、最佳學生紀錄片、最佳學生動畫片及最佳學生實驗片,各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新臺幣30萬元,獎勵對象為導演。
- 評審團特別獎:八名,不限類別,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新臺幣20萬元,獎勵對象為導演。
- 個人單項表現獎:以入圍影片作品中在導演、製片、編劇、演員、攝影、剪輯、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原創電影音樂、聲音設計、視覺效果、動作設計等方面表現優異者為獎勵對象,名額以八名為上限,每名頒發獎座一座及獎金新臺幣10萬元。
- 觀眾票選獎將頒發得獎證書一只。
以金額來說,金穗是短片影展中相當不錯的了!獎項眾多,得獎率也比其他比賽再高一些,拍短片千萬不要錯過!通常報名時間是12月底到1月底。
入圍比率、各組入圍數
入圍率:20%
依照金穗自家新聞稿,投件數量為323部,全部組數加總為64部,入圍率為20%。跟北影、金馬比起來是相當相當高的!不愧是台灣短片搖籃,這搖籃超大(?)。
各組入圍組數
- 一般劇情片:16-25%
- 學生劇情片:18-28.1%
- 一般紀錄片:4-6.2%
- 學生紀錄片:5-7.8%
- 一般動畫片:5-7.8%
- 學生動畫片:6-9.4%
- 一般實驗片:5-7.8%
- 學生實驗片:5-7.8%

金穗47入圍比例
當然可想而知,劇情片依然是金穗的主流。劇情、紀錄、動畫、實驗的比例,可能跟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比例差不多呢(一點都不重要的資訊)。我倒是很好奇四組在報名階段的比例,如果能看到具體的存活率也蠻有趣的。
資金來源統計
短片輔導金、公視、高雄拍以及各地補助與各項資金來源,盡可能縝密的搜尋各處資訊,如有疏漏歡迎補充。
以下拿補助影片共計30部,占總入圍數的46.8%。
短片輔導金共計9部,位列第一。
公視系列全部加起來的共計12部,也是短片的重要推手。
高雄市電影館則有與公視合作的2部公視新創,加上近年熱門的高雄拍,也成為最用力的地方補助。
各組別拿補助/外部資金比例
- 一般劇情片:56.2%-9/16
- 學生劇情片:61.1%-11/18
- 一般紀錄片:100%-4/4
- 學生紀錄片:60%-3/5
- 一般動畫片:40%-2/5
- 學生動畫片:0%-0/6
- 一般實驗片:0%-0/5
- 學生實驗片:20%-1/5
動畫與實驗相對之下比例不高,學生劇展和短輔向來都還是以實拍劇情片為大宗,或許間接影響到動畫與實驗群體。
紀錄片取得補助的佔比最高,一般紀錄片100%也太驚人!而劇情片則以短輔與學生劇展為最常見資金來源。

金穗47資金來源長條圖

金穗47資金來源圓餅圖
以下是詳細名單資訊:
短片輔導金
共計9部占總入圍數的14%
- 一般劇情片:
112年:也許這個故事叫護唇膏(簡莉穎)
111年:山裡走走(全懿儒)、殺雞(謝家忻)、A面:我的一天(温景輝)
110年:金魚缸小姐(巫虹儀) - 學生劇情片
111年:近視(張善淳)、原來海上沒有島(王智祥)、黑犬(楊羚)、五花肉(隋淑芬)
(顏皓軒、蔡季珉兩位導演都有出現在近年短輔名單,不確定是不是改片名,暫不列入)
公視學生劇展
共計7部占總入圍數的10.9%,占學生入圍數20.5%。
- 學生劇情片:
114年:彈珠汽水女孩(唯然)、留學生(黃勇嵻)、青春的回擊殺球(王浩泰)
113年:美味的舌頭(鄭憶臻)、馬來亞虎(蘇智雄)、女綁匪(陳漢華)、愛失禁(陳彥竹)
公視新創短片x高雄市電影館
共計2部占總入圍數的3%。
- 一般劇情片:河裡的孩子子子子子(張誌騰)、翌日(王彥蘋)
公視紀錄觀點
共計3部占總入圍數的4.6%。
- 一般紀錄片:歡迎光臨海口村(傅美嘉)、吹得到海風的地方(陳韶君)*原名:臺華,臺華
- 學生紀錄片:瑞秋(陳昆禾)
國藝會視聽媒體類補助
共計4部占總入圍數的6.2%。
- 一般紀錄片:花之島(陳蔚慈)*原名:海上的大象
- 學生紀錄片:再見大我(顏齊瑩)
- 一般動畫片:嗨爸(王偉帆)
- 學生實驗片:神聖干預(吳芸頡)
高雄拍
共計3部占總入圍數的4.6%。
- 一般劇情片:殺雞(謝家忻)、貓與雞(朱凱濙)
- 一般動畫片:春天(黃秉安)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補助影視製作
共計1部占總入圍數的1.5%。
- 一般劇情片:A面:我的一天(温景輝)
宜蘭縣政府補助
共計1部占總入圍數的1.5%。
- 一般劇情片:紅翅膀(蔡季珉)
新北紀錄片
共計4部占總入圍數的6.2%。
- 一般紀錄片:花之島(陳蔚慈)*原名:海上的大象、吹得到海風的地方(陳韶君)*原名:臺華,臺華
- 學生紀錄片:為你禱告(洪德高)、再見大我(顏齊瑩)
(新北紀錄片制度跟上面的類型稍有不同,還是有比賽性質,不太算純粹補助)
鏡新聞-另一種注目
共計1部占總入圍數的1.5%。
- 一般紀錄片:侯硐奇譚(宋承穎、胡清雅)
(此項也不屬於傳統的政府補助性質,為鏡新聞上的紀實節目)
入圍學校統計
統計這個當然是為了戰學校,沒事,開玩笑的。
但很多時候入圍比例跟學校教學,甚至和未來發展也沒那麼緊密掛鉤,大家看看就好。也跟學校的風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累積多年的數據,對比起來應該會更有意思。另外有些組別有學生身份,但不是報名學生組,這邊就暫不列入了。
學校比例
北藝、台藝今年佔據大宗,除了紀錄片之外,其他都佔據過半數名額。
或許跟系所分布還是有關係,北藝有電影、動畫、新媒,台藝有電影、多媒,守備範圍較其他學校更廣,義守和世新的兩個名額就集中在劇情片,南藝則是紀錄與動畫各一。
北藝真的是無情又強大的入圍機器

金穗47學校比例

大學VS研究所比例
這是自己在校時期就有的疑問,研究所真的有比較多人入圍嗎?對,真的!
大約是2:1的比例,動畫片各占一半,實驗片差距最懸殊。

金穗47大學研究所比例分佈

會想打這篇文章,是來自於2023年看到這篇文章【2023 金穗】金穗獎入圍劇情片整體觀察,兼談臺灣短片現況,詳細分析當年金穗的狀況,寫得相當細緻,又具備完整的洞察,放到現在看都還是有值得參考的內容,推薦大家點進去看看。
相較之下,此篇僅是超基礎數據整理,也感謝各位被我騷擾、提供我資訊的夥伴們,如有疏漏歡迎私訊留言,我會盡快更新,擔心純粹依靠網路資料還是有錯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