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動力火車〈第二次分手〉和呂方〈Dear〉的MV切入,欣賞動力火車成員顏志琳在早期所呈現的兩部作品。兩支MV皆出自黃中平導演手筆,更能比對、突顯其中人物特質。以下會從黃導的拍攝風格談起,近一步聚焦在顏志琳的外在形象和音樂作品的表現。
黃中平
擷取生活切片.捕捉人物心思
在眾多流行音樂的MV當中,黃中平導演的作品,時常讓我留下特殊的印象。在二十年前,有別於當時常見的手法,黃中平擅長擷取近似日常生活的場景,或人物自然的動態,不疾不徐的逐一呈現,讓觀者隨著歌曲的遞進,想像片中人物之間的關係,及其背後的故事。他重視畫面構圖,讓MV裡每一個分鏡都像一張富有深意的照片,再加上調色技巧,成就了他高辨識度的風格。
在動力火車〈第二次分手〉MV裡,黃中平便善用這樣的手法。這首歌的歌詞,從主歌一開始,連續用了四個非常具體平實的生活場景,構築「我」的日常片段,接著過渡到較為抽象的比喻,然後到副歌帶出兩人分分合合的內心糾結。黃中平依循歌詞的構思,從中古公寓的場景入手,甚至閃入掃帚、衣架等物件,營造人物的生活背景,觀者還可以察覺歌詞和畫面場景之間的關聯。接著從「這是最後的眺望」開始,鏡頭切換到歌手顏志琳眼神所及的方向,所呈現的畫面也轉而傾向隱喻。
MV裡面的志琳,看起來好像在演什麼,又好像不是,因為他只是扶著欄杆往下看、蹲在飲水機旁喝水,在路邊攤吃麵、在小租屋處彈吉他,還有兩人雙載騎過車水馬龍的車道……熟悉動力火車的歌迷應該都知道,這些就好像在重現他們出道前的生活片段,只是藉由導演的拍攝手法,讓這些片段和歌曲的情境貼合,也成功的讓歌手在部分「做自己」的前提下,詮釋歌曲中的孤獨與無奈。
顏志琳
從搖滾到抒情.從嘶吼到內斂
〈第二次分手〉發表後,還不到一年,志琳為當時同屬一家唱片公司的香港歌手呂方寫了〈Dear〉,作為國語專輯的主打歌,同時和呂方、袁惟仁合唱。這首歌的MV同樣是黃中平執導,雖然場景單純許多,但仍然運用了這種看似自然平淡的手法,很符合歌曲給人的感受。畫面中的志琳相較於〈第二次分手〉當中的生澀,展現了更多的自信和特色。他保留了自己獨特粗曠的氣息,卻又能和呂方的都會氣質親近。
這首歌的三位歌手各有特色,聲音卻非常搭襯,共同吟唱出中年男子在分手後對過往的眷戀。我在想,當時動力火車的歌迷聽到志琳唱這首歌,一定非常驚訝。雖然,在動力火車早期的專輯裡,志琳經常唱情感相對內斂的主歌,也不乏抒情的創作歌曲,但是〈Dear〉這首歌的唱法,大大有別於在自己專輯裡的發聲方式,讓人驚訝在這麼早期的時候,志琳的聲音已經可以有這麼細緻的彈性和變化。呂方這張專輯的概念,是希望不同以往經過修飾的美聲,而帶給聽者更自然真實的嗓音,志琳在這首歌的加入,更突顯了這樣的概念,也增加了這首歌的聲音層次。此外,一直以來在重唱當中的訓練,使志琳在這首歌無論獨唱或和音,都能恰到好處。
〈第二次分手〉 收錄於【百萬全紀錄】專輯,2000年6月發行
作詞:許常德 作曲:劉天健 演唱:動力火車
〈Dear〉 收錄於【Dear:呂方】專輯,2001年5月發行
作詞:姚 謙 作曲:顏志琳 演唱:呂方 ft.袁惟仁、顏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