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路與指南宮
從木柵市場外緣開始,指南路一段向西南方延伸,過了景美溪上的道南橋後,就是政治大學學生熟悉的指南路二段,過了大學的山下校區,來到三段的岔路口,道路開始綿延向上,帶領遊客抵達熟悉的指南宮或貓空一帶。
關於指南宮的傳聞不少,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情侶不宜同行」。記得國中時母親拿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給我讀,男女主角有這麼一段對話:
大信忽問:「妳相信我去過指南宮燒香嗎?」
「——」
貞觀不語,停了一下,她開始怪他道:
「你為什麼要去那裏呢?聽說去了就會壞姻緣,怪不得你們會分手,你怎麼帶她去呢?真是的——」
現在成了這附近的住民,這個流傳多年的傳說也從學長姐的口中傳承下來,重新讀來,這段對話插曲更顯得特別親切可愛。
▴▾指南宮千階步道▾▴
千階步道聽起來很長一段,但若中間不做停留,上下一趟大約只需要一小時。話雖如此,途中的貓咪總是讓人忍不住走走停停,如果想要遇到貓咪,最佳時段是好天氣的下午3-5點。
指南宮各殿的開放的時間則是每日6:00-20:00,而指南宮步道則是隨時開放,晚上沿途都有燈光照明,挑選天氣晴朗的晚上結伴前來更安全,夜間景象也別有一番寧靜。
來到指南路三段的岔路,可以沿著地上油漆的大腳印記號走,或是直接導航到步道入口,就不怕走錯囉!
📍【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https://maps.app.goo.gl/bifM5uSUFiidDSwo9

▴▾山下居民的行前準備▾▴
身為住在山腳下的大學生,有點閒情逸致能嘗試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的千階步道,大約知道個個時段人潮多少,也知道什麼天氣最適合來走一趟。不過還沒有一次是不穿鞋的。我帶著一瓶水,穿著拖鞋走到登山口,就地脫下,便拎著上山了。
▴▾赤腳居民的行走體驗▾▴
第一步,覺得涼涼的,而且不扎腳。
第二步,覺得涼涼的,而且很乾淨。
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有細微的差異。太陽照到的地方踩起來溫溫的,小小的樹葉、花蕾調在地上,踩起來凹凸不平,有些脆脆的,有些軟軟的,但並不刺人。地板如此乾淨,不只因為行人絡繹不絕,也因為有工人定期用強力水柱清潔,所以這木柵深山上的千層石階才沒有生出滑溜溜的青苔,保持得相當良好。
我是在家裡浴室洗澡都要穿拖鞋的人,常被母親嫌「潔癖太嚴重」,但是踏著石階慢慢前進,卻覺得非常舒適,上下一趟,腳底也只沾上一點點灰色的塵土,清水就能沖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