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內雙溪古道:陽明山後山的幽靜健行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內雙溪古道位於陽明山後山,是魚路古道南支線的一部分,早期為坪頂地區居民上山種茶與製作藍靛的農路。經過熱心人士修復,這條古道如今成為一條適合健行的幽靜步道,沿著內雙溪上游的坪林坑溪與紅樟湖溪蜿蜒前行,溪水潺潺、林蔭蔽日,是夏日避暑的絕佳選擇。沿途可串連坪頂三圳(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瑪礁古道、礁坑古道及高頂山步道,依時間與體力規劃長短不一的環形路線,適合各類健行者。

這條古道不僅自然景觀豐富,還有古圳遺跡、石厝、菁礐遺址、紅樟湖茶寮遺址及擎天崗草原等人文景點。運氣好的話,還能觀察到台灣藍鵲、布氏樹蛙等野生動植物。不過,古道需多次越溪,山徑複雜且入口不明顯,建議行前詳細規劃路線與地圖,確保安全並充分享受這段充滿自然與人文魅力的健行之旅。


基本資訊

  • 所在縣市: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
  • 全長里程:約5.5公里
  • 難易度:低
  • 附近步道:瑪礁古道、大崎頭步道北五指山步道高頂山步道鵝尾山步道
  • 步道型態:雙向進出
  • 海拔高度:270~770公尺
  • 高度落差:約500公尺
  • 路面狀況:花崗岩步道、石階、土石路、水圳、小溪、草原、柏油路
  • 所需時間:約3小時
  • 所屬園區:陽明山國家公園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

交通方式

開車

  1. 平頂古圳步道口 路線:從中山北路五段經福林路接至善路,至至善路三段370巷29號即抵達登山口。 停車資訊:附近無停車場,至善路路邊停車位有限,建議改搭大眾運輸。
  2.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路線1:由國道1號堤頂交流道下,沿堤頂大道二段接內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轉至善路、仰德大道,經文化大學、菁山露營場、冷水坑抵達擎天崗。
    路線2:從金山市區走陽金公路,接中湖戰備道,經冷水坑至擎天崗。

大眾運輸

平頂古圳步道口

  • 路線:搭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轉乘小18公車至「坪頂古圳步道口站」,步行至至善路三段370巷29號登山口。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 路線1:搭捷運淡水線至劍潭站,轉乘小15公車直達擎天崗。
  • 路線2:搭紅5、260至陽明山公車總站,轉乘休閒公車108號至擎天崗。
  • 路線3:搭捷運淡水線至石牌或北投站,轉乘小8、小9至竹子湖站,或搭皇家客運1717至陽明山第二停車場,再轉休閒公車108號抵達。

路線查詢:可參考大台北公車台北捷運台鐵時刻表台灣好行皇家客運網站,輸入出發地規劃交通。


路線地圖

主要路線

  • 出發點:坪頂古圳步道口站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 路線:
    坪頂古圳步道口站 → (0.7公里,20分鐘) → 至善路登山口
    至善路登山口 → (1公里,30分鐘) → 登峰圳入水口
    登峰圳入水口 → (1.2公里,45分鐘) → 鐵柵門叉路
    鐵柵門叉路 → (0.5公里,15分鐘) → 台灣石
    台灣石 → (1.2公里,45分鐘) → 擎天崗步道
    擎天崗步道 → (0.4公里,10分鐘) → 金包里大路城門
    金包里大路城門 → (0.5公里,15分鐘) →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備註

  • 若從擎天崗出發,經金包里大路城門後,朝竹篙山方向續行約10~15分鐘,左側小徑為內雙溪古道入口,但無明顯指標。可前行至一木橋確認後折返。
  • 建議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官網或健行筆記的路線圖,並下載離線地圖以備不時之需。

沿途景點

內雙溪古道沿途景觀豐富,涵蓋自然與人文景點:

  • 古圳遺跡:坪頂三圳(坪頂古圳、坪頂新圳、登峰圳)是早期農民開鑿的灌溉水圳,至今部分仍具功能。
  • 石厝與菁礐遺址:見證早期農村生活的建築遺跡,充滿歷史氛圍。
  • 紅樟湖茶寮遺址:昔日茶農休憩場所,現存遺跡訴說過往故事。
  • 擎天崗草原:廣闊草原適合放鬆賞景,是路線尾聲的亮點。
  • 野生動植物:有機會遇見台灣藍鵲、布氏樹蛙等台灣特有物種,增添生態觀察樂趣。

行前注意

路線規劃

  • 內雙溪古道山徑複雜,岔路多且入口不明顯,建議攜帶地圖或使用GPS導航。
  • 行前查詢天氣與路線資訊,確保行程順利。

溪流安全

  • 需多次越溪,雨後溪石濕滑且溪水可能暴漲,建議避免雨天或雨後前往。
  • 穿著防滑鞋並攜帶登山杖,增加安全性。

裝備建議

  • 攜帶足夠飲水、輕便食物、防曬用品與防蚊液。
  • 夏季炎熱,建議穿著透氣衣物;冬季山區較涼,備薄外套。

生態保護

  • 沿途動植物豐富,請勿採摘植物或干擾野生動物。
  • 保持環境整潔,垃圾自行帶下山。

緊急準備

  • 陽明山部分區域手機訊號不佳,建議告知親友行程。
  • 攜帶簡易急救包以備不時之需。

總結

內雙溪古道是一條結合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的健行路線,適合喜愛大自然與文化探索的旅人。無論是溪谷中的清涼、林間的靜謐,還是古圳與石厝的懷舊氛圍,這條步道都能帶來豐富的體驗。只要做好行前準備,這趟旅程將成為你難忘的陽明山記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健行攻略
540會員
109內容數
歡迎加入我的方格子健行沙龍!熱愛探索台灣山林的健行愛好者。這裡分享步道攻略、自然人文故事與實用資訊,從陽明山古道到桃園秘境,帶你發現每條路線的獨特魅力。提供路線規劃、安全建議,還有社群交流,讓新手到老手都能輕鬆上山。訂閱沙龍,獲取獨家步道筆記與健行活動資訊,一起踏上台灣的自然冒險!
健行攻略的其他內容
2025/05/09
在台北市內湖區的繁忙都市中,隱藏著一處令人驚艷的自然綠洲——大溝溪生態治水公園。這裡有清澈的溪流、豐富的生態景觀,以及一片絢麗的花海,讓人彷彿置身鄉野田園。從捷運大湖公園站步行僅約10分鐘,交通便利,適合全家大小或朋友結伴出遊。沿著大溝溪溪畔步道漫步,感受溪水的清涼,觀賞魚兒悠游、蝴蝶翩舞,甚至可能
Thumbnail
2025/05/09
在台北市內湖區的繁忙都市中,隱藏著一處令人驚艷的自然綠洲——大溝溪生態治水公園。這裡有清澈的溪流、豐富的生態景觀,以及一片絢麗的花海,讓人彷彿置身鄉野田園。從捷運大湖公園站步行僅約10分鐘,交通便利,適合全家大小或朋友結伴出遊。沿著大溝溪溪畔步道漫步,感受溪水的清涼,觀賞魚兒悠游、蝴蝶翩舞,甚至可能
Thumbnail
2025/05/09
九五峰步道位於台北市南港山系,是拇指山的最高峰,海拔375公尺,橫跨信義、南港與大安三區交界。這條以稜線為主的步道,沿途峰巒相連,需攀登約350公尺高度才能抵達峰頂。步道與南港山系多條親山步道相通,路線四通八達,適合喜愛探索的健行者。峰頂的巨石是絕佳的展望點,白天可俯瞰台北市全景,遠眺五指山、七星山
Thumbnail
2025/05/09
九五峰步道位於台北市南港山系,是拇指山的最高峰,海拔375公尺,橫跨信義、南港與大安三區交界。這條以稜線為主的步道,沿途峰巒相連,需攀登約350公尺高度才能抵達峰頂。步道與南港山系多條親山步道相通,路線四通八達,適合喜愛探索的健行者。峰頂的巨石是絕佳的展望點,白天可俯瞰台北市全景,遠眺五指山、七星山
Thumbnail
2025/05/08
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的福隆山步道,是一條隱藏在觀音山區的秘境小徑。雖然知名度不高,卻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自然之美。這條步道是昔日觀音古道的前段,過去是通往凌雲寺、凌雲禪寺與硬漢嶺的主要通道。在公路尚未開闢的年代,這條古道是信眾上山禮佛的朝聖之路,沿途曾安置33尊佛像,象徵觀音渡世的33種形象,因此被稱
Thumbnail
2025/05/08
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的福隆山步道,是一條隱藏在觀音山區的秘境小徑。雖然知名度不高,卻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自然之美。這條步道是昔日觀音古道的前段,過去是通往凌雲寺、凌雲禪寺與硬漢嶺的主要通道。在公路尚未開闢的年代,這條古道是信眾上山禮佛的朝聖之路,沿途曾安置33尊佛像,象徵觀音渡世的33種形象,因此被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金包里大路,又名「魚路古道」,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具文化氣息的休閒步道之一。這條古道承載了清領、日治時期及戰後的歷史記憶,曾是台北與金山之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的重要通道。雖然經濟功能已逐漸淡化,但沿途的小土地公廟、憨丙厝地、打石場、山豬豐厝地及許顏橋等人文遺跡,讓這條步道成為一條穿越時光的文化走廊。
Thumbnail
金包里大路,又名「魚路古道」,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具文化氣息的休閒步道之一。這條古道承載了清領、日治時期及戰後的歷史記憶,曾是台北與金山之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的重要通道。雖然經濟功能已逐漸淡化,但沿途的小土地公廟、憨丙厝地、打石場、山豬豐厝地及許顏橋等人文遺跡,讓這條步道成為一條穿越時光的文化走廊。
Thumbnail
分享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山徑,是19世紀台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官道路段。此段古遺址,以「雄鎮蠻煙」碣和「虎」字碑為最。除此之外,散布在古道上的人文遺跡,尚有跌死馬橋、土地公寺和客棧遺址。 草嶺古道在夏季時期野薑花花香漫山飄香、秋季期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
Thumbnail
分享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山徑,是19世紀台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官道路段。此段古遺址,以「雄鎮蠻煙」碣和「虎」字碑為最。除此之外,散布在古道上的人文遺跡,尚有跌死馬橋、土地公寺和客棧遺址。 草嶺古道在夏季時期野薑花花香漫山飄香、秋季期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
Thumbnail
淡蘭中路係淡蘭道路網中溪流分布最密集的步道,自起點暖東峽谷開始,即沿東勢坑溪深入基隆河上遊及新店溪上游一帶,沿途翻越五分山稜線進入基隆河上流,隨後再翻越大坑山稜線進入北勢溪流域,最後由坪溪古道越過太和山鞍部後經石空古道到宜蘭外澳。步道後段串連北勢溪、灣潭溪及坪溪等清涼溪流,是非常適合夏季造訪的步道。
Thumbnail
淡蘭中路係淡蘭道路網中溪流分布最密集的步道,自起點暖東峽谷開始,即沿東勢坑溪深入基隆河上遊及新店溪上游一帶,沿途翻越五分山稜線進入基隆河上流,隨後再翻越大坑山稜線進入北勢溪流域,最後由坪溪古道越過太和山鞍部後經石空古道到宜蘭外澳。步道後段串連北勢溪、灣潭溪及坪溪等清涼溪流,是非常適合夏季造訪的步道。
Thumbnail
你也可以沿著溪流朔溪而上,也常見民眾在溪中架起桌椅喝茶聊天,如果夏天不想去其他地方人擠人,也不想待在家吹冷氣,我覺得坪溪古道算是一個不算太多人知道的秘境
Thumbnail
你也可以沿著溪流朔溪而上,也常見民眾在溪中架起桌椅喝茶聊天,如果夏天不想去其他地方人擠人,也不想待在家吹冷氣,我覺得坪溪古道算是一個不算太多人知道的秘境
Thumbnail
這條古道在百年前曾是運送木材的林道,而現在則成為了一個令人驚艷的健行路線。 從烏山62號出發1hr至終點瞭望台,眺望龜山島,沿路踩踏溪水沁涼消暑~
Thumbnail
這條古道在百年前曾是運送木材的林道,而現在則成為了一個令人驚艷的健行路線。 從烏山62號出發1hr至終點瞭望台,眺望龜山島,沿路踩踏溪水沁涼消暑~
Thumbnail
位於橫山的騎龍古道 是條百年步道平緩好走整個石階佈滿歲月的青苔 緩緩漫步在綠竹林及油桐花跟溪水紓緩流過石頭的水聲 整座森林幾乎保持原樣走在這樣美麗的森林真的是讓心情都放鬆 孟宗竹林、筆直的柳杉造林、潺潺小溪,是景點最豐富的一條步道 輕輕的腳步踏在糯米古橋還佈滿油桐花 走時不時油桐花還飄落在身上,
Thumbnail
位於橫山的騎龍古道 是條百年步道平緩好走整個石階佈滿歲月的青苔 緩緩漫步在綠竹林及油桐花跟溪水紓緩流過石頭的水聲 整座森林幾乎保持原樣走在這樣美麗的森林真的是讓心情都放鬆 孟宗竹林、筆直的柳杉造林、潺潺小溪,是景點最豐富的一條步道 輕輕的腳步踏在糯米古橋還佈滿油桐花 走時不時油桐花還飄落在身上,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坪頂古圳的三條水圳年紀都超過100歲了,沿著水圳走是臺北夏天熱門的消暑路線(可以玩水),這次規劃三條水圳以步道串連,走成一個王字,登峰圳-登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古圳引水隧道-清風亭納涼-坪頂古圳&內雙溪水源處-坪頂新圳&內雙溪古道處-坪頂新圳-步道出溪和宮
Thumbnail
坪頂古圳的三條水圳年紀都超過100歲了,沿著水圳走是臺北夏天熱門的消暑路線(可以玩水),這次規劃三條水圳以步道串連,走成一個王字,登峰圳-登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新圳引水隧道-步道-坪頂古圳引水隧道-清風亭納涼-坪頂古圳&內雙溪水源處-坪頂新圳&內雙溪古道處-坪頂新圳-步道出溪和宮
Thumbnail
平等里的居民大約是在1741年移入的,由於這裡缺乏水源,所以才開鑿三條圳道引水灌溉;儘管是人工開鑿且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歲月,這三條圳道至今仍然為平等里近60公頃的農地服務著,堪稱活歷史。
Thumbnail
平等里的居民大約是在1741年移入的,由於這裡缺乏水源,所以才開鑿三條圳道引水灌溉;儘管是人工開鑿且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歲月,這三條圳道至今仍然為平等里近60公頃的農地服務著,堪稱活歷史。
Thumbnail
11/23 08:30飯店出發 09:30南坪古道 12:30內灣老街-內灣支線小火車《 內灣站~合興站》合興車站 15:30 雅聞香草植物工廠 16:00返程 *
Thumbnail
11/23 08:30飯店出發 09:30南坪古道 12:30內灣老街-內灣支線小火車《 內灣站~合興站》合興車站 15:30 雅聞香草植物工廠 16:00返程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