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企業寵壞的大人:中年主管的權力慣性與自我省思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今天在辦公室裡看見一位熟面孔的主管。他走路的節奏沉穩、語氣裡帶著命令語態,身旁的助理安靜地記錄著每一個指令。整個畫面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直到我突然意識到——他不是故意高傲,而是已經習慣了「被服從」。這樣的習慣,可能來自多年的成功、多次晉升、穩定的收入與無人挑戰的位置。

這不是個案。這是我在不少中年主管身上看到的變化——他們不知不覺,成為了被企業寵壞的大人。

當主管變成權力的俘虜

職場晉升的背後,往往是長期努力與實力的累積。值得敬佩,也理當獲得相應的報酬與地位。

但問題是,當這樣的地位持續多年,當每一次開會都是別人點頭、每一次提案都無人反對,這些原本是獎勵的環境,反過來變成一種心理慣性。

他們逐漸不再聽意見、不再學習,甚至連年輕人的語言都感到陌生。這種被企業餵養出來的「順從慣性」,讓人忘記如何對話、如何反省,也讓原本靈活的人格,逐漸被體制定型。

當職場習性蔓延到生活中

最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這種「權力慣性」不會只停留在工作場域。當這些主管離開公司,走進家庭、朋友、社會,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漸漸被排除在真正的對話之外。孩子不再願意說心裡話,伴侶感覺溝通困難,朋友開始與他們保持距離。他們或許會覺得是別人變了,但其實,是他們早已不習慣平等的互動了。

我們是不是也在慢慢被寵壞?

我寫下這些文字,不是為了批判誰,而是對自己提出提醒。當我享有一點小小的權力時,我是不是也開始習慣被配合?是不是也曾對不同的聲音感到不耐?是不是也默默希望別人「照我的方式做就好」?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職位、這間公司、這個體系,我還是那個值得信賴、願意傾聽的大人嗎?

寫在最後:給仍在職場中的我們

我們可以努力成為主管,但不要忘記繼續成為人。

我們可以行使權力,但不要忘記謙遜地與人相處。

我們的價值,不應該只來自職稱與年資,而應來自我們如何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你….最近有沒有也感覺自己「被寵壞」了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觀察到的現象、或曾經親身經歷的感觸。讓我們一起保持清醒,也保持溫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團混亂雙寶爸
3會員
10內容數
一團混亂雙寶爸的其他內容
2024/07/31
自助旅行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過程,從國外旅行的準備到抵達陌生國度所面對的挑戰,都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趟旅程讓人學會應對困難,增強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步一腳印的過程中,旅行者真正地體驗到了旅行的價值,開闊了眼界,豐富了心靈,並獲得了無數難忘的回憶和寶貴的經歷。
Thumbnail
2024/07/31
自助旅行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成長的過程,從國外旅行的準備到抵達陌生國度所面對的挑戰,都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趟旅程讓人學會應對困難,增強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步一腳印的過程中,旅行者真正地體驗到了旅行的價值,開闊了眼界,豐富了心靈,並獲得了無數難忘的回憶和寶貴的經歷。
Thumbnail
2024/07/19
亞斯伯格症特質在職場上可能帶來的優勢。較低的社交需求可能導致高效率和生產力,直言不諱的溝通也有價值。這些特質還可能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和強烈的責任感。
Thumbnail
2024/07/19
亞斯伯格症特質在職場上可能帶來的優勢。較低的社交需求可能導致高效率和生產力,直言不諱的溝通也有價值。這些特質還可能帶來創新解決方案和強烈的責任感。
Thumbnail
2024/07/14
育兒過程中,父母難免會遇到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會引發父母的憤怒。當父母在生氣時處罰孩子,事後常會感到愧疚和後悔。這種愧疚感不僅影響父母的情緒,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發展。
Thumbnail
2024/07/14
育兒過程中,父母難免會遇到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會引發父母的憤怒。當父母在生氣時處罰孩子,事後常會感到愧疚和後悔。這種愧疚感不僅影響父母的情緒,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