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民眾都已經知道,乾癬、白斑與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才行。現在很多人也已經理解痘痘、肝斑(黃褐斑)、脂漏性皮膚炎與慢性蕁麻疹,也屬於皮膚慢性病,需要長期調理體質(膚質)才行。但我發現,這幾年大家雖然對於玫瑰斑已經越來越熟悉,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玫瑰斑也是皮膚慢性病。有不少民眾以為只需要治療幾個月就可以一輩子不發作,或是臉上毛囊螨蟲只要除掉後,就可以永遠不會長回來。但這其實是太過理想化的期待,反而會造成錯誤的認知。
面對皮膚慢性病都是一樣的原則就是「早期診斷、正確治療、及時處理」
因為這些皮膚慢性病只要拖久了,都會越來越難處理。而且這些慢性病治療穩定之後,一定要做預防以減少後續的復發,這樣才能阻斷發炎反應的惡性循環。
每次在門診我跟民眾解釋到這邊,他(她)們都會跟我說:「唉啊,醫生啊,這樣不就表示無法根治,這樣不是就要處理一輩子??」NO!NO!NO!其實大家也不用這麼悲觀,雖然這些疾病跟個別體質(膚質)有關,也就是跟基因有關,目前的確沒有保證可以根治的方法,但只要能好好控制把皮膚導向正軌,減少發作的程度與頻率,久而久之皮膚也有慣性,只要能維持長期的穩定不影響生活,其實也就類似根治了。雖然這些皮膚病的背後誘因很多,但只要一一釐清、趨吉避凶、一起努力,最後還是會有好結果的。
就像是玫瑰斑,其實我發現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有症狀(如下圖)

但大多數人其實沒有意識到要治療,結果常常這樣放著,一拖至少就是10年以上,等到成人時再處理,其實就已經有點晚。常常臉上就已經出現慢性敏感、泛紅、毛孔粗大、血管擴張以及外油內乾的表現,後續即使玫瑰斑治療穩定還是需要再花心思處理先前留下來的後遺症才行。
所以在今年國際玫瑰斑月(Rosacea Awareness Month),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將舉辦記者會並提出呼籲,希望大家可以從青少年就注意玫瑰斑的相關症狀,一旦發現有異狀就要早期診斷、正確治療,這樣長大以後就不需要面對各種後遺症造成的身心壓力。而且這樣還能有效降低玫瑰斑後續惡化風險,減少治療成本並提升平常的生活品質。
記得曾有一名患者從青春期時就就出現明顯的玫瑰斑症狀,但長期以來都誤將玫瑰斑當作一般皮膚敏感與痘痘處理,反覆使用不對症的藥品與保養品,導致病情惡化,最後甚至出現皮膚敏感與發炎。直到求診皮膚專科醫師,接受正確的藥物與雷射治療後,相關症狀與問題才逐漸改善。
玫瑰斑並不可怕,面對它也別害怕,只要方法對了,還是可以找回穩定的皮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