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抗痘只重殺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付費限定

抗痘只重殺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講到痤瘡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我想大家都聽過這隻細菌,其實這隻細菌在我們臉上都有,屬於皮膚常見的共生微生物。痤瘡桿菌是一種生長相對緩慢的典型革蘭氏陽性菌,呈現兼性厭氧特性。痤瘡桿菌主要生活是在毛囊內,但在皮表也可以被發現。 在毛囊內,痤瘡梭菌主要會利用皮脂(sebum)作為其主要能量和營養來源。在生長代謝過程,由於會產生丙酸(propionic acid),而丙酸又稱為「初油酸」,所以痤瘡桿菌也稱為「痤瘡丙酸桿菌」或是「初油酸桿菌」。 當皮脂腺過度活躍或是毛囊開口阻塞導致皮脂堆積時,就會導致痤瘡桿菌過度繁殖而造成後續發炎產生痘痘病灶。
所以先前我們在治療痘痘時,很直覺的就會想到利用抗生素來殺掉痤瘡桿菌,這樣細菌少了就不會長痘痘了。這樣的方法雖然理論上好像很完美,但經過了30多年的經驗發現痤瘡桿菌不甘於束手就擒,於是很容易就產生抗藥性,反而造成人類更大的危機。所以如果不再想方法改變思維,最後等到微生物集體反撲就會相當麻煩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7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27.3K會員
301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家好,我是邱品齊醫師。 我與學籽籌備半年多的全方位養膚線上課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後製中,很感謝在這段期間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迴響與支持,第一批課程即將在 2 月 6 日上架,期待各位在課程中能得到滿滿的收穫,一起朝向皮膚更健康幸福的道路前進。
這幾年在臨床皮膚科相當被重視兩種疾病是「毛囊螨蟲增生症」以及「玫瑰斑」,這兩種疾病其實都不是新的問題,但因為有了新的治療藥物,所以讓不少人將原本困擾許久的皮膚問題改善了,於是這幾年在皮膚門診「驗蟲」與「殺蟲」,突然就變成顯學。 老實說這兩種疾病相關的病原就是毛囊螨蟲,這隻蟲其實生活能力相當弱,只能
大家都知道痘痘(Acne)最常長在臉上與下巴,但有些人卻容易長在身上,這樣的痘痘就稱為軀幹(型)痘痘或軀幹痤瘡(Truncal acne)。其中常見的有以下三種:背部痘(上背與下背)、肩膀痘與前胸痘。
大家好,我是邱品齊醫師。 我與學籽籌備半年多的全方位養膚線上課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後製中,很感謝在這段期間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迴響與支持,第一批課程即將在 2 月 6 日上架,期待各位在課程中能得到滿滿的收穫,一起朝向皮膚更健康幸福的道路前進。
這幾年在臨床皮膚科相當被重視兩種疾病是「毛囊螨蟲增生症」以及「玫瑰斑」,這兩種疾病其實都不是新的問題,但因為有了新的治療藥物,所以讓不少人將原本困擾許久的皮膚問題改善了,於是這幾年在皮膚門診「驗蟲」與「殺蟲」,突然就變成顯學。 老實說這兩種疾病相關的病原就是毛囊螨蟲,這隻蟲其實生活能力相當弱,只能
大家都知道痘痘(Acne)最常長在臉上與下巴,但有些人卻容易長在身上,這樣的痘痘就稱為軀幹(型)痘痘或軀幹痤瘡(Truncal acne)。其中常見的有以下三種:背部痘(上背與下背)、肩膀痘與前胸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