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簡單分享在我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中所接觸到的敏捷精神

什麼是敏捷?
敏捷最早是來自軟體開發領域,就是我現在所處的軟體工程師的環境所發展出來的概念,但其實它是一種面對變化時,可以保持彈性、快速調整的手法。
敏捷精神有幾個基本的重點
- 快速回饋:不要等事情全部做完才檢討,而是每走一步就快速檢視結果,必要時馬上調整
- 小步快跑:不要一口氣做超大規模計畫,而是分成小塊,一步步完成、一步步修正
- 以人為本:相信團隊成員的專業與自我管理,不靠過度控制來推進事情
- 資訊透明:把要做的事情具體紀錄下來,以利讓我們回顧內容或是檢討調整改善
在生活中,敏捷可以帶來什麼好處?
先以生活場景來說,只要懂得運用敏捷精神,生活也能變得更順暢。像是:
- 更容易面對變化
旅行計畫突然遇到天氣問題?用小步調整的思維,改變景點、調整路線,不會因為一個變數整個計畫崩盤。 - 更快達成目標
減肥或學習英文,不是一次設定「一年減20公斤」這種大目標,而是設定「每週減0.5公斤」,每週檢視、調整方法,更容易堅持下去。 - 更輕鬆管理工作壓力
任務多到爆?把任務拆成小塊,按照優先順序一塊一塊完成,不再焦慮整個清單壓在頭上。
不過要做到上面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意識的拆解任務的技能。這個以後可以再分享給大家
舉個大家超有感的例子
想像我們在計畫一趟五天四夜的日本之旅,行程很豐富:早上逛神社,中午吃拉麵,下午泡溫泉,晚上看夜景
結果第一天,就遇到超級大雨,原本安排的戶外活動全被打亂。如果硬要照著原定計畫走,結果想必就是全身濕透、心情爆炸,旅遊品質大打折扣
這時候,敏捷精神就派上用場了:
- 快速回饋調整:馬上看天氣App,評估雨勢,重新調整今天的行程
- 小步調整:把下午的戶外活動換成室內的博物館、咖啡館之旅
- 持續優化:檢視明天的行程是否需要再微調
最後結果我們雖然一開始的完美行程被打亂, 但因為隨時根據現況調整,反而探索到意料之外的有趣小巷、在咖啡店遇到當地人聊天, 這趟旅行比原本預期的還更有故事、更自由自在
其實敏捷精神已經不知不覺伴隨在我們身邊,只要有意識到它的存在,無論是管理工作、經營生活、還是面對未來,擁有敏捷精神的人,永遠走得更遠,也走得更輕盈,它就是一種在變化中仍能穩定前行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