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錄影現場燈光溫暖柔和,主持人笑容親切,氣氛並不如一般娛樂節目那樣浮誇張揚,而是有一種讓人想卸下防備的安定感。
池彥康坐在受訪者位子上,神情淡然,卻比平時更多了一點柔軟。
主持人翻著卡片,話鋒一轉,語氣不急不緩地問出一句: 「那……目前還單身嗎?粉絲應該都很好奇。」
這類問題在圈內並不稀奇,大多數藝人聽到會輕輕一笑,然後以「專注工作」為由避開。
但池彥康沒有逃避,也沒有笑,只是停頓了兩秒,然後極為坦然地說: 「我有很想守護,愛著的人了。」
現場一瞬間鴉雀無聲,連攝影師的呼吸似乎都慢了一拍。
他沒有迴避視線,也沒有帶著任何玩笑意味,只是語氣平靜、真摯地接著說:「我不想讓他受到任何委屈,他值得被好好對待。和他在ㄧ起,並不會影響我用心盡力演好每次的角色……如果大家願意繼續支持我們,我會很感謝。」
這一席話播出後不到半小時,片段在網上瘋傳。
「我們」兩個字成為各大平台熱搜關鍵詞,討論串瞬間破萬。
「天啊,他說『我們』欸!!!!」
「池彥康認了吧?這根本就是官宣了啊啊啊!」
「我哭了,太溫柔太勇敢了吧……誰這麼幸運被他愛著啊?」
當池彥康的那句「我不想讓他受到任何委屈,他值得被好好對待」在訪談中播出時,整個娛樂圈瞬間靜默了一拍。
這不是模糊曖昧的說詞,也不是經紀團隊精心包裝後的回應,而是他自己,在眾目睽睽下,公開地,溫柔又堅定地說出這句話。
沒有提及名字,卻沒有任何人聽不出他說的是誰。
那段採訪片段一釋出,各大討論版面馬上淹沒在截圖、熱議與剪輯影片之中。
粉絲們哭喊、讚嘆、分析,有人感動落淚,有人高呼「這才是愛的樣子」。
但也有人憤怒地質問經紀公司:「這算半公開戀情嗎?」
而就在輿論焦點全數集中於這段訪談時,更大的風波悄悄醞釀著。
起初,是匿名帳號發了第一篇帶著惡意引導的貼文。
【池彥康!!!這是不是已經等於出櫃了?】
接著,像是早已安排好似的,幾個娛樂爆料帳號開始同步發文,內容全都圍繞在「池彥康性向」的話題上。
有人開始指名道姓,有人開始放出模糊照片和剪輯影片;甚至有匿名用戶聲稱自己是某場廣告拍攝的工作人員,寫了長文,暗示他曾目睹池對某位「男音樂人」眼神不尋常。
然後,龐大水軍就跟著湧進來了。
【你要談戀愛我們可以接受,但你不能不誠實。】
【果然,池彥康不參加綜藝,是怕露餡吧?】
【一直單身形象營造得太過頭了,現在回頭看覺得有點噁心……】
短短幾個小時內,「池彥康 性向」、「池彥康 喜歡男生」、「池彥康塌房」登上了討論榜熱門詞彙。
池彥康的同性戀身份被惡意網軍放大炒作,冠上「同志頂流」、「偶像濾鏡破滅」等極具偏見的字眼,意圖引導輿論走向道德審判。
「什麼愛得那麼偉大,不就是個gay還妄想戀愛」「小孩不能看,演藝圈風氣真的敗壞了」
類似的言論迅速攻佔平台熱帖排行榜。
同行的嫉妒、競爭方的操作、水軍的大舉進攻,一時之間,池彥康從票房之子變成話題之火。
甚至有品牌方考慮中止合作,私下詢問經紀公司是否能「給出個解釋」。
脫粉潮也在這時候發生了。
但真正讓粉絲離開的原因,卻不是池喜歡男生。
而是「池哥竟然真的談戀愛了」這份強烈的落差與失落感,遠比任何風波來得直接刺心。
而蘇趁那邊,也沒能倖免。
「你這種人配不上他。」
「整形成這樣還敢出來賣臉。」
「池彥康只是感激你幫他寫OST,不代表他會喜歡你這種人。」
有些留言不是質疑,而是侮辱。
蘇趁更是再度被起底整形的過去,兩人莫名其妙的謾罵誣衊佔滿各大討論網路平台。
然而,這場可能毀滅性的危機,卻在短短四十八小時內急轉直下,因為有一群人,站了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個發聲的是沈念飛。
在一場毫無預告的直播裡,他少見地沒開濾鏡、沒打招呼,只坐在白牆前,語氣冷靜卻語意清晰。
「我要說的話不多,但希望能被聽進去。」
他頓了頓,對著鏡頭道:「蘇趁是我最好的朋友,合作時我們默契很好,但就像我說過很多次,我喜歡女生。我們之間,沒有戀情,也從來沒有過什麼情愫。請大家別再消費這段友誼。」
他眼神堅定,語速穩定:「再來,我也拜託你們,善良一點。不要因為他現在變得好看、身上有爭議、和誰比較親近,就覺得可以任意攻擊。你們不知道他承受了什麼,就沒有資格評斷。」
「他喜歡誰,和誰在一起,不需要經過你們的允許。這世界已經夠難了,不要讓那些好不容易站穩的人,再被你們踹倒。」
這段直播片段在網路瘋傳,留言區意外一致地出現大量「尊重」、「致敬」、「謝謝你說出來」的留言。
與此同時,蘇趁的老搭檔、過去合作過的導演、節目製作人,也陸續聯名發文力挺:
【從出道到現在,他從沒蹭過別人資源,是大家蹭他。你們怎麼忍心說他靠臉上位?】
【拍片時他常常在現場陪到最後一刻,為每段配樂修改不下二十次。這樣的人,不值得你們罵一句「不配」。】
最具爆炸性的,是北部某醫院兒童病房志工的匿名帳號,在網上貼出一張模糊背影照片,配上一段文字:
【蘇先生他來這裡唱歌給小朋友聽已經兩年多了,每次都挑夜間時段,帶著吉他、故事書、還有自費買的禮物,一間間病房唱歌給病童聽,從不曾讓人拍照,也從不帶經紀人。他說,不希望孩子們被當成新聞素材。你們在鍵盤前罵得輕鬆,他卻默默做了你們一輩子都不會做的善事。】
同院醫師、護理師也紛紛浮出水面匿名回應認同,甚至多位家長也上線聲援蘇趁。
這則貼文不到一小時立刻在Dcard、PTT、巴哈與各大粉絲社群中被截圖瘋傳。
池彥康的經紀公司此時也終於出面,以罕見直白的聲明作為回應:
【池彥康,作為演員,一直以來以專業態度對待每個角色。作為一個人,他的選擇與感情不該被惡意揣測與攻擊。我們會依法處理所有對其人格與名譽的侵害行為,也懇請外界尊重藝人隱私。】
聲明一出,粉絲再次分裂。
但更多人,在這場風暴中重新聚攏,選擇留下。
因為池彥康訪談說的那句話:「如果大家願意繼續支持我們,我會很感謝。」
「我們」,不是偶像與粉絲,而是他與那個人。
那個值得他守護的、他愛著的人。
是那樣的堅定與溫柔,讓人無法背棄。
池彥康的那句「我們」,像是為這場風暴劃下了最溫柔的注解。
而這份溫柔,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於是,新一輪的聲援潮興起。
無數剪輯、應援文、手寫圖卡與創作出現在網上。
不再只是嗑CP,而是真心實意想保護一段真摯感情的人們,聚集起來,說:
「你們不孤單。」
「我們願意支持你們,一起走下去。」
而這,就是最強的官方出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彥康不記得自己上次主動發文是什麼時候。
工作需要的轉發、代言廣告的預約發佈,通通交由助理與經紀公司處理,他一直都不是個習慣在網路說話的人。
因為他知道,一旦開了口,所有人就會把那句話放大一百倍,解析、剪輯、揣測。
但這一次,他真的忍不住了。
從「我跟他,也很好」開始,到後來「請停止傷害他,他很好」,再到最後那句,「我不想讓他受到任何委屈,他值得被好好對待」,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短短三則話,會像一把火,把整個輿論點燃。
點燃了,也焦灼了他自己。
他坐在自己的沙發上,手機還握在掌心,訊息通知一跳一跳。
他沒點開,只靜靜望著螢幕那行發出去的文字,心裡有種酸脹感在緩慢擴散。
這樣夠了嗎?
他會不會覺得我太衝動?
還是……這樣才終於讓他知道,我站在他這邊。
他其實一直知道,蘇趁的世界比他想像的更熱鬧,朋友多、人緣好,總是被喜歡、被稱讚。
他不像自己,沉默、不會哄人,也不擅長經營社交。甚至有好幾次,面對蘇趁滔滔不絕的話題,他只能點頭微笑,說不出應對。
但那個晚上,當他看到那些關於蘇趁的留言,那些攻擊他整形、造假、蹭熱度、心機手段的話語,他的指節第一次在手機螢幕上敲得那麼用力,差點砸了手機。
他知道那不是真的。
他也知道,蘇趁懶得解釋。
可就是因為他懶得解釋,才更讓池彥康難受。
他不應該沉默。
不只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這個人,是他認定要守護的。
但他沒想到的是,風向,真的因為他幾句話改變了。
一開始,也有人質疑這是操作,懷疑他們是不是在炒作戀情。
池彥康沒有回應,但他也沒去看評論。他知道他不能再被情緒牽著走。
直到那篇副導的發文出現。
「我見過蘇老師錄音錄到半夜,第二天還出現在片場為了配合劇情氣氛調整音樂。他不是來蹭熱度的,他是真的在用心。」
然後是那位場務的匿名留言:
「有天收工很晚,池彥康主動留下幫忙把設備搬進倉庫。他不是外界說的高冷,他只是話少,做事認真。」
他盯著螢幕,那些話像是什麼溫熱的東西,一點一滴往他內心注入。
原來也有人願意看見這些。
原來他們努力過的東西,沒有白費。
真正讓池情緒湧上來的,是沈念飛的直播。
他原本不常看直播,更別說點進其他藝人的頻道,但當助理把連結傳來,他下意識點開,只聽了前兩句,就坐直了身體。
「我今天沒有要唱歌,也不是為了打歌,是因為我看不下去了。」
鏡頭前的沈念飛,罕見地嚴肅。他說蘇趁很努力、很善良,他說他愛的是女生,說希望大家分清楚現實與幻想。他語氣平和,卻每一句都鏗鏘有力。
池彥康的手指緊了緊。
他沒有意外沈念飛會這樣做,畢竟他和蘇趁兩人是圈內真正的好朋友。
但內心某個隱隱的角落卻有那麼一瞬間落寞了下,一種既釋然、又帶著些許吃味的情緒。
他可以那麼自然地替他說話。
而我,卻是第一次如此明確地站出來。
他不會說得像沈念飛那樣動人,他也沒有那樣的輕鬆與自如的態度。
但那不代表他不想說。
只是,他一直不擅長把愛掛在嘴邊。
他更習慣用行動去證明。
所以當那篇志工的貼文出現:
「有個戴口罩帽子的男生會定期來唱歌、念故事書,小朋友都叫他蘇哥哥。我一直以為只是暖心志工,直到今天看到新聞……那好像就是蘇趁。」
池彥康其實早就知道。
雖然蘇趁從未主動向自己提過,但之前去急診縫治傷口,醫師無意間提起時,自己當下真的頗為敬賞,他果然是個很善良的人。
想起那天蘇煮的難吃的晚餐、煮完後像沒事人一樣笑著說「你叫外送吧我不攔你」、說他自己不是什麼溫柔的人,也沒什麼長處。
但其實他知道,這樣的人,才是最難得。
主播曾問他:「現在還單身嗎?」
他看著麥克風,那一刻他很想乾脆地說出來:不是,我愛的人就在那裡。
但他想起蘇說過,不想炒作、不想別人覺得他們的故事是拿來曝光的話題。
所以他換了一種方式,說:「我現在有很想守護、愛著的人了。如果大家願意繼續支持我們,我會很感謝。」
他講得小心翼翼,但也講得心甘情願。
這是我能給的溫柔,專屬給你的溫柔。
而當他點開社群,看到有人說:「這不是偶像劇,這是我看過最真實的愛」,看到有人寫:「我本來不接受偶像談戀愛,但看到他這樣保護蘇老師,我決定留下來支持」,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
他們並不是一直被誤解。
只是需要時間,讓人看見他們的樣子。
這份溫柔,這份認真,這段關係——
不是操作,不是話術,更不是炒作。
而是,從打從心底生出來的真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夜,蘇趁沒睡。
手機螢幕亮了一整晚,滑了又滑,翻來覆去看著自己名字被掛上熱搜的截圖、各大論壇的熱門串、某些無腦酸言、某些莫名誤解、還有數不清的……攻擊。
他不是沒預料過這天。
他甚至在很久以前、在動第一次手術刀之前就想過,有一天,這些過去都會被翻出來,像剖一隻魚一樣,被檢視、被嫌棄。
但他以為自己會比這更無所謂一點。
他沒想到,那些話裡夾雜著「靠池彥康炒作」、「整過型還敢出來」、「為什麼他配得上池彥康」時,他會那麼難受。
不是因為懷疑自己配不上誰。
而是,那些指控太熟悉了,彷彿整整拉回他最狼狽、最醜陋的過去。
他努力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站穩腳步,以為那些已經過去了。
但網路世界不會放過你,它會記住你所有的「曾經」,然後放大成「現在」來否定你。
他關掉手機,眼睛酸脹,背靠著錄音室牆壁慢慢滑下。耳機裡還在播他前天剛混音好的 demo,那是首他偷偷寫給池彥康的歌,沒人知道,連池彥康自己都還沒聽過。
他低聲笑了一下,苦笑。
他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像過去一樣,冷眼旁觀這些流言蜚語,不去澄清、不去反擊、也不去在乎。但這次不一樣。
因為他發現自己,開始在意了。
開始在意那些不實的揣測是不是會傷到池彥康。
開始在意池會不會因此對他感到麻煩,甚至,疏遠。
就在他開始懷疑這份還沒確定的「關係」是否會被壓垮時,那三則發文像一道光,直接照進來。
「我跟他,也很好。」
「請停止傷害他,他很好。」
「我不想讓他受到任何委屈,他值得被好好對待。」
蘇趁當下整個人呆住,盯著螢幕許久,一動不動。
他本以為池彥康是那種不會介入這種混亂的人,就像他總是安靜地做事、克制地保持距離、不讓任何人過分靠近。
但這一次,池彥康卻選擇公開站出來。
不是透過公關稿,也不是冷處理,而是用自己的語氣、自己的帳號、親自發聲。
蘇趁心裡忽然騷動起來。
他本能地撥了電話,語氣沒好氣:「現在好了,害你也被罵得超慘……」
電話那頭安靜了一拍,然後池彥康低聲回,語氣沉穩,「我被罵,不理會就好。但看到你被罵,我很不舒服。」
那番話簡單得要命,卻讓蘇趁眼眶一熱。
他不是沒被人保護過,但從沒有人,用這麼安靜卻堅決的方式。
當沈念飛的直播播出後,他又愣住了。
沈念飛就是那種會為別人打抱不平的性格。
那天他卻很認真地坐在鏡頭前,說他欣賞蘇趁、說他愛的是女生、說蘇趁有權決定喜歡誰。
說完那段,沈念飛還對鏡頭沉默了幾秒,像是在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蘇趁心裡翻湧著情緒。
沈的話或許是正義,但池彥康的那些話,才是真的讓他無法退後。
後來,有粉絲挖出他在醫院念故事書的舊事。
那不是他有意安排的曝光。那是他真心想做的事,只是不想被拍、不想被當成宣傳。
那段貼文被轉到各大平台,留言爆了:
【整形又怎樣?這才叫真正的人品】
【比起原裝的虛偽,我寧願支持這樣真誠的人】
【蘇老師唱歌給病童聽?我直接哭出來】
蘇趁笑了,笑得眼角泛紅。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不是只有攻擊與質疑,原來也有人,那麼多的人選擇相信。
而就在這一切高漲的時候,《時光電台》的節目播出了池彥康預錄的訪談。
「我現在有很想守護、愛著的人了。如果大家願意繼續支持我們,我會很感謝。」
「我們。」
蘇趁聽到那句時,幾乎沒忍住眼淚。
他知道池彥康一直不愛談私事,對鏡頭能省則省。
可偏偏這一次,他說了「我們」。
那不是刻意,也不是宣告。
那只是一句實話。
在那些紛亂、混濁與惡意之中,這句「我們」,像是救命的浮木,讓他重新抓回自己。
他不是什麼值得被特別保護的人,他曾經自卑、逃避、甚至過度防衛。
但如果這個人,是池彥康,那他想試著成為,值得這份溫柔的人。
他想,或許這場風暴,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因為有他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彥康不是第一次被罵。
從他走紅的那天起,關於他的各種言論就從未停止過——冷漠、難搞、不親民、耍大牌、裝深沉……這些標籤,他一個個看著被貼上去,也一個個默默扛過。
他從沒澄清。
因為他知道,澄清只會招來更多誤解。沉默,才是最有力的防守。
但這一次,他沉不住了。
那些關於蘇趁的謠言越來越難聽。
什麼「靠戀情洗白」、「整形騙粉」、「裝善良炒形象」,甚至還有人說他「根本不配站在池彥康旁邊」。每一句都像刀,刺在池彥康的心上。
他已經出過聲了,三次。
第一次,他說:「我跟他,也很好。」
第二次,他說:「請停止傷害他,他很好。」
第三次,他說:「我不想讓他受到任何委屈,他值得被好好對待。」
他以為,這樣就夠了。
但顯然還不夠。
因為那些攻擊還在。
還在繼續,還在變本加厲。
還在一次又一次,把蘇趁拉進他過去最不想回頭的泥沼。
池彥康坐在自己的休息室裡,經紀人拿著平板氣急敗壞地說:「我說你之前那三則就已經夠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降溫、是模糊焦點、是轉移注意力,不是再加柴火!」
池彥康沒有理他,只看著手機螢幕。
那條匿名帳號的留言上寫著:
【整形就整形,還想洗成苦情?誰不是為紅不擇手段啊。別說池彥康是喜歡他,搞不好只是玩玩。】
很顯然的,他說得還不夠清楚。
那一瞬間,他想起很多事。
蘇趁煮得難吃卻還是堅持自己下廚的晚餐;他在工作室窩在沙發上寫詞時微皺的眉;還有那些說「我又沒事」的笑容背後,其實從來都沒有人替他擋過風。
池彥康的手指收緊,關節微白。
他緩緩打開自己帳號的發文欄,在沒有和任何人討論的情況下,打下那一行字:
「罵我可以,請不要傷害蘇趁,我會心疼。」
沒有客套,沒有經紀人、沒有公關審過的語句。這是池彥康的語言,是他本人,親自寫下來的、帶著真實情感的句子。
他按下發送。
手機幾乎是瞬間震動個不停。
通知一個接一個地跳出來,經紀人當場氣得差點砸了杯子:「你是瘋了嗎?!現在這種風口,你發這什麼鬼話!」
池彥康轉頭看他,神情淡然,卻異常堅定:「如果現在我都不說話,那他一定會以為,他又一個人面對這一切。」
經紀人一時說不出話,只能一臉頭痛地咬牙,「你……你現在不只站隊,這根本是在官宣了你知道嗎?」
「我知道。」池彥康語氣平靜,「這本來就是事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啊…我剛剛是不是看到幻覺】
【池彥康說他“會心疼”?!這不是偶像劇劇情吧?】
【有人罵蘇老師,池彥康直接發文硬剛,誰能不愛這男人!】
【我真的…我本來不能接受我家愛豆戀愛,現在我在好嗑他和他男朋友】
【這句話真的太狠了,比“我愛他”更令人心動的是“我會心疼”】
短短五分鐘,這則貼文的按讚數就破十萬,轉發破萬。
網路平台癱了兩次,《時光娛樂》、《星視角》、《一刻熱搜》全平台頭條變成:
「池彥康:我會心疼」
「你可以罵我,但不能傷害他。」
而在另一頭,蘇趁剛結束錄音,才剛從監聽室出來,手機就震個不停。
他本以為只是又被罵上熱搜,心想著是不是哪張以前胖的照片又被挖出來。
但當他點開社群。那一行指名道姓的偏愛,溫暖治癒了連日來的身心疲憊。
「罵我可以,請不要傷害蘇趁,我會心疼。」
他整個人愣在門口,手機握在手中,忘了把耳機拿下來。
錄音師回頭看他:「蘇老師?」
他沒出聲,默默退回控制室,把門反鎖。
然後坐在沙發上,一句一句默唸那行字。
「我會心疼。」
這句話,來自池彥康口中,破壞力太強了。
不是因為誇張,而是因為太不像他。
池彥康一直是那種什麼都憋著、什麼都自己扛的人。
哪怕在一起後,也很少說甜言蜜語。
最多就是摸摸他頭、拍拍他背、晚上拍戲回來幫他泡杯熱水。
但這次,他選擇把這樣一句話,講給所有人聽。
「我會心疼」,這不是「我愛他」,卻比「我愛他」更難說出口。
因為這是一種帶著責任與認定的愛,是把對方當成自己一部分的愛。
蘇趁心口發熱,忽然鼻子一酸,低罵了一聲:「犯規的大騙子……還說不會哄人!」
他們之間的愛,從來不是轟轟烈烈,而是這樣,靜靜地、穩穩地、像一口溫水,暖到心底。
是那一種被整個人用力抱緊的實感,從心口瞬間膨脹出去的感動。
他盯著螢幕幾秒,還沒來得及發訊息,那熟悉的名字就出現在來電顯示上。
池彥康打來了。
他猶豫一秒才接起來,語氣還強撐著輕鬆:「怎麼辦,你準備要掉粉了……」
「我靠的是演技實力 ,不是人氣流量。」池彥考康的聲音低低的,在電話那頭沒有背景音,只有語氣冷靜的認真。
蘇趁靠著沙發,慢慢說:「你現在是全台灣最浪漫的男人了,你知道嗎?」
池彥康沒笑,也沒附和,只問道:「你還好嗎?」
蘇趁沒立刻回答。
他喉頭有點緊,過了一會兒才說:「還行。沒有你想像中脆弱。」
「我知道你不脆弱。」池彥康停頓了一下,「但我不想你一個人面對。」
「害你被迫出櫃,不好受吧?」蘇趁想逞強,但聲音已經有些軟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池彥康低聲說:「我不會看著我男友一遍又一遍被人罵,卻裝作沒事。你可以笑、可以鬧、可以說不在意,但你不能假裝這些不會傷到你。」
池彥康當初選擇和蘇趁在ㄧ起時,就已經下定決心。
當下也表示,自己不會哄人,也不擅長說好聽的情話,他能接受嗎?
還記得很清楚,蘇趁笑成瞇瞇眼,可愛的說著:有什麼關係,我哄你啊!
沒有什麼特別交往的華麗儀式,純粹就是時機氛圍到了。
「我……」
蘇趁想插話,卻被池接著堵住:「你不用什麼都撐著。我要的不是你笑著撐下去,而是你不開心的時候,願意讓我知道。」
那一瞬間,蘇眼眶紅了。
他一直以為池彥康是不會說這些話的人,不會表白、不會撒嬌、不會浪漫。
他甚至覺得,如果真的要在這段關係裡做「愛說話」的那一方,大概永遠都會是自己。
但池彥康現在,卻是在用所有他不擅長的方式,替他撐起一個防線。
蘇趁低聲問:「你知道你這樣講完,我可能更不想離開你了吧?」
「那就別走。」
「……好啊。」他輕輕笑了聲,像是終於從某種長久的懷疑中走出來。
蘇趁沈默了下,忽然問:「你真的不怕掉粉?」
池彥康不後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平靜的說著:「不怕,但我怕你掉眼淚。」
「那你可得負責一輩子。」
電話那頭傳來短暫的靜默。
然後是池彥康低沉的聲音,一字一句、極輕極溫柔的說:「我本來就是這樣打算的。」
蘇趁沒再說話,只輕輕地把手機從耳邊移開,卻捧在手裡,像捧著什麼寶貴的東西。
他看著那句「我會心疼」仍在社群上霸榜,看著成千上萬人留言、討論、熱議,但他的視線忽然有點模糊。
因為他知道,這句話不是說給大眾聽的,那是說給他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掛上電話後,錄音室一片靜默。
只有牆上的小時鐘還在滴答滴答走著。
蘇趁坐在原地,手裡還拿著手機,屏幕早已黑掉,但那句「我會心疼」仍然像燙印一樣刻在他心裡,久久揮之不去。
他本以為自己早已練就刀槍不入,什麼風浪沒見過?
唱片公司改朝換代時,他是唯一留下來還能出成績的製作人;合作過的藝人,愛他也罵過他;圈內誰不是表面客氣、私下挑刺,他早就習慣了。
甚至當年整形時,他都沒怕過旁人怎麼說。
可池彥康的這一句「我會心疼」,讓他徹底潰堤。
不是因為脆弱,而是因為從沒有人這樣對待過他。
不是可憐,不是施捨,不是短暫的憐惜,而是來自一個真正看見他全部樣子的「男朋友」,用最直接的方式,站在他面前、擋住全世界。
他低頭,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臉。
「蘇趁,你不能這麼容易被收買啊……」他小聲自語。
從看到那則貼文,到接完那通電話,他心跳的頻率根本沒下來過,連耳朵都有點發燙。
這時,訊息一跳,是池彥康傳來的:
【今晚好好休息,別一直想網上的事。】
【你不需要跟任何人證明你配得上誰。你就是你,已經很好了。】
【有我在。】
簡短幾行,卻像一層層暖流一樣灌進他心裡。
池彥康明明自己也被網民們狠狠傷害啊!!!
蘇趁忽然很想見他。
可又不想現在過去。
他怕自己真的見到他,會像個做錯事的小孩撲進他懷裡哭出來,那太不像他了。
所以他乾脆打開音樂軟體,開始整理之前未完成的demo。
有一首是他為池彥康寫的,還沒命名。
旋律有些不完整,歌詞只寫到副歌。他原本以為這首歌會爛尾,但此刻再打開檔案時,內心卻忽然澎湃起來。
我會心疼。
這四個字,像是什麼魔法,讓整首歌忽然有了完整的形狀。
不是依賴,也不是脆弱,而是他終於知道該怎麼寫出那種情緒。
「你不說很多話,但每個動作都把我護得很好。」
「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直到你說那句話,我才知道,我從沒被這樣愛過。」
他坐在鍵盤前,一邊敲、一邊哼,眼神漸漸專注,嘴角不自覺上揚。
在一個無風也無浪的夜裡,彼此靜靜陪伴。
沒有擁抱,卻比擁抱更靠近。
因為他們知道:
真正的靠近,不是一定要手牽手站在人前。
而是當全世界都轉身的時候,彼此仍然在彼此身後。
你是我會心疼的人。
所以我不會讓你受傷。
我是你會心疼的人。
所以我不會讓你孤單。
這場風暴,他們沒有高調對外宣告「我們在一起」。
但整個世界,都開始明白:
他們早就不是「會不會在一起」的問題,而是早已無法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