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為當室內設計師是在做夢想,那你一定還沒醒。
在台灣當設計師,比打怪還要殘酷。
早上七點,手機就炸了。
「設計師!你今天能不能來一下?我媽說那個牆壁她看了不喜歡,要改。」
「設計師~我昨天在蝦皮看到一個超便宜的燈,可以幫我換成那個嗎?」 一天的開始,就是用忍耐開局。
正職不是設計,是「低聲下氣」
台灣市場的潛規則:設計師=隨傳隨到的免費諮詢師。
- 免費幫忙看風水
- 免費陪逛IKEA
- 免費畫草圖,畫了三版後說:「我還沒決定要不要找你做。」
- 免費給想法,然後轉頭找工班「自己做比較便宜」。
專業?不存在的。
在這裡,設計師的專業=Google搜尋+長輩群組轉傳。
「只是改一下而已」的深淵
「設計師,那個玄關鞋櫃我想加高10公分~只是小小改一下啦!」
實際流程是這樣的:
改鞋櫃 → 影響牆面 → 改動電源插座 → 重畫天花板 → 重新排燈 → 預算爆炸 → 被罵為什麼報價這麼高。
最後一句永遠是:
「你們設計師喔,真的很會賺。」
(設計師在心裡哭:是很會賠。)
報價地獄
台灣市場最經典的對話:
客戶:「太貴了啦~我朋友說他找工班自己做,便宜三萬耶!」
設計師微笑:「那建議您找朋友。」 客戶:「可是我想要你的設計啊~只是價格可以再給個友情價嗎?」
友情?我們認識三天好嗎?要不要乾脆結拜?
最後,設計師變成什麼?
- 肝指數破表
- 胃潰瘍加劇
- 長期失眠
- 對「美感」這個詞產生厭世感
夢想本來是打造理想空間,最後變成在鞏固自己的人格邊緣。
小小的心聲:
我們不是魔法師,
不是心靈導師, 也不是萬能提款機。
我們是靠專業吃飯的人。
尊重設計,就是尊重你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