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參加前往內地的兩日一夜旅行團,既去東莞,又去佛山,回程又經中山返回深圳,沒有一直開啟手提電話的定位功能看看那是甚麼路線,所以實在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順路還是隨旅行社意思按成本規劃的旅程,但只知去中山就是為了去一個免費入場的森林公園和一個買手信的地方,總而言之旅程雖然都有一些亮點,不過坐在旅遊巴上的時間也挺長。
難得輕輕鬆鬆坐在媽媽的身旁,再沒有說到她骨骼退化而感到膝頭痛楚,也沒有再說到太太為何這次跟弟兄姊妹去肯亞而我沒有相伴,反而藉此和她多說到過去。
知道她有一位金蘭好姊妹,我自少也認識,並且對方也好像待我如兒子一樣,便問她們當時是如何認識的,是誰先在那個製衣工廠返工,當時的工作是怎樣之類。想起小學時的書本也告訴我們香港在上世紀的那個年代就是由那樣的輕工業起家,所以那個時候來到香港的新移民有不少都是從事製衣的工作,我媽媽和她的金蘭姊妹也是當中的一份子。之後我媽媽和那位阿姨先後踏入人生另一階段,也隨着香港的經濟發展而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直至她說到那位阿姨後來搬到土瓜灣居住,我才有印象那是我認識那位阿姨的最起初時候。沿着交通網非常完善的高速公路往下一個目的地,見到內地的基本建設發展迅速,我們當然也會驚嘆中國大陸快速的發展和轉變,我們也提起我年幼的時候返回內地,火車到達羅湖便開始要「打蛇餅」直到進入深圳,因為中間要穿過好幾個官員的櫃檯,那時候返回內地真的是一件大事情。但事實上,當時媽媽那邊的親戚大部份已經來了香港,她帶着我和妹妹返內地很多時就是去探望那位阿姨住在廣州的親人,她幾位兄姐的兒子都比我年紀大,何況我們還遠道去廣州作客,他們當然肩負起照顧我和帶我去玩的責任。說到他們,媽媽又滔滔不絕說起當日和今日各人的情況,她慨嘆今時不同往日,各個家庭各有各的困難,但從字裏行間卻聽得出昔日他們建立的情誼相當深厚,而事實上,昔日帶我到處去玩耍的一位大哥哥前陣子中風,我和媽媽也曾專誠前往廣州探望他。
巧合地,這次前往內地旅行就是為了陪媽媽去看一齣叫【廣東千古情】的舞台表演,顧名思義,這是一齣有關廣東省發展的表演,由昔日一個務農社會,發展到人人豐衣足食,歌舞昇平,發展蓬勃,甚至在上世紀開始有絡繹不絕的廣東人前往南洋開天闢地,最後說到他們沒有忘記祖國和故鄉當然是政治正確的一個最適合又感人不過的故事結局,不過在這齣舞台表演中的確重溫了一些歷史,尤其深刻是說到廣州的歌舞娛樂文化,確受外來及西方文化的影響,其中香港上世紀末一隊知名樂隊的歌曲能夠成為表演的一部份,也代表着香港對廣東省的影響也佔有一席位。
這齣舞台表演的場地,是屬於佛山的一個主題公園之內,這個主題公園的賣點不是着重在玩機動遊戲或看動物,卻透過使用高科技視覺效果在不同展館帶出不同歷史主題,例如在【廣州起義】中讓你恍似置身槍林大雨中,而另外在【南海一號】的展館則是讓你感覺坐著的遠航船正在汪洋大海中經歷大風大浪,然後終於去到南洋落地生根云云,那些特技效果可以算是老少咸宜,而主題大多都是跟歷史有關,這個方向在中國大陸肯定最穩妥及沒有爭議。
另外,主題公園主要有三條大街組成,其中一條大街裝飾成上世紀舊廣州的風格,當中有很多霓虹燈、大招牌,並具西方特色的一些飾物如教堂大鐘等,又有三輪人力車、舊電視模型、舊舞台、傳統店舖等供人拍攝,我不敢肯定舊廣州是否完全是這樣,不過從這條街道的佈置卻充滿了懷舊色彩,我和媽媽在這裏也拍了不少相片。
這個旅程開始前也沒有想到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旅程,最多只是想到這是和媽媽的一個親子之旅,不過由坐車時說起的題目,並且在那個主題公園看到的東西和那齣舞台表演,皆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趟穿梭歷史的旅程,無論是抱有學習認識中國尤其是廣東省的歷史和文化,又或者純粹是一個和媽媽相處的時候,這趟旅程都令我留下正面的評價。
(0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