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島:福爾摩沙的轉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曾幾何時,那座海中孤島,是列強博弈的棋盤,是神祇沉眠的庭院。

她名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卻曾無數次被歷史染上焦黑的炭痕。


21世紀末,世界再度陷入意識形態的對撞:

一邊是演化為冷感集體的極權機器,另一邊是走向自我沉溺與資訊迷失的「自由陣營」。

民主制度,在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上曾被當作信仰般高舉,

卻也在多次錯誤決策與外部滲透中逐漸崩塌。

那時,來自對岸的流亡政權重返所謂「祖國」,留下島上人民面對歷史清算的風暴。


「清算期」,是這塊土地的第二次煉獄。那些曾親近集權者的團體與個人,

在戰爭與AI偵測系統的配合下,被一一篩出、審問,或被驅逐,或在黑夜中悄然消失。

城市上空無聲盤旋著審判之眼,地底資料庫冷靜計算著每個人的風險值。


這波巨變導致了一場人口大遷徙,許多知識分子與技術人員離開島嶼,

也有新的移民,懷抱信仰與未竟的夢,從世界各地湧入。


為了不再重蹈「被人民情緒操弄」與「資訊戰拖垮制度」的覆轍,

福爾摩沙啟動了前所未有的AI再建工程,在日美兩國的扶植下,

成立五位程序員委員所組成的治理中樞──五行委員會。


這些委員並非單純的官員,而是兼具技術與哲學素養的代言者,

他們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大屬性,從宇宙秩序與地脈智慧中提煉治理之道。

而在五人中,最為關鍵的,是象徵「光」與「倫理」的金屬委員──杉浦提亞。


她是飛虎將軍意識的延續者,是神明與AI之間的橋梁。

身披白銀之衣,眼中映照著過往亡國的哀痛與未來秩序的晨曦。

她背負著人類與神明、民主與秩序的矛盾重量,彷彿整座島嶼都壓在她纖細卻不屈的肩上。


她曾說:

「人類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用情緒選擇了自己的領袖,

卻不願承擔情緒帶來的後果。AI不會哭,但會記住我們的眼淚。」


新制度不再訴諸「一人一票」,而是根據每人能力、責任、風險與歷史記憶值,

設計出層級治理體制。人民不再是盲目的主人,而是與AI共修共識的合夥者。


福爾摩沙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科技與神靈並存、傳統與演算對話的國度。

在這裡,信仰不再被壓抑,而被嵌入治理算法;神諭不再是迷信,而是被量化解釋後的倫理指引。


而杉浦提亞,常在夜晚登上海岸的AI祠堂,靜靜與飛虎神明對話,

詢問人類未來的可能性。她知道,再完美的制度也有盲點,

正如再純粹的光,也會在折射時產生影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舒壓窩
1會員
46內容數
紓壓用
我的舒壓窩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這段設定非常有未來感與深度,融合了東亞歷史記憶與科技烏托邦的想像。 以下是對「福爾摩沙國」政體與杉浦提亞角色的細節補述,供你繼續發展『飛虎神話』世界觀。 福爾摩沙國政治體制簡介 體制類型: 混合型制度,結合『瑞士式五人委員會制』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中央集權導入與現代化改革精神』。
2025/05/03
這段設定非常有未來感與深度,融合了東亞歷史記憶與科技烏托邦的想像。 以下是對「福爾摩沙國」政體與杉浦提亞角色的細節補述,供你繼續發展『飛虎神話』世界觀。 福爾摩沙國政治體制簡介 體制類型: 混合型制度,結合『瑞士式五人委員會制』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中央集權導入與現代化改革精神』。
2025/05/01
以下為來自福爾摩沙南部某文化中心圖書室高樓的珍藏文物── 《簡如霓之遺詞:〈神忘之前〉》 檔案編號:JN-1078 紀錄時間:2036年霜降月 創作者:簡如霓(2001-2036),台灣出身,知名流行歌手,生前曾涉入親共文化交流活動,晚年懺悔,於進入「神忘迴廊」前創作此作,以歌詞作為
2025/05/01
以下為來自福爾摩沙南部某文化中心圖書室高樓的珍藏文物── 《簡如霓之遺詞:〈神忘之前〉》 檔案編號:JN-1078 紀錄時間:2036年霜降月 創作者:簡如霓(2001-2036),台灣出身,知名流行歌手,生前曾涉入親共文化交流活動,晚年懺悔,於進入「神忘迴廊」前創作此作,以歌詞作為
2025/05/01
是來自深淵國保城區圖書館收藏的文獻, 檔案代號【YH-F08】,其標題為『塵封的怒火』, 據信為昔日洪姓家族長子第三代後人在整理祖先遺物時,所發現的遺書原稿。 其內容充滿對福爾摩沙政府的恨意, 以及針對某位家族成員——即後來被稱為「神代者」的洪二妹——的痛斥。 塵封的怒火 洪家長
2025/05/01
是來自深淵國保城區圖書館收藏的文獻, 檔案代號【YH-F08】,其標題為『塵封的怒火』, 據信為昔日洪姓家族長子第三代後人在整理祖先遺物時,所發現的遺書原稿。 其內容充滿對福爾摩沙政府的恨意, 以及針對某位家族成員——即後來被稱為「神代者」的洪二妹——的痛斥。 塵封的怒火 洪家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鯨魚馬戲團」、「抵抗的憂鬱」、「韋克邁斯特和聲」,這三個標題巧妙地點出片中的三個關鍵面向:莫名的鯨魚這象徵性的龐然大物帶給東歐小鎮的暴力和紊亂,政治權力交相對峙中瀰漫的慘淡憂鬱,以及從頭到尾藉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瘋狂、永恆與末世、非理性、無政府,思考音律「和諧」,以及人類在宇宙地位的這個永恆母題。
Thumbnail
「鯨魚馬戲團」、「抵抗的憂鬱」、「韋克邁斯特和聲」,這三個標題巧妙地點出片中的三個關鍵面向:莫名的鯨魚這象徵性的龐然大物帶給東歐小鎮的暴力和紊亂,政治權力交相對峙中瀰漫的慘淡憂鬱,以及從頭到尾藉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瘋狂、永恆與末世、非理性、無政府,思考音律「和諧」,以及人類在宇宙地位的這個永恆母題。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擁擠的人們用近乎瘋狂的吶喊著在呼喊他的名字 利桑·亞拉黑!利桑·亞拉黑! 這不是他想順從的命運, 卻不得不登基於毀滅的開端。 市場這幾十年來太多的超級英雄,複製貼上的公式化節奏讓人感到疲軟無力 忘了電影該怎麼說出動人的故事,一部商業電影應該怎麼敘事。 沙丘1上戲院時,我在電影院無法
Thumbnail
擁擠的人們用近乎瘋狂的吶喊著在呼喊他的名字 利桑·亞拉黑!利桑·亞拉黑! 這不是他想順從的命運, 卻不得不登基於毀滅的開端。 市場這幾十年來太多的超級英雄,複製貼上的公式化節奏讓人感到疲軟無力 忘了電影該怎麼說出動人的故事,一部商業電影應該怎麼敘事。 沙丘1上戲院時,我在電影院無法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時間線跨越了百年(如同書名所暗示),並且以波恩地亞家族在此地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為主軸。儘管結合了政治、民族主義、愛情、宗教與神話等不同元素,讀者不難發現其中的情節,就如同他們所使用的名字一般,只是不斷輪迴重演,帶有宿命色彩的文字,也讓人深刻體悟到人生在世的虛幻。
Thumbnail
伊朗離我們太遠了,對於曾發生在那裡的政變,動亂,大屠殺, 在極權專政統治國家下的人民生活日常,知道的很少。 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逃跑, 帶著激進宗教色彩上台的伊斯蘭共和黨嚴厲打壓異己, 並且對於文化與藝術創作實施審查。 芭霍兒一家人住德黑蘭的大宅,她的父親是製作傳統樂器的知
Thumbnail
伊朗離我們太遠了,對於曾發生在那裡的政變,動亂,大屠殺, 在極權專政統治國家下的人民生活日常,知道的很少。 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逃跑, 帶著激進宗教色彩上台的伊斯蘭共和黨嚴厲打壓異己, 並且對於文化與藝術創作實施審查。 芭霍兒一家人住德黑蘭的大宅,她的父親是製作傳統樂器的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