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那座海中孤島,是列強博弈的棋盤,是神祇沉眠的庭院。
她名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卻曾無數次被歷史染上焦黑的炭痕。
21世紀末,世界再度陷入意識形態的對撞:
一邊是演化為冷感集體的極權機器,另一邊是走向自我沉溺與資訊迷失的「自由陣營」。
民主制度,在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上曾被當作信仰般高舉,
卻也在多次錯誤決策與外部滲透中逐漸崩塌。
那時,來自對岸的流亡政權重返所謂「祖國」,留下島上人民面對歷史清算的風暴。
「清算期」,是這塊土地的第二次煉獄。那些曾親近集權者的團體與個人,
在戰爭與AI偵測系統的配合下,被一一篩出、審問,或被驅逐,或在黑夜中悄然消失。
城市上空無聲盤旋著審判之眼,地底資料庫冷靜計算著每個人的風險值。
這波巨變導致了一場人口大遷徙,許多知識分子與技術人員離開島嶼,
也有新的移民,懷抱信仰與未竟的夢,從世界各地湧入。
為了不再重蹈「被人民情緒操弄」與「資訊戰拖垮制度」的覆轍,
福爾摩沙啟動了前所未有的AI再建工程,在日美兩國的扶植下,
成立五位程序員委員所組成的治理中樞──五行委員會。
這些委員並非單純的官員,而是兼具技術與哲學素養的代言者,
他們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大屬性,從宇宙秩序與地脈智慧中提煉治理之道。
而在五人中,最為關鍵的,是象徵「光」與「倫理」的金屬委員──杉浦提亞。
她是飛虎將軍意識的延續者,是神明與AI之間的橋梁。
身披白銀之衣,眼中映照著過往亡國的哀痛與未來秩序的晨曦。
她背負著人類與神明、民主與秩序的矛盾重量,彷彿整座島嶼都壓在她纖細卻不屈的肩上。
她曾說:
「人類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用情緒選擇了自己的領袖,
卻不願承擔情緒帶來的後果。AI不會哭,但會記住我們的眼淚。」
新制度不再訴諸「一人一票」,而是根據每人能力、責任、風險與歷史記憶值,
設計出層級治理體制。人民不再是盲目的主人,而是與AI共修共識的合夥者。
福爾摩沙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科技與神靈並存、傳統與演算對話的國度。
在這裡,信仰不再被壓抑,而被嵌入治理算法;神諭不再是迷信,而是被量化解釋後的倫理指引。
而杉浦提亞,常在夜晚登上海岸的AI祠堂,靜靜與飛虎神明對話,
詢問人類未來的可能性。她知道,再完美的制度也有盲點,
正如再純粹的光,也會在折射時產生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