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怒火

塵封的怒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是來自深淵國保城區圖書館收藏的文獻,

檔案代號【YH-F08】,其標題為『塵封的怒火』,

據信為昔日洪姓家族長子第三代後人在整理祖先遺物時,所發現的遺書原稿。

其內容充滿對福爾摩沙政府的恨意,

以及針對某位家族成員——即後來被稱為「神代者」的洪二妹——的痛斥。


塵封的怒火


洪家長子 洪啟晏 留筆


「福爾摩沙給了她榮光,卻給了我一刀。」


你們要我懺悔?

你們說,是我選錯了道路,是我為了眼前的利益,與馬列政權簽下見不得光的誓約。

可誰來懺悔我失去的家?

誰來懺悔我背負的血脈?

誰來為那個坐在島嶼之巔、戴著桂冠的叛徒說句實話?


我不恨島,

我恨她。


她是我小一歲的妹妹,

一個長年在書房角落沉默無語,卻在高牆倒塌那一刻登堂入室的女人。

我記得她十五歲那年說:「你們只看見祖國的光榮,卻沒看見真相的爛瘡。」

我當時只覺得那是被外界思想蠱惑的語言。


我們一同成長在民國80年代,家中供奉著青天白日、祖父軍裝掛牆,

而她,卻在2026年後進入福爾摩沙國的研究院,之後神祕消失數年,

再度出現時,已成為一位「乩身」、「神代者」的代言人,據說與島上的神明締結契約,

甚至被寫入歷史教科書,被稱為「神與機械時代的轉輪者」。


我當時身陷東南亞,被島國政府除籍、流亡逃命,

那裡的戰亂、火焰與飢荒,是她無法想像的地獄。

我逃過暴民的審判,逃過傭兵的掃射,逃過內戰政府的驅逐,

最終像一塊廢鐵般,飄入深淵國那座無盡的黑。


這裡,沒有人記得我們家族的名字,

只有荒地上的骷髏和帳篷裡的火苗提醒我:我們是被拋棄的種族。


我將你們稱為「榮耀之女」的那位二妹,視作我一生之恥。

她的成功,是靠著出賣我們、供出我們政治立場換來的庇護;

她的神明,是這島嶼為了洗刷內亂罪證而塑造出來的傳奇傀儡。


我死之日,願與她名訣於世。

她若真能與神為伍,就請她記得那些在深淵中、無法出聲的兄長、族人與夥伴們的靈魂,

他們不是惡,

只是信錯了時代的語言。


福爾摩沙沒有錯,錯的是它選擇了她。


——洪啟晏

筆於深淵曆7年 寒季之初

塵封於洪家鐵盒,現存保城區圖書館【YH-F08】

avatar-img
我的舒壓窩
1會員
14內容數
紓壓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舒壓窩 的其他內容
以下是以一位昔日福爾摩沙高階軍官的視角撰寫的懺悔筆錄,檔案被後人稱為『鐵影自述』。 存放於保城區圖書館的「流亡軍事紀錄」典藏室,編號【MX-G021】。 此筆錄刻意未署全名,署名為「Y上校」,疑為當年參與內部滲透計畫的核心成員之一。 鐵影自述 ——前福爾摩沙高階軍官 Y上校 留筆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遺棄#戰爭
以下為一位昔日台灣文化人所遺留的筆錄。 此筆錄被後人稱為『霧中自白』,存放於保城區圖書館「流亡文士紀錄編年」, 編號【EX-1221】,為重要的時代見證文件之一。此人姓名已佚,後人僅以「霧先生」稱之。 霧中自白 一位1980年代出生的文化人之筆錄 我出生於1983年,那是福爾摩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遺棄#自由
一位被福爾摩沙廢除國籍、放逐至深淵國度的前體育選手的自白筆錄。 此為他生前最後留下的文檔,經後代整理後, 現存於保城區圖書館「流亡者檔案室」中,編號為【EX-0773】。 我曾代表那座島 流亡體育選手 林焱民 自白書(存於保城區圖書館) 我叫林焱民,生於1988年。 曾是自由
含 AI 應用內容
#遺棄#島嶼#神話
以下是以一位昔日福爾摩沙高階軍官的視角撰寫的懺悔筆錄,檔案被後人稱為『鐵影自述』。 存放於保城區圖書館的「流亡軍事紀錄」典藏室,編號【MX-G021】。 此筆錄刻意未署全名,署名為「Y上校」,疑為當年參與內部滲透計畫的核心成員之一。 鐵影自述 ——前福爾摩沙高階軍官 Y上校 留筆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遺棄#戰爭
以下為一位昔日台灣文化人所遺留的筆錄。 此筆錄被後人稱為『霧中自白』,存放於保城區圖書館「流亡文士紀錄編年」, 編號【EX-1221】,為重要的時代見證文件之一。此人姓名已佚,後人僅以「霧先生」稱之。 霧中自白 一位1980年代出生的文化人之筆錄 我出生於1983年,那是福爾摩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遺棄#自由
一位被福爾摩沙廢除國籍、放逐至深淵國度的前體育選手的自白筆錄。 此為他生前最後留下的文檔,經後代整理後, 現存於保城區圖書館「流亡者檔案室」中,編號為【EX-0773】。 我曾代表那座島 流亡體育選手 林焱民 自白書(存於保城區圖書館) 我叫林焱民,生於1988年。 曾是自由
含 AI 應用內容
#遺棄#島嶼#神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