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卡氾濫的美國與亞洲相比,歐洲地去的萬豪白金相對稀少,獲得正常基本禮遇的機會當然高出很多。
比方說,大家一定會期盼的升等,只要在入住的前幾天,以客氣語氣詢問是否有升等機會,我自己目前在歐洲的成功機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就連在夏季旅遊旺季也一樣。少數失敗的那幾次,都是入住有足夠開會空間的飯店、正好被團體包場的滿房狀態,這種狀況下還想要升等,當然是強人所難。
萬豪白金歐洲升等稀鬆平常不過,只要有機會升等,通常飯店都很大方,就算訂的是基本房,馬上跳升到有無敵景觀的高樓層房間甚至是套房。
我曾經聽過也是萬豪白金的美國朋友抱怨,他在美國國內出差都是以萬豪作為第一優先考量,但某次詢問升等未果,得到的待遇反而是「面對停車場垃圾堆的二樓房間」,他的同事完全沒有任何會籍,被分派的反而是高樓層景觀房間,身為在歐洲處處受到禮遇的我,很難想像他那種不如棄卡的哀怨。
至於酒廊與早餐,普遍而言當然比不上亞洲的慷慨排場,但是東歐的幾間萬豪都有出色表現,比方說布拉格與布達佩斯,尤其是布達佩斯的萬豪,願意把正好面對多瑙河碼頭的珍貴景觀第一排空間讓給高卡酒廊,手筆氣派。關於商務客最需要的提早入住與延遲退房(在長途飛行之後、能夠好好洗澡倒頭就睡是莫大幸福),飯店也幾乎都能夠配合。
既然萬豪白金福利這麼好,應該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吧?
過譽的萬豪品質
當然有啊。首先,萬豪體系旗下品牌眾(太)多,品質良莠不齊,也有許多是當地業者靠加盟金套上招牌、硬體與服務完全顛覆眾人對萬豪的美好想像。一開始我提到的那些美好經驗,並不是閉著眼睛隨便按一按就找到的飯店,全都是經過第三方網站的消費者評論找出來的珍寶,老實說,如果誤以為高價就會得到高品質產品,那麼踩雷也不令人意外。
有沒有看過整體評分超低(地段不佳、老舊、房間小、飲食水準普普)但價格超貴的萬豪,一定有吧,比方說在台灣,就有以加盟模式成為萬豪體系的台灣台北宿之酒店,花蓮的艾美酒店,這兩家都不會是當地人住宿觀光差旅的首選吧?但頂著萬豪招牌可以吸引不知情的外國客,同理,這種CP值後段班的歐洲萬豪飯店還不少,光是在米蘭就有一堆。
其次,飯店價格在疫後翻了兩、三倍,與這樣的成本相比,會員得到的福利與付出成本已經不成比例,兩個人的豐盛早餐,加上酒廊的飲料與食物,值得你付出上萬台幣以上的代價嗎?更何況,旅遊的樂趣之一就是挖掘當地美食,在飯店吃自助式早餐,到了中午還消化不完,哪裡有空間可以容納外面的其他食物?
放棄免費飯店早餐更加海闊天空
我和伴侶有次住在越南胡志明市的艾美酒店,就遇到了這種尷尬處境。第一天的時候,有驚人掃盤能力的伴侶看到酒廊的美食、吃三小時也無法嘗盡每一道佳餚的盛宴級自助餐,當然是喜出望外,到了第三天,他自己提出要求,改在酒廊吃早餐,「比較簡單精緻,人也沒那麼多……」,到了第四天,我們直接放棄高卡會員福利,到了外頭探險覓食,在熱風習習的陽光早晨,與當地人一起在街邊品嚐真正的越南風味,成了我們那一趟旅行的美好記憶。
讓我們真正放棄早餐迷思的關鍵,是某次里斯本之旅,我們住了廣受好評的Ivens與比較小眾Memmo Principe Real,後者雖然沒有會員禮遇早餐,但是B&O電視與愛馬仕備品都有加分,更重要的是,服務親切俐落,房間設計低調奢華,空間更大,可以俯瞰讓人不捨入眠的絕美景緻。
如果把免費早餐納入必要條件之一,那麼,我們永遠不會有機會親炙這間讓我們回味無窮的飯店。
旅行的主角不是飯店
有佈局全球的能力,在某個地區或城市未必能夠取得領先地位,比方說,北歐地區是麗笙深耕多年,更能夠找到品質優秀的住宿選項;至於台灣人熟知的日本,那就更不用說了,有許多深具日式飯店服務價值與設備的當地連鎖飯店,豐儉由人。
萬豪有世界一流的飯店,不過,未必所有一流的飯店都在萬豪;更何況,旅行的主角永遠是旅途中的學習與沉澱,而不是睡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