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7年 米特發行專輯《大地之息》 —以聲音書寫島嶼記憶,向世界傳遞臺灣文化的深情呼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走過世界之後,他們選擇回望這片土地——

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於2025年春天推出第二張專輯《大地之息》(The Breath of the Land),由團隊全程製作、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並獲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發行。這不僅是一張音樂專輯,更是一封寫給臺灣的聲音情書,也是一場從土地深處發出的文化呼吸。

「這張專輯是我們第二個五年的總結,試圖從文化、記憶與土地的角度,回望並回應『我們是誰』。我們希望透過《大地之息》,重新啟動與世界的對話,把臺灣的聲音帶得更遠。」創辦人陳冠文如此詮釋這張作品的精神。

《大地之息》專輯同名曲MV特別遠赴台東海岸取景,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走入自然田野,以音樂呼應土地的呼吸與記憶。圖為團員於台東拍攝現場合影。(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大地之息》專輯同名曲MV特別遠赴台東海岸取景,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走入自然田野,以音樂呼應土地的呼吸與記憶。圖為團員於台東拍攝現場合影。(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從回顧走向發問:薩克斯風能否奏出台灣的聲音?

繼2018年發行首張同名專輯紀錄團隊創團五年的軌跡後,《大地之息》展現了米特邁入成熟階段的內在探尋。這張作品起於一個提問:「演奏著來自西方的薩克斯風,什麼才是我們臺灣自己的聲音?」

作為全臺唯一連續七年獲選國藝會「Taiwan Top」的薩克斯風重奏團,米特多年來活躍於國際舞台,從香港、澳門、新加坡,到世界薩克斯風年會站上克羅埃西亞國家劇院,積極展開跨文化對話。而回到島嶼,他們選擇從自身文化與記憶出發,邀集多位臺灣作曲家與編曲家,以薩克斯風重奏為語言,書寫屬於這片土地的聲音。

十首作品描繪聲音地景,從風、雨、民謠到歷史

《大地之息》共收錄十首作品,涵蓋原創委託、民謠改編與大型合奏曲目,展現米特重奏語彙的多樣風貌與細緻層次。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第二張專輯《大地之息》由風潮音樂正式發行,於2025年4月30日同步上架各大實體與數位音樂通路。專輯封面由狄諺工作室設計,融合薩克斯風意象與台灣地景紋理,象徵音樂與土地的共鳴與對話。(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第二張專輯《大地之息》由風潮音樂正式發行,於2025年4月30日同步上架各大實體與數位音樂通路。專輯封面由狄諺工作室設計,融合薩克斯風意象與台灣地景紋理,象徵音樂與土地的共鳴與對話。(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專輯的開場曲〈大地之息〉由作曲家梁婉筠創作,是米特委託的全新原創作品。全曲分為三個樂章,從風拂過土地、陽光灑落田野,到雨水滋養萬物,以薩克斯風重奏描繪自然意象與土地的脈動,並融合客家民謠動機,展現人與環境之間溫柔而深層的共生關係。作品在技術與音響層次上皆具高度挑戰性,卻同時保有詩意與純粹,是整張專輯的起點與象徵。

「這首作品對我而言意義非凡。」米特團長陳冠文回憶道:「那時我們正踏入第二個五年,開始更明確地尋找屬於台灣的聲音,《大地之息》就是這段探索旅程的起點。我們甚至為了拍攝這首曲子的MV,遠赴台東海岸取景,透過風的聲音與海的畫面,去感受這片土地最原初的呼吸。它不只是音樂,更是我們凝視腳下土地、重新認識自己的開始。」

〈四月望雨幻想變奏曲〉由作曲家陳昶安創作,選用鄧雨賢四首經典旋律:《雨夜花》、《月夜愁》、《望春風》、《四季紅》,以變奏手法將熟悉旋律化為當代語彙,在傳統與創新的交織中,讓旋律重新被傾聽、被理解。

周宣宏的〈恆春古城-琅嶠之憶〉則是一首極具敘事性的原創作品,分為三個樂章,以八寶公主傳說、古城意象與〈思想起〉旋律為靈感,描繪南臺灣恆春的歷史與人文。這首十重奏作品編制宏大,融合敘事、情感與文化深度,是一次音樂與歷史的雙重寫作。

民謠入樂,薩克斯風四重奏展現熟悉旋律的新生命

專輯中亦包含數首由黃珮涵與鋼琴家盧易之改編的臺灣民謠,如〈桃花過渡〉、〈草蜢弄雞公〉、〈採茶歌〉等,透過四重奏形式演出,保留旋律原貌,並加入薩克斯風的靈動與和聲層次,呈現出既親切又新穎的民謠樣貌。旋律在新編中獲得第二次生命,也讓年輕世代能以熟悉與新鮮的角度再度親近臺灣民謠。

梁婉筠的〈杜普勒效應〉與〈蒲公英〉則以物理現象與自然意象為靈感,聲音在空氣中壓縮與延展,猶如時間與空間的對話。〈蒲公英〉更如一首飛舞的青春之詩,明亮輕盈而富含哲思。

《大地之息》不僅是米特邁入第二個十年的音樂成果,更凝聚了團隊十年來的默契與情感。(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大地之息》不僅是米特邁入第二個十年的音樂成果,更凝聚了團隊十年來的默契與情感。(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米特十年歷程濃縮其中,將臺灣聲音帶得更遠

《大地之息》不僅是一張音樂專輯,更是米特邁入第二個十年的文化總結與精神告白。自2013年創團以來,米特由12位赴歐深造歸國的臺灣音樂家共同創立,至今團員已超過30位,成員多由畢業於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地頂尖音樂學府的演奏家組成,具備豐富的國際演出經驗與專業教育背景。團隊長年推動創作、培訓與跨界合作,致力於打造屬於臺灣的薩克斯風文化。

此次專輯製作集結臺灣各領域優秀人才,由製作人陳冠文統籌製作,錄音師左興與樂團首席陳力鋒攜手把關聲音品質——從錄音到混音,陳力鋒更深入參與各聲部安排與細節聆聽,是專輯音樂層次與演奏精度的關鍵守門人。視覺設計由狄諺工作室操刀,專案統籌由「微小創造」黃珮迪擔綱,展現MIT一貫對藝術品質的追求與整合力。

《大地之息》現已於各大音樂串流平台與實體通路上架,誠摯邀請樂迷一同聆聽這份來自臺灣的聲音告白,感受風的低語、雨的節奏與土地的呼吸,聽見島嶼最深層的記憶與情感。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自2019年起連續七年榮獲國藝會「Taiwan Top」肯定,藝術總監 Lars Mlekusch 與團長陳冠文長年攜手,推動台灣薩克斯風藝術走向國際舞台。(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自2019年起連續七年榮獲國藝會「Taiwan Top」肯定,藝術總監 Lars Mlekusch 與團長陳冠文長年攜手,推動台灣薩克斯風藝術走向國際舞台。(圖/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6會員
281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驚奇在於器樂的豐富度遠超想像,卻又能保有雷擎的特色,而在人聲上的多樣也讓人印象深刻,是一張不可多得的生命共鳴之作。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驚奇在於器樂的豐富度遠超想像,卻又能保有雷擎的特色,而在人聲上的多樣也讓人印象深刻,是一張不可多得的生命共鳴之作。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是看了加拿大聲樂老師Rozette講評《起風了》,我才知道這首歌,歌詞觸動我,把人生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描述得很美。
Thumbnail
是看了加拿大聲樂老師Rozette講評《起風了》,我才知道這首歌,歌詞觸動我,把人生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描述得很美。
Thumbnail
《季候鳥》是魔音樂團的第一首歌,藉由對遠古失落文明的馳想,哀悼失落的情感…… 《有故事的歌·有歌的故事》全球首張以原創歌詞透過AI生成華語/粵語之小說歌曲正規專輯(收錄20首歌曲)。全輯歌詞出自原著中文奇幻小說《魔音》。(原版共9部,2008至2012香港出版。重啟擴充新版現於網絡連載中)……
Thumbnail
《季候鳥》是魔音樂團的第一首歌,藉由對遠古失落文明的馳想,哀悼失落的情感…… 《有故事的歌·有歌的故事》全球首張以原創歌詞透過AI生成華語/粵語之小說歌曲正規專輯(收錄20首歌曲)。全輯歌詞出自原著中文奇幻小說《魔音》。(原版共9部,2008至2012香港出版。重啟擴充新版現於網絡連載中)……
Thumbnail
露波合唱團的《美麗新世界》專輯充滿多元、舒服的曲風,歌曲風格活潑生猛,編曲浩大,歌詞直白,是一張兼具唱著美麗新世界與人文關懷的作品。本文介紹專輯的各首歌曲,透過音樂體驗回顧掰掰、愛情的奴隸、腦海中、我想要一臺車等單曲的聽覺饗宴。
Thumbnail
露波合唱團的《美麗新世界》專輯充滿多元、舒服的曲風,歌曲風格活潑生猛,編曲浩大,歌詞直白,是一張兼具唱著美麗新世界與人文關懷的作品。本文介紹專輯的各首歌曲,透過音樂體驗回顧掰掰、愛情的奴隸、腦海中、我想要一臺車等單曲的聽覺饗宴。
Thumbnail
本文為您介紹了許富凱的音樂專輯《五木大學》,充滿地方性特色,融合了日本味的架構和清流水般的製作,充滿情感和故事性。其中的歌曲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敘事,各具特色,是一張充滿意義和品味的專輯。
Thumbnail
本文為您介紹了許富凱的音樂專輯《五木大學》,充滿地方性特色,融合了日本味的架構和清流水般的製作,充滿情感和故事性。其中的歌曲充滿豐富的情感和敘事,各具特色,是一張充滿意義和品味的專輯。
Thumbnail
介紹一張特別的專輯,這是一張電子舞曲專輯,但內容是以賽德克原民語創作,融合古謠與現代創作,揉成一張十分獨特的原民專輯,是由拉卡‧巫茂所推出的《飛翔傳說》。 拉卡‧巫茂,1969年出生於花蓮萬榮鄉的賽德克族人。國中畢業選擇入軍校,軍中服務十年後退伍,接受廚師職訓,且同步於木船民歌餐廳演唱,後來在
Thumbnail
介紹一張特別的專輯,這是一張電子舞曲專輯,但內容是以賽德克原民語創作,融合古謠與現代創作,揉成一張十分獨特的原民專輯,是由拉卡‧巫茂所推出的《飛翔傳說》。 拉卡‧巫茂,1969年出生於花蓮萬榮鄉的賽德克族人。國中畢業選擇入軍校,軍中服務十年後退伍,接受廚師職訓,且同步於木船民歌餐廳演唱,後來在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專輯中 絲路&懸崖 這兩首歌 附上部分照片還有歌詞 思念青春的美好 感謝曾經的人事 懷抱現今的擁有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專輯中 絲路&懸崖 這兩首歌 附上部分照片還有歌詞 思念青春的美好 感謝曾經的人事 懷抱現今的擁有
Thumbnail
2007 年,自電影《練習曲》上映後,片尾曲〈太平洋的風〉一直是我深愛的歌曲。輕盈乾淨的鋼琴聲、胡德夫深沉渾厚嗓音,加上原住民語的虛詞,這首歌帶給我家鄉、自由、寧靜、溫暖懷抱之感。每每聽來,總不由得動容。在歌詞方面,諸多頌讚風與太平洋的語句更讓胡榮獲第十七屆金曲最佳作詞人的殊榮。   
Thumbnail
2007 年,自電影《練習曲》上映後,片尾曲〈太平洋的風〉一直是我深愛的歌曲。輕盈乾淨的鋼琴聲、胡德夫深沉渾厚嗓音,加上原住民語的虛詞,這首歌帶給我家鄉、自由、寧靜、溫暖懷抱之感。每每聽來,總不由得動容。在歌詞方面,諸多頌讚風與太平洋的語句更讓胡榮獲第十七屆金曲最佳作詞人的殊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