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為什麼需要一位好的法律顧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快速變動、且法規日益嚴格的經營環境中,中小企業不僅要面對市場競爭,還需妥善因應潛藏的法律風險。許多老闆認為「等出事再找律師就好」,但事實一再證明,沒有事先諮詢法律顧問,損失往往遠比你想像的大。本文將透過多起真實新聞案例,具體說明中小企業為何迫切需要法律顧問的協助。

一、預防法律風險,勝於事後補救

許多企業在營運初期未建立法遵制度,結果一個小錯誤就引爆巨額罰鍰。

【案例1】台新銀行帳單誤寄案,4年未察覺遭罰600萬

2025年5月,台新銀行因信用卡帳單與催收信錯寄,造成潛在個資外洩風險。最令人震驚的是,問題持續長達四年未被發現。金管會痛批內控失效並重罰600萬元。

→ 若有法律顧問協助給予適當建議,讓公司懂得定期審查個資保護、與內部稽核流程,災情或許可及早防堵。

二、處理勞資問題,程序不合法代價極高

解僱員工不是「一句話」的事,法律程序若未遵循,不僅敗訴還得賠大錢。

【案例2】宏達電解僱員工違法,法院判賠220萬元

HTC在2015年資遣一位13年資深主管,法院認定公司未先採行其他懲戒手段即解雇,違反「最後手段性原則」,因此需補發數年薪資,共逾220萬元。

→ 事前若有法律顧問建議合法處理流程,企業就能合法、有效地處理人事問題。

【案例3】加利科技資遣員工未依法,賠15萬餘元

一名員工遭以「業務變更」為由資遣,但公司未給付應有資遣費與預告工資。法院判決公司需賠償超過15萬元。

→ 小企業常忽略《勞基法》規定,法律顧問能協助製作合法解雇流程與通知文件。

三、合約條款不明,糾紛難解風險大

中小企業常用網路範本或「口頭約定」草率簽約,結果合約模糊造成爭議。

【案例4】蔡阿嘎千萬損失事件:因制度不明,前員工設AB合約詐騙

2024年,YouTuber蔡阿嘎前員工林沛蓁以私設AB合約對外簽案,利用內部合約管理漏洞詐得超過千萬元。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 如果企業內部有清楚授權、財務與合約控管機制,此類內賊或可避免。

【案例5】王大陸經紀約爭議:合約條款不清,最後解約金950萬收場

演員王大陸與經紀人柴智屏發生合約爭議,雙方因對合約效期、報酬及限制條款解讀不同對簿公堂,最終王大陸以950萬元解約。

→ 若當初合約內容由律師協助明確撰寫,可大幅降低雙方爭議與損失。

法律顧問能為中小企業帶來什麼?

綜合上述案例,可以歸納出法律顧問對中小企業的幾大關鍵價值:

1. 風險預防與合規審查

協助企業定期審查內部制度是否符合最新法規(如個資法、勞基法、消保法等)。

2. 合約審閱與談判把關

針對採購、委外、授權等合約提供條款建議,避免日後出現「漏洞」、「陷阱」或「灰色空間」。

3. 處理勞資爭議與人事風險

設計合法的聘僱、解僱、獎懲制度,在發生爭議時可迅速應對,避免勞工提告或主管機關開罰。

4. 應對突發法律危機

遇到消費糾紛、網路公關危機、稽查或訴訟時,法律顧問可提供即時應變方案與溝通策略。

 

結語:不只是成本,是經營的保障

許多中小企業認為聘請法律顧問是額外開銷,但從上述真實案例可知,事後處理的成本遠比事前預防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聘請法律顧問,不只是為了「出事才有律師救火」,更是企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防火牆與指路明燈。

中小企業能不能生存,往往不是輸在市場,而是輸在一張紙、一道程序、或一次忽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瑜珮律師的法律聊天室
0會員
8內容數
歡迎光臨瑜珮律師的法律聊天室,瑜珮律師會在此提供最清楚、實用且即時的法律資訊供大家討論!瑜珮律師也是一位媽媽,偶爾也在會此分享心情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