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爭議

含有「勞資爭議」共 1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曾因勞資爭議寄過存證信函,深刻體會到書面通知的力量。許多人遇到押金不退、欠薪或借錢不還,卻因不會寫、不懂流程而錯失自保。這篇 Q&A 全攻略,整理費用、流程、法律效力與常見疑問,幫助你快速掌握存證信函的用途。
遇到糾紛時,常有人猶豫要不要寄存證信函。其實,存證信函不是最後手段,而是自保的第一步。只要出現以下情況,就值得寄出:口頭溝通無效、金額或權益明確、想表態卻保留協商空間、或考慮未來可能訴訟。它能提醒、警告、保存證據,讓對方正視問題,也為自己留下白紙黑字的紀錄。
含 AI 應用內容
#存證信函#證據#權益
勞資爭議發生,勞方申請勞資爭議調解後,雇主終止契約,是否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第8條「冷卻期」的規定? 本文針對勞資爭議處理法中冷卻期的規定,詳盡說明冷卻期的起點、終點、例外情況及相關罰則,並佐以豐富的法院判決及函釋,幫助讀者釐清常見爭議,避免觸法。
在職場上,勞工和雇主發生爭議時,往往會進入「勞資爭議調解」程序。這時候,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在調解進行中,公司還能不能把勞工調到別的工作地點?這樣會不會算是「不利勞工行為」呢? 案例背景 在民國83年,一家客運公司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公司在9月16日下令,把一位員工陳先生從「三峽站」調到「板橋
本文提供勞資爭議處理方式與調解建議,包含行政調解與司法訴訟的優缺點比較,以及勞工參與調解時應注意的事項,例如事前準備、善用勞檢籌碼、衡量成本效益等,並強調調解的目的是減少成本與損害,而非伸張正義。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職場性騷擾事件,不僅影響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更會破壞企業形象與團隊信任。許多雇主遇到這類爭議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可以直接解僱嗎?」然而,法律並不允許雇主隨意解僱員工。那麼,究竟在什麼條件下,解僱才算合法呢?
Thumbnail
你知道嗎?當你被公司「預告離職」時,法律其實保障你可以請假去找工作,而且還是帶薪假!不過,有些雇主會要求員工「拿出證明」才肯讓你請假──這樣做到底合法嗎? 勞動部在 114年8月15日 最新發布的解釋令,終於給出了明確答案:請謀職假,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文件,雇主不得拒絕! 📌什麼是「謀職假」?
為什麼加班費總是勞資爭議第一名? 在我的授課與顧問經驗中,工時與加班費一直是 HR 與員工最常卡關的地方。 對員工來說,常常疑惑:「加班到晚上 10 點,公司卻只給補休,這樣對嗎?」 對 HR 來說,薪酬核算時最怕算錯:「平日加班、休息日加班、例假日加班的算法到底怎麼區分?」
含 AI 應用內容
#案例#加班#加班費
為什麼「試用期解僱」是人資與員工最常見的爭議? 在我的課堂上,十年招募與薪酬經驗告訴我,試用期永遠是 HR 最頭痛、員工最擔心的議題。 HR 常常問我:「如果新進員工表現不佳,試用期內能不能直接解僱?」 而員工則擔心:「試用期還沒過,公司說不適合就要我走人,這樣合法嗎?」
含 AI 應用內容
#案例#勞基法#員工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些情況: 員工加班到晚上 10 點,但公司說「這是責任制」? HR 在試用期想淘汰員工,但不確定能否直接解僱? 上班族發現年底特休假沒休完,結果主管說「自動作廢」? 2025 年 HR 與勞工必懂的 5 大勞基法重點,搭配實際案例,讓你不只是看懂法條,更能應用在日常工作。
含 AI 應用內容
#員工#試用期#加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