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滴與蔡康永對談,有哪些訪談眉角?剖析人物專訪4大常被忽略的關鍵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身為一個做人物專訪長達10年的人,看到蔡康永最近隨著出了情商系列書籍第三冊,上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訪談性網路節目,令我相當興奮。而當我看到網路上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討論」(對各個節目優劣的批評指教),讓我開始反思這些評斷背後是帶著什麼樣的眼光,如果我是一個訪談他人的主持人、採訪者,我又能怎麼看待這些評論?


raw-image


在評斷訪談節目好壞之前,或許更需要釐清的是「風格定位」問題

看完蔡康永到阿滴英文、博恩、百靈果、Amazing Talker的訪談,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一個節目都很有自己的風格。這幾週最常看見的討論是,某節目這樣問問題是不是不禮貌、某節目會不會偏離主軸、某節目會不會因為遊戲安排或固定環節而捨棄了讓受訪來賓好好分享的時間......。

或許,在批評指教之前,我們可以先想想「這樣的風格會帶給聽眾/觀眾什麼樣的感受,或受訪者能否在節目中,真正充分地呈現自己更多深層的想法」在每個人心目中本來就有不同的標準與追求。

對於節目製作方/主持人而言,什麼是他的首要目標?會不會有的節目本來就是以走在危險邊緣的嗆辣提問在吸引觀眾/聽眾注意力,「禮貌」與「讓來賓舒服地好好分享深層想法」本來就不是節目的目標;會不會有的節目本來就喜歡從一些「從沒想過的切入點」開聊,追求「我和別人聊得都不一樣」作為絕佳特色......。

而觀眾/聽眾在評斷時,也都帶著自己對於「一場好的訪談」的期待(隱含著一些評斷指標),或帶著「因為是這個受訪者,所以我更希望看到/聽到......」(畢竟蔡康永等級的受訪者,應該讓這幾集節目都突然多出了一些新的關注者,而這些新的關注者很可能和原本的粉絲/受眾定位確確實實地不同)。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從「節目定位」與「受眾類型」來重新看待這些「是否為一個好的訪談節目」的討論,理解每個製作方/主持人有著自己的目標與追求,聽眾/觀眾也有自己的偏好與評斷指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我可以不喜歡某節目、表達我和某種風格調性不同,但沒有絕對的正確或好壞......。


看阿滴與蔡康永對談:令我熱血沸騰的4大訪談眉角

就我個人而言,這幾集節目中我最喜歡阿滴與蔡康永的對談,整體節奏基本上相當令人舒服,但又有許多不常聽到蔡康永分享的內容,而且包含主持功、情緒勒索等多個面向。

而這個節目標題命名為「對談」而非「訪談」,阿滴也確實有放入一點自己的角色在裡面,包含自己身為一個主持人的疑問、一個經歷身心調適狀況的經驗和好奇。在這個節目中,讓人們同時看見「阿滴」和「蔡康永」更多的內心層次與心路歷程,但又很適切地依然讓蔡康永成為那個充分表達、能用相對完整的篇幅分享想法的受訪主角!

身為一個做人物訪談10年的人,訪談功力雖遠不及蔡康永,但我在節目中看到了好多不常有人談的訪談眉角,令我瞬間熱血沸騰,忍不住要好好記錄起來!老實說,這些眉角我也不是第一年就都懂,很多也是在訪談了好幾年以後,才能逐漸應用下一個眉角,或慢慢運用地收放自在。

只能說,訪談功力是一條無止境的修煉之路,感謝蔡康永和阿滴在節目中的對談,讓我充電般或有點頭如搗蒜的瞬間,也有興奮筆記的瞬間。以下整理我看到的4大訪談眉角:

raw-image
raw-image


訪談眉角1|和受訪者眼神接觸

蔡康永在節目中提到,前TVBS董事長邱復生聊到為何找蔡康永來主持專訪節目,是因為蔡康永是唯一一個訪問別人的時候,會一直看對方的主持人。很多主持人會捨不得不當主角,捨不得放棄鏡頭,而看鏡頭的時間遠遠多過於看受訪者的時間。

我看到這裡忍不住頻頻點頭,真的要看受訪者!因為眼神接觸能夠讓對方感到被重視、被肯定,那些不確定的言談常常會隨著我們給予的「肯定眼神」,而逐漸變得能夠侃侃而談,也讓訪談的氛圍逐漸進入「深度聊天」的調性,而非表層的我問你答。


raw-image
raw-image


訪談眉角2|不搶風頭,必要時無限退後

蔡康永在節目中提到,來賓如果要講出很有意思、沒講過、甚至有點不確定「該不該講」的內容,是必須在一個幾乎「不察覺你存在的狀況下」,所以主持人如果「妙語如珠是很打擾來賓的」。過了一會兒,蔡康永也提到他自己覺得最開心的訪談成就是,訪問完後受訪者和他說,今天問到了一些自己都沒問過自己的問題,知道了一些自己都沒想過的事。

我看到這裡,回想起從單純做文字平面採訪,到剛開始偶有一些訪談是有「聲音或畫面」的節目性質時,我曾經有段時間有過小小的掙扎,總覺得單純文字平面的訪談,我可以把自己適度退到很後面,讓受訪者做幾乎完全的主角,但一但有了聲音或畫面的節目性質,主持人的角色、講話有沒有趣、整體節奏有沒有爆點或笑點......也成為需要顧及的面向,實在很難平衡。

當時看過一些「很有效果」的訪談節目型態,但當時的我想了半天還是寧可放棄那麼多效果,總覺得這樣會打斷受訪者的節奏,也讓整體訪談容易走向很有特色、很好剪破口的一個節目,但可能會少了些深入聊天、安心分享才會說出的內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訪談眉角3|不要為了把訪綱問完而問,追問延伸更高招

訪談前認真寫一份「有做功課的訪綱」是相當重要的,但是真正到了訪談現場「適度忘記訪綱」也是重要的!蔡康永在節目中提到,他對於緊張地想把20題訪綱列好的問題問完,但變成每一題都只能蜻蜓點水而沒有時間或機會延伸追問的情況,感到相當可惜。

其實,訪綱是一個讓訪問者做足功課、受訪者有心理準備的工具,一開始還沒熱絡或也真的還沒其他靈感時,照著訪綱走;但如果過程中,發現受訪者在某一題講得特別起勁(而且不算離題或太發散),或有非常值得延伸提問、追問挖挖看的契機,那麼拋開訪綱才是高招!

我的經驗是,只要一場有「足夠的亮點」就可以了,這個足夠的亮點可以是夠特別的內容、沒講過的內容、夠深刻的故事......,所以訪談前我們會依照訪綱預想一個可能基本盤的足夠亮點長什麼樣子,但真正進入訪談現場便是重新排列組合,甚至長出更精彩的亮點組合的機會。

特別留意的是,值得延伸挖掘的靈感通常都一瞬即逝,如何在聽對方講、筆記對方講了什麼重點、默默想下一題怎麼接的時候,不要忽視自己「靈光一閃」的瞬間,把握自己會默默在心裡發出「咦」好奇點,也是在這訪談路上很直得逐漸累積磨練的功力!


raw-image
raw-image


訪談眉角4|好的訪談需要創造張力

阿滴在節目中提到,如何拿捏提問的尺度,「不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裡怎麼辦?」而蔡康永回應,「你踩到了他自然會說。」讓我聯想到的是,我平常的訪談或許不需追求綜藝節目那麼有戲劇效果、大量笑點的張力,但有一些「這個不知道能不能說」或拉出「衝突張力」的概念對比,的確是讓一則訪談感覺有看頭的重要元素。

蔡康永提到在《康熙來了》中,自己和小S都是唯恐天下不亂,只是小S的唯恐天下不亂非常明顯,而自己是「內心的唯恐天下不亂」。我想這個「內心的唯恐天下不亂」是值得我在未來的訪談生涯裡,持續放在心裡的一句話,即使在溫柔的訪談節奏中,都唯恐真的過於天下太平、過於歡樂或無聊,我們可以不逼人隱私,但可以試著挖掘出那些對方其實可以談,但從沒談過的一面!


圖片素材取自/阿滴英文Youtube頻道  



文/蕭子喬

本文轉自J編聊自媒體,更多相關文章點我前往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yce editor. (J編聊自媒體)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與蔡兄的隨意對話探索了各種有趣的社會議題,從健保政策到全民運動的鼓勵。透過他們的閒聊,作者提出了針對目前臺灣社會的觀察與建議,試圖引發公眾對政策執行的思考,並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展望。這些小人物的想法雖然非正式,卻充滿了幽默與智慧,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與蔡兄的隨意對話探索了各種有趣的社會議題,從健保政策到全民運動的鼓勵。透過他們的閒聊,作者提出了針對目前臺灣社會的觀察與建議,試圖引發公眾對政策執行的思考,並對未來的可能性進行展望。這些小人物的想法雖然非正式,卻充滿了幽默與智慧,值得一讀。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蔡老闆,你們這是甚麼意思?」鄭博強依舊攏著眉頭,但語聲微微顫抖。眼前的桌几除開輕食小菜,還多了一把槍。蔡渙功泰然自若:「你要政績,我要標案,雙方既能互惠互利,就沒必要鬥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蔡老闆,你們這是甚麼意思?」鄭博強依舊攏著眉頭,但語聲微微顫抖。眼前的桌几除開輕食小菜,還多了一把槍。蔡渙功泰然自若:「你要政績,我要標案,雙方既能互惠互利,就沒必要鬥個你死我活。」
Thumbnail
EP39 | 《記者觀察》 桃園跑地方十多年的資深記者 在自媒體「貓派主播的真心話podcast」 分享她對桃園市長張善政的觀察 並給市長3個hashtag 以及隱藏版的+1 來聽聽桃園記者的第一手觀察!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學姊教我開房間😆😆 啊,不是什麼奇奇怪怪
Thumbnail
EP39 | 《記者觀察》 桃園跑地方十多年的資深記者 在自媒體「貓派主播的真心話podcast」 分享她對桃園市長張善政的觀察 並給市長3個hashtag 以及隱藏版的+1 來聽聽桃園記者的第一手觀察!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學姊教我開房間😆😆 啊,不是什麼奇奇怪怪
Thumbnail
柯文哲和饒慶鈴討論台東問題包括農產品外銷與護理人員短缺;強調挖角不限於藍營;對於蔡壁如與珊派不和不願回應;主張以台灣人民利益為重,不受藍綠限制;在花東地區推出服務系統;對於引進印度移工,主張分類、管制,不應影響本地勞動力。
Thumbnail
柯文哲和饒慶鈴討論台東問題包括農產品外銷與護理人員短缺;強調挖角不限於藍營;對於蔡壁如與珊派不和不願回應;主張以台灣人民利益為重,不受藍綠限制;在花東地區推出服務系統;對於引進印度移工,主張分類、管制,不應影響本地勞動力。
Thumbnail
柯文哲回應記者問題,表示選擇赴新竹、新北接受訪問是因邀約及時間安排,非特意為選舉佈局。針對蔡壁如可能回黨內引起阻擋,柯澄清她是重要戰將,不需擔心。對於蔡在台中任職,柯認為她地位尚佳,需與其討論未來安排。柯亦強調選戰策略需因應時局。
Thumbnail
柯文哲回應記者問題,表示選擇赴新竹、新北接受訪問是因邀約及時間安排,非特意為選舉佈局。針對蔡壁如可能回黨內引起阻擋,柯澄清她是重要戰將,不需擔心。對於蔡在台中任職,柯認為她地位尚佳,需與其討論未來安排。柯亦強調選戰策略需因應時局。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柯文哲在彰化感恩餐會與蔡壁如討論台中未來方向。針對民眾黨中央委員職務,2月1日新立法委員上任,會舉行中央委員會議。否認有人在擋任命,批評不實言論,強調將對不實指控提起訴訟。對於其他黨派立委拜會,主張開放討論,強調公開透明。對於閉門會議,強調結束後會接受媒體訪問。
Thumbnail
柯文哲在彰化感恩餐會與蔡壁如討論台中未來方向。針對民眾黨中央委員職務,2月1日新立法委員上任,會舉行中央委員會議。否認有人在擋任命,批評不實言論,強調將對不實指控提起訴訟。對於其他黨派立委拜會,主張開放討論,強調公開透明。對於閉門會議,強調結束後會接受媒體訪問。
Thumbnail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Thumbnail
當公眾人物有很爽的地方,被追捧、接業配、靠個人品牌獲取利益,這都沒關係,你應得的。但是當一個公眾人物需要有怎樣的自覺,以及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或許在新媒體橫流的時代下,是堂該被列入國民教育的課。可能比顧炎武的「廉恥」還更要緊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