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 補財庫、求好運一次搞定

茶葉-avatar-img
發佈於拜拜免煩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每年正月十五,大家吃湯圓、賞花燈、放天燈,熱鬧得不得了。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天還是位大神級人物的生日──天官大帝登場啦!

誰是天官大帝?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主掌賜福,誕辰為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民間常說「天官賜福」,形象常手持如意或「天官賜福」卷軸,與「祿星」「壽星」並列為福祿壽三星。他可不是普通神明,是道教高層中的高層,專職工作就是——賜!福!給!人!間!簡單來說,他是天上的「福氣發送機」。

天官大帝的「同事圈」

三官大帝組合包來了!天官大帝其實有兩位神隊友:

  • 地官大帝:七月十五生日,專門幫人「消業障、赦罪惡」的神界律師。
  • 水官大帝:十月十五生日,負責「解厄除災」,是神界危機處理組。

三官的來歷也很精彩:

有說他們是天、地、水三種「氣」修煉而來的超自然生物,也有人說是古代的賢王堯、舜、禹被升格為神,直接從歷史人物晉升仙界股東!

這三位加起來就是神界三人組──三官大帝,又被台灣人親切地叫做「三界公」。聽起來就很接地氣對吧?但平常祭拜的時候,大多集中在正月十五這天。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不三次都拜?其實是因為上元節熱鬧又喜氣,最受歡迎。祭拜方式也很特別,不一定要有神像,只要準備香爐就可以,這種香爐還有專有名詞叫「三界公爐」,是不是很酷?

為什麼大家都在這天衝廟裡?

天官大帝掌管人間的「福氣配額」,所以每年他的生日都特別熱鬧,廟裡會舉辦祈福法會,大家也會虔誠祈願,希望能分到一點好運。「天官賜福」這句話,就是這樣來的!而正月十五也因此成為一年之中補運、補財庫的黃金時機,不少人會特地去廟裡走一遭,把新年的氣場衝上巔峰!


如何拜天官大帝?

三官大帝很少單獨供奉的因此祭拜時都是三位神尊一同祭拜,信眾一般選在正月十五這天祭拜。拜天官大帝時,重點在於祈求「賜福」,因為天官主掌福運,這一天也是「天官賜福日」,是祈求一整年順利、平安、富貴的好時機。以下是拜三官大帝的傳統方式,包括時間、地點、供品及注意事項:

一、祭拜時間

農曆正月十四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1點,或是農曆正月十五日早上9點至11點。

二、祭拜地點

  • 廟宇:優先選擇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若無專屬廟宇一般道教宮廟的正殿或天公爐旁也可祭拜。
  • 家中:若家中設有三官大帝神位或天公爐,可在神龕前擺供桌祭拜或門口擺設香案。

三、供桌設置

由於三官大帝地位崇高,必須安置「上、下桌」供奉,這是代表信眾對神明的最高敬意及禮儀也反映「天/人」、「神/屬」的階序觀念。

  • 上桌:供奉三官大帝
  1. 將後方的八仙桌抬高,下方再以兩張長條椅為墊底,八仙桌腳分別置放四疊壽金,使上桌高人一等,象徵地位極為尊榮,這是拜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才能享有的特殊尊榮儀式。上桌下方壽金為「墊桌」專用,不焚化。如果沒有長條椅用壽金墊高即可。
  2. 上桌後方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兩支甘蔗頭尾青部分以紅線繫在一起形成拱門狀,甘蔗頭尾相連,喻「有始有終」;頭帶尾青(保留葉片)強調生命力。
  3. 兩旁的甘蔗加掛高錢垂在兩側 (甘蔗與高錢(又稱「吊錢」)象徵「節節高升」與「通天界」)。
  4. 準備三界公座(燈座)擺在上桌中間。
  5. 三界公座兩側各插瓶鮮花。
  6. 中央再擺上香爐(可用斗代替,內裝八分滿的米)。
  7.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
  • 下桌: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1. 擺上香爐。
  2.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
  3. 兩側各插瓶鮮花。
    都會區信徒若空間不足,可以單桌供奉,但需區分「上下層」,上層擺素齋、下層放葷牲。

四、準備供品

  • 上桌供奉三官大帝供品 (素品)
  1. 五果:帶有吉祥寓意的五樣水果,如香蕉 (招)、李 (你)、梨 (來)、鳳梨 (旺)、龍眼乾(黑色屬水、水屬財,烘乾的龍眼果肉為黑色,有生財之意)。
  2. 齋品:六齋或十二齋 (金針、桂圓、香菇、昆布、花生、木耳、紫菜、碗豆、菜心、堅果、蠶豆、豆苗、麵筋、髮菜、薑母、紅豆、綠豆、芝麻、冰糖、鹽、海苔、豆乾、豆皮、蓮子等取其中六樣或十二樣)。
  3. 紅湯圓:九碗紅湯圓。
  4. 茶:九杯清茶或煮過的水。使用九是因為九與久同音,也代表了『極』和『最』的意思。
  5. 紮紅紙的壽麵:紅色避邪,麵線綿長象徵延壽。
  6. 發糕:發財、興旺的象徵意義。
  7. 紅龜:象徵長壽與平安。
  8. 金紙:五色金(天金、頂極金、壽金、刈金、福金)。
  9. 疏文:若需祈求特定願望,可寫疏文焚化上奏。
  • 下桌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1. 三牲或五牲:略加烹煮過的豬肉一大塊、雞一隻 (最好是公雞,象徵一鳴驚人)、鴨(鵝)一隻、魚一尾、豬肝一個或魷魚乾一尾。
  2. 米糕、麻荖、牽仔粿、發粿、紅龜粿、麻粩、生仁 (天公豆)等傳統吉祥供品。
  3. 水果:數樣。
  4. 茶:清茶三杯。
  5. 酒:三牲三杯,五牲五杯。
  6. 金紙:壽金、刈金、福金、甲馬。
  7. 其它:各式包裝食品飲料。

四、注意事項

  • 祭拜時需「齋戒沐浴」,女性月事期間不宜主祭。
  • 上桌下方壽金為「墊桌」專用,不焚化;另備高錢(吊錢)於儀式後焚獻。
raw-image
raw-image
  • 祭拜時間:農曆正月十四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1點,或是農曆正月十五日早上9點至11點
  • 祭拜地點: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或在自家門口進行祭拜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酒(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5. 「恭祝 上元天官聖誕,奉香拜請上元天官及案上諸神佛。信士/信女OOO,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出生,現居在________(地址),今日虔誠設香案供品,焚香叩首,祈求大帝垂憐賜福,保佑闔家平安、身體健康、事業順利、財源廣進,逢凶化吉,諸事順遂。若有冤業困厄,願蒙大帝化解,轉禍為祥。心誠則靈,伏望垂憐。天官賜福,福壽綿延。弟子感恩叩拜。
  6. 頌念疏文。
  7. 擲筊請示上元天官這次的祈福、消災儀式是否已經圓滿完成:「如果圓滿完成的話請賜三個聖筊」。
  8. 如果有三個聖筊,就表示祈福、消災儀式已經圓滿完成 (如果沒有擲出三個聖筊,就要再等一下,或重新唸疏文,直到天官大帝賜三個聖筊為止(建議要連續三個聖筊,這樣比較慎重)。
  9.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燒金紙 (先燒敬奉給三官大帝的五色金、三官大帝燈座、高錢及疏文再燒給敬奉隨從兵將的金紙)。
  10. 撤供
    ◎如果沒有呈疏文者祝禱後待香燒至三分之一即可燒金。
raw-image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上元天官在上,信士/信女OOO,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出生,現居在________(地址),今日特備供品和金紙敬拜上元天官,祈求上元天官消災、解厄、植福、進財...。」(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5.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紙拜供天官。
  6. 燒五色金(太極金、天金、壽金、刈金、福金)。
  7. 撤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拜拜免煩惱
4會員
118內容數
信徒藉由拜拜來與神明交際,是一種與神契合的神秘感受與神聖體驗,幫助人們在這種情緒體驗中達到身、心、靈的淨化目的與和協,進而鼓起應付生活的信心與勇氣。
拜拜免煩惱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道教始祖張天師,又稱「天師公」,俗名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沛國人,本是太學書生,通達五經,做過江州令,後來棄官隱居,到江西龍虎山學習煉丹符咒之術。順帝時於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學習長生之道,著作道書二十四篇,自號「太清玄元」,並創立道教廣招徒弟,向他們傳授道德經。因為每個徒弟都要向他交五
Thumbnail
2025/05/13
道教始祖張天師,又稱「天師公」,俗名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沛國人,本是太學書生,通達五經,做過江州令,後來棄官隱居,到江西龍虎山學習煉丹符咒之術。順帝時於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學習長生之道,著作道書二十四篇,自號「太清玄元」,並創立道教廣招徒弟,向他們傳授道德經。因為每個徒弟都要向他交五
Thumbnail
2025/05/13
青山靈安尊王亦稱「青山王」,傳即三國時東吳孫權的部將張滾。孫權遷都健康後,張滾奉命駐守今福建省惠安縣南方的青山地方,以防海寇的侵擾。張滾鎮守惠安期間,正直廉潔、忠勇多謀,作為深受軍民愛戴,死後葬於惠安縣內,並經常顯靈照顧百姓,孫權封他為「昭應侯」,惠安縣民崇拜他為「生神」。五百年後,宋
Thumbnail
2025/05/13
青山靈安尊王亦稱「青山王」,傳即三國時東吳孫權的部將張滾。孫權遷都健康後,張滾奉命駐守今福建省惠安縣南方的青山地方,以防海寇的侵擾。張滾鎮守惠安期間,正直廉潔、忠勇多謀,作為深受軍民愛戴,死後葬於惠安縣內,並經常顯靈照顧百姓,孫權封他為「昭應侯」,惠安縣民崇拜他為「生神」。五百年後,宋
Thumbnail
2025/05/11
王爺是對瘟神的一種尊稱,有時也稱「千歲爺」、「代天巡狩」、「恩主」、「王公」、「大人」、「纛府千歲」等。是台灣沿海地區漁民的守護神,無論廟宇的數量或信徒的人數,都堪與媽祖相媲美。因此兩者同被視為台灣民間的兩大信仰。 五府千歲主祀的王爺有大王爺李大亮、二王爺池夢彪、三王爺
Thumbnail
2025/05/11
王爺是對瘟神的一種尊稱,有時也稱「千歲爺」、「代天巡狩」、「恩主」、「王公」、「大人」、「纛府千歲」等。是台灣沿海地區漁民的守護神,無論廟宇的數量或信徒的人數,都堪與媽祖相媲美。因此兩者同被視為台灣民間的兩大信仰。 五府千歲主祀的王爺有大王爺李大亮、二王爺池夢彪、三王爺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