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種人,身處物欲橫流的社會浪潮,卻從不隨波逐流、澹泊明志,拋棄一己之私,荷擔佛陀偉大家業、弘揚佛法,感化芸芸苦難眾生,以大愛的菩提心,努力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讓世間更溫暖、絢麗、光明,就是佛教弘法利生的出家僧人,位居三寶之中的「僧寶」。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唐道律師,因修學持戒嚴謹,還感動天人都為他送食供養。出家眾仰仗全心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養出家人功德,福慧增長。 「觀音山2025年結夏安居全球供千僧道糧‧護持正法久住」活動在僧眾收攝身心、精進修行的結夏安居期間,做最殊勝的四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令眾廣植無上福田,共同成就殊勝功德行。

臺灣薩迦寺 2025年結夏安居 全球供千僧道糧
本文重要目錄:
1.出家意思(意義)
2.出家人為何稱為「僧寶」
3.供養出家人功德
4.對出家人最適切的供養
5.觀音山供養山家人殊勝行—「2025結夏安居全球供千僧道糧‧護持正法久住」
出家意思(意義)
千年前,當一位老者、病人、死者與沙門,攔住悉達多太子(佛陀)於城中遊觀四方的輦輿,娑婆世界萬千眾生的命運注定也隨之改變。 佛陀因親睹老、病、死之恐怖,決心夜半出家,騎馬逾城,相傳四天神以神力護住奔馳的馬蹄聲,避免被察覺。復經過多年的苦行,偉大 佛陀最終於菩提樹下成道,轉大法輪,利濟眾生無量。
「出家」決定了聖與凡之別。
佛陀示現大出離心、大勇猛心與大菩提心,捨俗出家,為的就是成就正覺,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意義格外深遠而殊勝。
在五濁惡世中,能夠走上涅槃寂靜的道路,更顯得彌足珍貴。「出家」追隨佛陀的腳步,上求佛道、弘揚佛法,代表正法將能夠常住於世間,並長傳後世,是人天喜事,亦是叢林的盛事。
出家人為何稱為「僧寶」?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記載,佛法僧三寶是世間第一珍寶。
《長阿含經》記載:「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何謂三寶?指佛寶、法寶和僧寶。
簡言之:
• 佛寶:指佛陀及其教導,代表究竟的覺悟與智慧。
• 法寶:指佛陀的教法,包括經典、戒律等,是通往解脫的指引。
• 僧寶:指修行佛法的僧團,傳承和弘揚佛法。
三寶,就如寶鼎之三足,三寶俱全,可以救度一切眾生,令其徹底離苦得樂,永脫輪迴,不再受生老病死苦。

供僧功德
供養出家人功德
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的無上福田。
「供僧」是一種清淨的供養,又可稱為「種福田」。手握種子,仍需良田播種,才可收成糧食。我們施捨的善根就猶如種子,弘法利生的出家僧人,就是我們播種善根的福田。真誠心布施供養僧寶,我們有限的福報,將轉化為無垠的福海 。
供養出家人功德果報殊勝,感應難思議。古往今來的公案故事,不勝枚舉。往昔佛門的大孝子──目犍連尊者以齋僧功德,令母親瞬間超脫三途之苦;梁武帝建寺齋僧,拔濟妻子從畜道投生天道。
《賢愚因緣經》中記載:「無數劫前,有一比丘和一沙彌住在一起修行。師父的要求非常嚴格,沙彌除了托缽外,每天還要精進用功。一天,沙彌托缽圓滿時間較晚,想到定課會被耽誤,於是不禁落下淚來。恰逢一長者經過,見此情形便上前關心詢問,沙彌如實回答。長者聽後,決定以後每天供養飲食,讓沙彌專心用功。」
佛陀慈悲開示大眾:「彼時,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彌即是佛陀,供養飲食的長者就是阿難。阿難由於過去生誠心護持僧人用功辦道,修了大福報,所以才能聽聞法音不忘失。」
近代禪門宗匠虛雲老和尚也講述:「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佛寶、法寶必須靠僧寶來流傳後世,滿足僧團生活、弘法之所需,令其安穩實修利他,幫助眾生得到永恆的利益與安樂,為諸佛菩薩所歡喜。「供僧」,可謂護法護教的菩薩道行持。

最適切的供僧
對出家人最適切的供養
過去,當佛陀住世,在祗園精舍說法時,有一天, 毗舍怯,佛陀座下最傑出的在家女弟子前來拜見佛陀,並祈求佛陀答應她八個請求,分別是希望佛陀允許她
1.供養比丘下雨時所穿的雨衣 。
2.供養初加入僧團的比丘 。
3.供養出外旅行比丘的食物與金錢 。
4.供養生病比丘的醫藥 。
5.供養生病比丘的適當食物 。
6.供養看護病人的比丘 。
7.常常送稀粥到僧院中去供養比丘 。
8.供養比丘尼的浴衣。
佛陀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地答應毗舍怯的八個希望 。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所謂「供養」,即是供給資養的意思。做一個佛教徒,不但對於父母師長需要供養,更應該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但對於正在弘法利生的僧寶,最切要、 最實用的供養莫過於上述毗舍怯的八種希望。這八種希望,概括地說就是四事供養,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種供養。
身為學佛修行的居士,不但要效法毗舍怯的供養心,更要平等供養, 而且供養時,心生歡喜,尊敬三寶,不可存有驕慢的心,更不可期望受供者的感謝和報答,如能這樣供養,自己固然可得幸福的果報,受施者也同樣地可以獲得幸福的果報 。
觀音山供養出家人殊勝行—「2025結夏安居全球供千僧道糧‧護持正法久住」
《佛說盂蘭盆經疏》:「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
5月13日~9月6日(夏季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名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因結夏安居期間僧眾精進用功、圓滿成就,致力修行,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為「自恣日」、「佛歡喜日」,故諸佛菩薩皆歡喜讚嘆。
密勒日巴尊者開示:「施主供養閉關修行者,等同閉關禪修者所獲得的功德一樣,無量無邊。」山上閉關者,山下護關者,皆共成佛道,緣起在迴向。
1.「臺灣薩迦寺 2025年結夏安居全球供千僧道糧‧護持正法久住」,預計供養:
(1)臺灣薩迦寺常住僧團。
(2)觀音山 2025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
(3)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與閉關者。
(4)泰國、越南、不丹、尼泊爾、印度等地區的供僧活動。
2.千僧供之四事供養分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1)全套僧服供養,包含:袈裟、禪裙等六件。
(2)僧鞋供養,包含:鞋子、襪子等三件。
(3)飲食、臥具、醫藥此次將依各寺廟所需,給予最適切的安排。
實際供養數量及地區,需依善信法友發心護持款項而定,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發心護持,共同成就殊勝功德行。
👑 2025年結夏安居 全球供千僧道糧(5月13日~9月6日)
✦我要登記▸ https://s.sakya.org.tw/sanghaoffering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