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軍第三篇:月梯(聯邦)】
本貼文平時可在百科索引文的一年戰爭條目中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雖然「白色獵犬隊」成功守住特靈頓基地的核武,但卻沒能阻止「熊魔靈隊」離開,而且也沒攔截到任何「阿修塔羅斯」的樣本。
根據俘虜的吉翁士兵供詞得知,阿斯塔羅斯是由熊魔靈隊的隊長「尼爾萊特」少校獨自運送,而稍早前由澳洲吉翁軍司令官「瓦爾特•卡帝斯」上校所發送的影像提到的「月梯」作戰,有可能與熊魔靈隊的動向有關,因此「史坦利•霍金斯」上校推測,所謂的月梯作戰很有可能是暗示全體吉翁軍已回收阿修塔羅斯,並且下令所有部隊準備搭乘HLV逃往月球基地「格拉納達」。
而他們唯一能離開的手段就是位於「休恩登」的HLV發射場,原先該地點的發射軌道已被聯邦宇宙艦隊封鎖,但稍早前傳出在宇宙的主力艦隊遭到吉翁軍的巨大太陽雷射砲(ソーラ•レイ)攻擊造成重創,因此負責封鎖軌道的艦隊被緊急召集到前線重組,一時無法進行軌道攔截,若是此時讓他們成功搭乘HLV上宇宙,準備調度的宇宙艦隊可能沒辦法即時進行攔截,因此白色獵犬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盡全力攻下休恩登基地,防止任何HLV發射。
為了支援白色獵犬隊的作戰,本部調來了三架最新型的RGM-79SP(吉姆狙擊型II),並且調整為小隊專用規格,其中配備的強襲型遠程光束步槍具有一擊就能破壞HLV的強大威力。
白色獵犬隊的下一步作戰,計畫趁本隊由北方發動攻勢時,從側面奇襲並直接破壞HLV。
......
白色獵犬隊才剛到達基地,就目睹第一艘HLV發射升空,因此為了把握時間擊墜剩下的HLV,小隊立刻從側面展開攻勢,但馬上遭遇了一架吉翁大型MA「拉伊諾薩拉斯」的攻擊,於是演變成雙方的攻防戰。
拉伊諾薩拉斯十分強大,MA型兵器具有能媲美數支MS小隊的戰力,要是在場的都是普通量產機,肯定會遭到全滅,但幸虧白色獵犬隊當時已投入最新規格的高性能機種,才能與之抗衡。
歷盡一番苦戰後,終於擊破了拉伊諾薩拉斯,此時吉翁側主角「畢許•多納修」駕駛專用的MS-14G(陸戰型傑爾古格)從北面戰線趕來,並且以光束步槍擊墜了其中一艘HLV。
認出荒野迅雷標誌的白色獵犬隊隊長「馬斯特•P•雷爾」,無法理解為何他要擊落自己人的HLV,便透過通訊與他展開對話。
馬斯特:
「荒野迅雷......這怎麼回事?」
畢許:
「沒什麼,會這麼做只是我現在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當軍人而已,而這場戰役對我來說是個人的了斷,戰死也是早有的覺悟了!」
馬斯特:
「了斷?那你們所謂吉翁的信念與正義呢?」
畢許:
「這場戰爭從殖民地墜落之時,就已經沒什麼正義可言了!」
馬斯特:
「那你為何還要戰鬥!?」
畢許:
「那是為了將來的勝利」
馬斯特:
「想死的人不用談什麼將來!將來是活著的人才有的!」
畢許對馬斯特意外的發言感到欣慰,於是便說:
「你還真是個亂來的人,但最後還能跟你交手是我的光榮!」
對話結束後,雙方展開最後的戰鬥。
.......
雙方廝殺,經過激烈的死鬥,白色獵犬隊擊破了荒野迅雷。
畢許死前,透過通訊告訴馬斯特:
「如果沒有戰爭的話,或許我們將會是一起把酒暢談的好友」
此時休恩登基地的吉翁軍陸續搭乘了許多運輸機離開,畢許看到友軍成功撤退心中便放下重擔離世。
原來所謂的「月梯」作戰,並不是搭乘HLV逃往月球,而是當作戰啟動時,澳洲大陸的吉翁軍便會突破所有防守較薄弱的聯邦軍基地,各自想辦法前往澳洲西北方的布魯姆地區,在那裡由八爪魚部隊副官「摩耶•小泉」準備了大量的運輸機與船艇,為的就是讓澳洲吉翁軍由此逃往非洲,而休恩登的HLV完全就是為了轉移聯邦軍注意力的作戰,因為他們早就放棄回到宇宙,打算集合戰力潛伏於聯邦統治力最薄弱的非洲,為日後的長期抗戰做準備。
而之所以叫作「月梯」作戰,是因為布魯姆地區有個奇特的自然現象,每到月圓時節海岸便會退潮,殘留的海水在海砂上反射月光,形成一階又一階宛如階梯的光芒連接到月亮,因此在當地被成為月梯。
戰鬥結束後,馬斯特對失去畢許這樣正直勇猛的武人感到惋惜,並且也認為自己失去了一位朋友。
隨著在遙遠宇宙的吉翁軍最後要塞「阿•巴瓦•空」被聯邦軍攻破,戰爭劃下句點。
澳大利亞在吉翁軍撤出後,成功由聯邦軍收復,但戰爭所帶來的傷痕卻仍留在這塊大陸。
而原本白色獵犬隊追緝的熊魔靈隊,據說就是搭乘那艘被畢許擊墜的HLV,至於阿修塔羅斯是否全部被破壞,這點在當時是無法被確認的,或許仍有少部分被秘密藏匿了起來吧。
#補充
關於休恩登的最終戰,在PS3遊戲版本中,第一艘HLV升空時,三號機的麥克曾試圖以遠程光束步槍射擊,但遭到即時趕到的畢許阻止,待第一艘HLV成功升空後,畢許回頭擊墜熊魔靈隊所在的HLV,隨後便直接與白色獵犬隊戰鬥。
戰鬥的最後白色獵犬隊成功擊倒荒野迅雷,並且阻止剩下的HLV發射,而最初第一艘HLV升空後並沒有向宇宙前進,而是直接飛向非洲。
「機動戰士鋼彈外傳 殖民地墜落之地」的劇情細節在各版本都不太一樣,但大致的主軸都是相同的,本百科參考的是PS3遊戲版本以及PS4的G世代創世版本作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