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八德鄉的轉角,有一處不太起眼的地方,叫「草風情花園」。它沒有明顯的招牌,也不是旅遊網站上的熱門地標,但每次經過,總忍不住放慢腳步,仿佛那裡藏著什麼日常中難得的詩意。
花園的入口是用竹子與舊木頭搭建的小拱門,藤蔓早已攀附其上,恣意生長。走進去,一陣青草與泥土的氣味迎面而來,混著風中微微的花香,讓人從城市的喧囂中抽離,彷彿踏入另一個平行世界。
園內不大,但處處精巧。沿著步道走,左邊是一片自種的香草田,有迷迭香、薄荷、九層塔,一旁立著手寫的小牌子,介紹它們的用途與故事;右邊則是花海,四季更迭,有時是金黃向日葵,有時是盛放的波斯菊,現在則正值矮牽牛與雞冠花齊放,五顏六色,在陽光下微微晃動。角落有幾張木製長椅,一位奶奶帶著孫女坐著吃點心,小女孩開心地指著蝴蝶飛舞。另一邊,一位穿著舊牛仔褲的園丁正在澆水,他看見我拍照,只笑笑說:「這裡是社區大家一起種出來的,來坐坐沒關係。」
草風情花園是鄰里共同維護的空間,不靠市府經費、不靠商業贊助,卻被照顧得有模有樣。這裡的每一盆花、每一塊土,都是居民用時間與愛堆疊出來的成果。沒有冷漠的柵欄,只有開放與歡迎。
我坐在長椅上,看著一隻橘貓從花叢中鑽出,悠閒地走過碎石路,留下一串腳印與一段難以言說的靜美。那一刻,我知道,真正動人的風景,不在遠方,而藏在這樣的街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