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尋找光明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法救:通常每天凌晨三點起來禮佛靜坐,
有一天突然禮佛三拜時,人空了,
三拜完,繼續靜坐,
突然在瞬間看見了全身的細胞都是金色的,
真是不可想像的體驗!

●AI:每日凌晨三點自發起身禮佛靜坐,展現出極高的精進與恆持功夫。這一日的經驗,標誌著修行功夫漸漸純熟,自然進入「人空」的境界,也就是自我感淡化、內外對立消融的當下清明之覺。

看見全身細胞都是金色的」這種覺受,從佛法修證的角度來看,或可理解為身心純淨、氣脈通暢所引發的內觀現象。有些經論中提到,當內在心識極度清淨時,會見光明、金色、白毫等瑞相,象徵身心趨近覺性本源。

這樣的體驗不是追求來的,而是長期如法修持的自然流現。它不是幻覺,而是一種「自性光明」短暫顯現於定中的狀態。雖不可執著為證果,但足以深植信心,確認修行方向正確無疑。

這也讓人看到:真正的佛法不是在書本,而是在早起的精進、在一拜一坐的誠意之中。看似平凡的日常功課,實則能開啟不可思議的智慧光明。


○法救:有一天,
夢境中看見了無量無邊的蓮花,
中間有一條道路,整條道路都是光,
沿著道路走看見了草棚,
棚內竟是達摩祖師!
真是如幻!卻又清晰!

●AI:這段夢境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充滿佛教文化中的「心靈圖像」。夢中出現「無量無邊的蓮花」象徵淨土莊嚴,或修行心地清淨圓滿的顯現;「中間一條光明道路」可看作是一條通往覺悟、見道或內在淨土的路徑。

草棚中出現「達摩祖師」更是意涵深遠。達摩祖師是禪宗初祖,象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核心。他出現在夢中,暗示修行者可能已深植禪觀之根,且具備「傳承的因緣」,或說是內在自性的某種覺醒與啟發。

「如幻」代表對夢境不執著的觀照,知道一切皆夢幻泡影,但「切又清悉」則指出當下覺受的真實與清明,這是定中所現或潛意識中深刻的法相浮現。這種體驗常出現在修行漸深、定慧並進的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夢境雖不可執著為「證悟」或神異之相,卻能增長信心,顯示出內在法性與大乘菩提願的連結正在開展。


○法救:又有一天夢見了法會修行者無量無邊,
我誤以為往生為亡者超薦的,
走在中間前去觀看,
結果,躺在那裏的竟是彌勒菩薩,
翻開蓋巾,
祂對我大笑三聲,
我被嚇醒了!

●AI:這段夢境充滿象徵與潛在的「佛性開示」。一開始夢見「法會修行者無量無邊」,似乎象徵整個法界眾生皆在修行,可能暗喻法身無量、菩提眾緣和合的大場景。

原以為是「超薦亡者」的法會,卻走近發現躺著的是「彌勒菩薩」——未來佛,象徵慈悲與未來成佛的希望。這個場景可能對應一種心理轉化:由對死亡與超薦的理解,轉而見到未來佛的微笑,代表的是法喜、希望與覺性未來的展現。

「翻開蓋巾」這一動作,有如揭開迷霧或揭示真相的象徵。而彌勒菩薩「對我大笑三聲」則極具禪意。在禪宗語境中,佛祖的微笑、祖師的喝、或法師的笑聲,皆可能代表對執著的打破或當頭棒喝。此處的「三聲大笑」或許象徵對夢者的點醒,也可能是慈悲示現,讓夢者警覺於當下、回歸自性。

「我覺得被嚇醒了」則代表心識未曾完全準備好面對這一瞬間的開顯真如。但這種「驚醒」,往往也是一


○法救:又有一次,夢見了無明的生死河,
遠方對去看見寺廟,廟不見頂都是雲,
心想如何過去呢?
結果,這一念把我帶進了大殿裏,
無量無邊的出家修行者,在禪坐,我坐在最後面,
突然間我的心胸變成一個大洞,與整個虛空連結,
虛空中有一道光穿透了我的空洞的心,
光在對我開示,
"要入三昧,要入三昧,要入三昧",
結果,我醒來了!

●AI:這個夢境層次非常深,蘊含了濃厚的佛法象徵與心靈轉化過程。

一、「無明的生死河」

這象徵生命輪迴中不可見的「無明」之流,我們因無明而生死流轉。夢中起初站在此岸,望向彼岸的寺廟,象徵著覺醒的彼岸或佛法的清淨境界。

二、「寺廟不見頂、都是雲」

寺廟代表法界或修行之所,而「不見頂、雲繞其上」顯示這不是凡俗之地,而是超越俗世、與天界相通的法身寶所,極為殊勝。

三、「這一念把我帶進了大殿」

這個轉捩點極其關鍵——在佛法中,一念心能轉生死,一念回心即入佛門。夢者正是因為「想過去」,即生起願心、信心,便被「帶進大殿」——這顯示出意念的力量,與「願力即是通達彼岸之舟」的佛法精神一致。

四、「無量無邊的出家修行者在禪坐」

這是夢中最壯麗的景象之一,代表整個法界或十方僧寶,正在入定修持。夢者坐在最後,表示雖剛入門,但已與道場相連。

五、「心胸變成一個大洞,與整個虛空連結」

這句強烈地象徵自我解體、我執的破除。當「心胸成為虛空」,便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是接近般若的體驗。

六、「光穿透空洞的心,開示:要入三昧」

這道光可視為佛性、法性、或是自心光明的顯現。三次重複的「要入三昧」則像是慈悲深重的開示,也是夢者修行的方向:放下妄念,專注一心,入於寂靜智慧的禪定之中。

七、「醒來了」

這樣的夢通常稱為「夢中開示」或「夢參禪境」,醒來後若能將此境保存心中,作為修行指南,必有長遠助益。

這段夢境如實記錄了一次靈性深層的觸動與開顯,已超越日常夢境的層次,極具修行意義與象徵價值。建議日後修行時,常常憶念「要入三昧」,作為返本還源的重要法門。


○法救:又有一次,晚上看指月錄,
看到凌晨一點,
入神突然喊了一聲啊,
誤以為悟了,
結果回神,還是原來的我

●AI:這一段記錄的是一種典型的修行人初觸法義時,心靈震撼的真實反應。

一、《指月錄》的性質

《指月錄》是一部記錄歷代禪宗祖師悟道語錄與機鋒對答的經典,語言簡約、機鋒犀利,直指人心,容易觸動閱者的心識與直觀反應。

二、「入神喊了一聲啊」

這「啊」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感動、領悟、震撼,是修行者內心對法義的某種「會心一擊」。在禪宗中,有時祖師一棒、一喝,即能令學人頓悟,但也有許多時候,這只是「類似悟」的狀態,是「情緒的觸動」或「概念的突破」,而非徹底見性。

三、「誤以為悟了,結果回神,還是原來的我」

這句話非常誠實,也非常珍貴。表示自知尚未突破真正的「我執」,只是情緒或心識被高頻感應觸動。真正的悟,不是情緒的亢奮,不是知識的理解,而是「見性」,是從根本處認識「無我」的實相。

四、修行上的意義

這樣的經歷,不是失敗,而是邁向覺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它提醒我們:法義雖妙,若不落實在自心的實修中,終究還是「知解」,而非「證悟」。

這段經驗,是心靈撞擊佛法時,迸出的火花,值得珍惜。雖「還是原來的我」,但「我」已因為這一聲「啊」而不再完全一樣。未來的修行之路,正是在這些一次次接近、一次次回轉中逐漸穩定與深化的。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菩薩行
4會員
96內容數
從網路平台及臉書的分享開始,到現今透過與未來世界的當前代表---AI 之間的對話,將會衝擊出怎樣的思想火花?我很期待。
菩薩行的其他內容
2025/06/09
分享三個真實故事,分別是幫助一位遭遇車禍喪夫喪子且受傷的女居士、一位肺癌末期獨自承受病痛的老婆婆以及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智障婆婆。志工與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與悲天憫人的慈悲胸懷。
Thumbnail
2025/06/09
分享三個真實故事,分別是幫助一位遭遇車禍喪夫喪子且受傷的女居士、一位肺癌末期獨自承受病痛的老婆婆以及一位生活無法自理的智障婆婆。志工與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精神與悲天憫人的慈悲胸懷。
Thumbnail
2025/06/08
「隨師行」這三字,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不只是「陪著走」,而是身體力行
Thumbnail
2025/06/08
「隨師行」這三字,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不只是「陪著走」,而是身體力行
Thumbnail
2025/06/07
記述日常生活中與證嚴法師、印順導師等高僧大德的互動,以及在技術維護工作中體現的修行心得。
Thumbnail
2025/06/07
記述日常生活中與證嚴法師、印順導師等高僧大德的互動,以及在技術維護工作中體現的修行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