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織田信長的女婿,受信長賞識,13歲便開始侍奉;
是豐臣秀吉最倚重的重臣之一,參與小田原征伐後,受命負責「奧州仕置」,成為穩定東北的關鍵角色;
也是德川家康的姻親,其子後來迎娶家康之孫女。
儘管名氣不如「戰國三英傑」,但他卻在他們三人的權力交界處都扮演關鍵角色。
信長女婿
蒲生氏鄉出身近江名門,自幼聰慧,據《信長公記》記載,他在13歲時被引見於信長面前,因言談得體、器宇不凡,被收為女婿。這段聯姻既是信長對其才能的肯定,也象徵蒲生家與織田家的結盟。
仕奉秀吉
本能寺之變後,氏鄉歸附羽柴秀吉,從此成為其主要重臣。天正18年(1590年)小田原征伐後,蒲生氏鄉被封於會津,領地高達91萬石(檢地後),是當時僅次於德川家康的諸侯。
隨後負責實行「奧州仕置」,協助秀吉整合東北政權,主要負責監視伊達政宗。這一任務,體現秀吉對他絕對的信任,也展現他政治與軍事的能力。
家康姻親
氏鄉死後,長子蒲生秀行與家康孫女聯姻,並在關原戰後重返會津,後因秀行長子忠鄉早逝,蒲生家轉封伊予松山,正式退出會津藩。
伊達政宗的監督者
奧州仕置期間,政宗對蒲生氏鄉的存在猶如芒刺在背,雖未發生真正軍事衝突,但政宗始終未能脫離蒲生監視之網,直到氏鄉病逝。
被錯過的未來──英年早逝與未竟的政治格局
氏鄉在文祿4年(1595年)病逝,年僅40歲。死後僅僅五年,政治局勢即發生巨大變化,豐臣秀吉晚年得子,為鞏固繼承權進而產生一系列瘋狂舉措,包含促使外甥豐臣秀次失勢,進而賜死;秀吉死後,決定天下走勢的關原之戰隨後發生,以東軍勝利為結果,隨後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並於十多年後的大阪冬夏之陣,正式結束豐臣政權。
歷史沒有如果,但看著蒲生氏鄉的生平,不經會想
如果關原之戰時氏鄉仍在,天下大勢又會是怎麼走向呢.......
下回分享:
那位與蒲生氏鄉周旋於東北政局中的人物,既是天資聰穎又充滿野心,他在年少時便展現霸氣的統治風格,若早生二十年,也許戰國走勢會是另一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