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廚具品牌很多,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真正裝到家裡、開始每天使用,才會知道哪裡有差。
挑廚具這件事,其實就像找長期會一起生活的夥伴一樣。
很多人多半只在乎外觀好不好看,不過更重要的是:
好不好用、收不收得到、會不會卡手、東西會不會掉下來、清不清得乾淨。
尤其現在的廚房,不只是煮飯而已,很多人家裡都是邊煮邊聊天、邊工作邊準備餐點,廚房早就變成家裡最常被用的空間之一。
但很多人第一次挑廚具時會遇到一個狀況:
資訊太多、現場經驗不足,結果東挑西選,選到後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也許看到這邊你會笑出來或是感同身受。
這篇就來整理幾個我們在現場最常遇到的廚具規劃問題,讓你在還沒動工之前,先把底層邏輯釐清一遍。
不會要你馬上選品牌,而是讓你知道哪些「沒想到」的地方,往往才是未來最在意的關鍵。
國產廚具品牌怎麼選?實務現場常見的幾個選項整理給你參考:
現在國內的廚具品牌選擇其實不少,從中價位到高價位、從走簡約路線到歐化造型的都有,重點還是看你家裝修的風格、預算範圍、以及你對「好用」的定義。
以下這幾家,是我們在現場比較常看到的品牌,也附上簡單的實務印象給你參考:
▍1. SAKURA 櫻花
這家最常見,通路強、品牌能見度高,除了廚具本身,也賣熱水器、抽油煙機、瓦斯爐這些,對不想東湊西湊的人來說,這種一條龍整合服務比較方便,如果預算抓得中間一點,又想省事,這牌子是可以考慮的。
▍2. 三商美福
系統家具起家,產品線完整,做過一些大樓建案,穩定性算可以,風格有在跟上市場流行,有日系感的簡約系列,也有比較歐化的款式,適合想要整體搭配感的人。
▍3. 歐德傢俱
這家原本是做家具的,後來也做系統廚具與空間設計,有些案子是整體配套的,比較強調健康建材、綠建材這一塊,如果你家對板材有特別要求(例如低甲醛),可以多看看這家的規格。
▍4. 綠的傢俱
走環保路線的品牌,板材用的是歐規等級,對有小孩或注重室內空氣品質的家庭來說是加分項,顏色選擇多,設計比較活潑,適合年輕家庭或喜歡色彩感的人。
▍5. 雅登廚具
做廚具做很久的老品牌,1970年代就開始做了,以歐化廚具為主,風格比較穩重偏大器。
▍6. 愛菲爾
風格偏北歐現代,價位抓得相對平實,是很多第一次裝修的人會看的一個選項,整體調性比較年輕、清新,價格控制也算親民。
整體來說,國產廚具品牌的優勢是價格區間彈性大、施工資源比較在地化、維修也方便。
但同樣品牌下,還是要看現場規劃、設計人員經驗和系統整合的功力,這部分建議還是找有實際規劃經驗的團隊,才能用得順又耐用。
進口德/義系廚具品牌:高端/中端市場常見選擇
如果你在看進口廚具,特別是預算比較高、重視設計細節、品牌結構系統的人,德國與義大利系統廚具是目前台灣市場中比較受關注的兩大來源,這邊整理幾個我們在市場與實務經驗中常接觸到的品牌:
▍2.1 Poggenpohl(德國)
老字號品牌,超過130年歷史,是德國原裝生產、工藝水準非常高,這品牌在台灣主要是豪宅市場會選用,幾乎沒有量產件,每一套都客製,價格從 200 萬~500 萬以上。
適合非常重視品牌歷史與整體美學細節的人,但也要有對應預算。
▍2.2 Bulthaup(德國)
也是頂級品牌之一,設計邏輯偏向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像他們的 b3 系統,有很多彈性組件設計,可以玩中島、背牆、漂浮系統等等,這種品牌不是只是看起來高級,而是整體結構與細部收邊都很講究,預算也屬於高端級距。
▍2.3 Valcucine(義大利)
這品牌強調人性化與環保材質,設計簡約但很有氣場,實務上大多數是用在豪宅案或高端案場,價格從數百萬到千萬不等,對環保與設計有堅持的人會考慮,台中一些高端建案也有指定使用。
▍2.4 Nolte(德國)
這牌子在德國的市佔率很高,但在台灣算是中高端選擇,它的 MATRIX150 系統把櫃體高度模組化,現場配置彈性會比較高,也容易跟內嵌家電整合,適合預算中上,但又希望結構合理、不過度客製的人。
▍2.5 ARAN(義大利)
ARAN 的強項是細節跟木料處理,每年生產量大,品質穩定,整體來說偏向中價位高 CP 的品牌,有設計、有質感,但不會到豪宅級距的預算壓力,適合希望兼顧品質、設計感與實用性的人。
▍2.6 Euromobil(義大利)
這品牌的設計邏輯比較貼近「使用者自己定義廚房」,模組選項很多,也強調人本設計,風格偏年輕化,價格屬於中高階。
▍2.7 LEICHT(德國)
LEICHT 也算是老品牌,走的是「設計表面材質多元」這條路線,例如玻璃、鋼烤、霧烤漆、木紋貼皮等,它的設計語彙很強,適合希望整體空間風格一致的業主。
▍2.8 Boffi(義大利)
Boffi 是走設計師路線的代表,幾乎是「藝術品等級」的廚房,風格強烈、有辨識度,價格也相對高,一般從 600 萬到千萬以上,屬於少數頂端市場的選擇。
總結一下:
進口廚具的好處在於系統完整、五金成熟、細節穩定,但重點不是買品牌,而是選對「適合自己需求的系統與預算等級」。
很多案子會因為風格、結構限制、甚至家電尺寸而不見得能整套引進,這邊建議還是要評估整體使用需求後再挑品牌,別單純追流行。
進口日系廚具品牌:功能導向與生活習慣相容度高,適合台灣氣候與日常需求
日系廚具在台灣市場越來越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設計邏輯比較貼近亞洲家庭使用習慣,動線配置細、收納模組多,對空間不大的屋況也相對友善。
以下是幾個我們比較常見到、也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日系品牌:
▍3.1 Cleanup(日本)
主打不鏽鋼系統櫃,是在日本本土很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整體設計偏務實,強調耐用、防潮、抗菌,好清理。
適合廚房使用強度高、需要耐久性的人使用,但在台灣知名度相對沒那麼高,多半是內行人才會特別指定。
▍3.2 Takara standard(日本)
以琺瑯廚具為主,最大優勢就是「超好清潔、耐刮、防潮」,用的是鋼板+玻璃燒結而成的琺瑯材質,不像木作板材容易受潮變形。
在台灣這種海島型氣候(濕氣重、油煙多)的環境裡非常實用,維修率低,壽命長,適合希望廚具用20年以上、又不想花時間保養的人,我們實務上遇到很多科技業、醫師、或是自地自建的業主會指定使用。
▍3.3 Panasonic(日本)
這品牌就比較全方位,從家電一路延伸到廚具系統,強項是收納設計、人性化配件,以及整合家電後的操作流暢度。
搭配自家抽油煙機、IH爐、洗碗機等,整體整合度高,適合對於「智能設備+廚具整合」有興趣的客戶。
▍3.4 LIXIL(日本)
前身是 SUNWAVE,後來併入 LIXIL 集團之後整合了多種空間系統資源,設計上偏向簡約線條,重視安裝結構與使用者細節,收邊與五金都很講究。
這品牌在日本當地的公寓與一般家庭使用率很高,適合重視細節的人參考。
▍3.5 TOCLAS(日本)
這品牌比較特別,前身是 YAMAHA 的廚具事業部,保留了鋼琴製程技術,例如表面的烤漆處理有別於一般系統板材,質感強、耐刮力高。
風格設計偏向現代+北歐,適合想要有點特色、但又不想太過浮誇的業主使用。
補充說明:
日系廚具的優點在於設計邏輯清楚、材質選得穩、功能性強,也很重視「用久了會不會出問題」這種事。
如果你對五金耐用性、好不好擦、有沒有防潮功能很在意,又偏好收納要規劃得清楚,日系廚具會是非常適合的選擇。
但也要注意,有些品牌模組是預製尺寸為主,不一定能像木工那樣每一吋都客製,這在現場施工時需要提前評估尺寸與水電動線彈性。
小結:每個品牌都有特色,選對才重要
這篇先幫你把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國產、日系、德義系廚具品牌整理出來,讓你在找資料時不會一頭霧水。
說到底,品牌名氣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這個系統適不適合你家空間、使用習慣、還有你之後怎麼維護,這些才是用得久、用得順的關鍵。
下一集會談這些實際更重要的事:
- 怎麼評估自己的使用需求?
(你真的需要中島?還是其實轉個方向比較順手?) - 預算怎麼抓比較合理?
(到底廚具怎麼計價?是看長度還是功能?) - 什麼材質好擦、哪種五金容易壞?
(這些是很多第一次裝修的人會踩到的盲點) - 實務建議:有哪些常見錯誤可以提早避開?
(例如插座不夠、爐火配置不順、櫃體用錯材)
下一篇我會從我們在現場最常遇到的幾個問題出發,帶你用比較實際、務實的角度來看廚具規劃這件事,下次見,我是設備居家達人博登室內裝修設計
!
有興趣的話,記得把這篇先收藏,或直接分享給正在裝修的朋友。